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土樓之自駕遊攻略

  在候鳥家一幫驢友的指引下,我們離開了武夷山,坐上了往南平的火車然後在南平中轉去永定的火車。我們幸運地在發車前30分鐘還買到了往永定的臥鋪票。***幸運1***一夜無言,第二天早上8點多我們來到了我們的第二個目的地——永定。

  剛出站口,我向站臺的工作人員打聽怎樣去土樓,工作人員指著一輛黑色的金盃商務車對我說:“那車去土樓的”。然後看到一個穩重型的帥哥,戴著一副眼鏡,看著斯斯文文的向我們走過來說他是福裕樓樓主,剛送客人去坐火車的,可以以很優惠的價錢15元/人把我們送到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眼前這男人高高的,看起來特別有味道,而且感覺很和藹,所以我毫不猶豫的帶著同伴坐上他的車開始了我們土樓之旅。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車子都在群山中繞行,公路兩邊不時有外形似碉堡又似一朵朵拔地而起的大蘑菇的建築掠過,叫人目不暇接,有圓的、方的、橢圓的、五角的、八角的。這就是福建客家土樓——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建築,是中國古建築的一朵奇葩。它們方圓結合,千姿百態,蔚為壯觀,與永定秀麗多彩的山水丘壑融成一體,令人陶醉。難怪它曾被西方國家認為是我國的核反應堆。

  我們首先去永定最大的土樓——承啟樓。承啟樓是高北土樓村的代表,號稱“土樓之王”。承啟二字取自門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當地的導遊還教我這麼一段民謠來概括這座土樓:“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

  同時也因上過郵票和講求風水而聞名。出來以後我們還參觀了“五雲樓”等土樓。

  離開高北土樓村有驅車10分鐘後,我們來到了河坑村,這是一個在山坳了的土樓群,延綿過去有十多座,比起前者,它近看樸素大方,沒有一點商業味道,遠看很壯觀,好像北斗七星。當你登上小山的觀景臺放眼一望:在綠色的映襯之下,這些土樓變得如此的妖嬈,宛如天上的星星嵌刻在群山之間,使這片天地有了不一般的神祕。

  離開了河坑村,我們走過了山明水秀,古色古香的雲水謠古道。***拍攝電影雲水謠的場地***最後回到了我們的起點:永定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福裕樓。福裕樓是依山傍水,雄偉壯觀的五鳳樓,也是一座府第式土樓的傑出代表。其樓結構是以三堂為中軸核心,左右有平衡對稱的廂房,結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與樓後的山坡走勢渾然一體,更顯恢巨集威嚴。中廳對聯“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耕讀文化”;後堂的“胞衣窟”,更讓人感受到“葉落歸根”的深刻內涵。大樓依山面水,樓前有一座全部由河卵石堆砌成的照壁,周圍的路也全用河卵石鋪就,天然的野趣躍然而出。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樓前緩緩流過,一座青石板築成的小橋對著院門,好一幅“小橋、流水、土樓人家”的清新畫面。天色開始暗下來,我們決定在福裕樓的常棣客棧住下來,在常棣的院子裡,桂花樹下吃了一頓燭光晚餐,喝著純純的客家米酒,吃著濃濃客家風味的菜,感受著濃濃的客家鄉情。頃刻間分不出是夢境還是現實。來自鋼筋水泥的城市森林裡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靜謐,清風吹拂掉身心的疲憊,在一片淨土中讓心靈棲息在山水之間,盡享恬然與純淨。土樓,她用無窮的魅力和獨特的神韻,烙在無數遊子的心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