稼穡艱難文言文閱讀答案

  《稼穡艱難》講述的是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務農艱辛的道理,是為了讓人珍惜糧食,重視農業勞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稼穡艱難》文言文閱讀材料

  古人慾知稼穡①之艱難,斯②蓋③貴④谷務本⑤之道也。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種之,茠鋤⑥之,刈⑦獲之,載積之,打拂⑧之,簸揚之,凡幾涉⑨手而入倉稟,安可輕農事而貴末業哉!

  ***選自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註釋】①稼穡:播種和收穫,泛指農業勞動。②斯:指示代詞,這。③蓋:表示推測,大概。④貴:以.....為貴。⑤本:根本,這裡指生產。⑥茠***hāo***鋤:茠,通“薅”。薅鋤:鋤草用的短把兒小鋤。這裡用作動詞,指鋤草。⑦刈:割。多用於草類或穀類。⑧拂:古人用連枷擊打穀子以脫粒。⑨涉:經歷。

  《稼穡艱難》文言文閱讀題目

  1.解釋:

  ①蓋: ②貴:

  ③本: ④安:

  2.翻譯:

  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3.上文作者的主要觀點是:

  《稼穡艱難》文言文閱讀答案

  1.①蓋:表推測語氣,大概; ②貴:以.....為貴,看重;

  ③本:根本,這裡指生產。 ④安:怎麼。

  2. 譯文:吃飯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沒有吃的就無法生存。三天不吃糧食,父子之間就沒有力氣互相問候。

  3. 重視農業是立國的根本;只有瞭解農民的辛苦,才能重視農業,做好其他事務。

  《稼穡艱難》文言文參考譯文

  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務農艱辛的道理,是為了讓人珍惜糧食,重視農業勞動。民以食為天,沒有食物,就無法生存。三天不吃飯,父子之間就沒有力氣相互問候了。糧食要經過耕種、鋤草、收割、儲存、春打、揚場等好幾道工序,才能放進糧倉,怎麼可以輕視農業而重視商業呢?江南朝廷裡的官員,隨著晉朝的復興,南渡過江,流落他鄉,到現在也經歷了八九代了。從來沒有人從事農業生產,而是完全依靠俸祿供養。如果他們有田產,也是隨意交給年輕的僕役耕種,從沒見過別人挖一塊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時播種,何時收穫,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務呢?因此,他們做官就不識世務,治家就不治家產,這就是養尊處優帶來的危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