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感恩閱讀題答案

  閱讀理解題在語文考試中往往會佔有很大的比例,為了提高同學們的語文閱讀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同學們閱讀訓練。

  學會感恩閱讀原文:

  ①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的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這些都是淺顯的道理,沒有人會不懂,但是,我們常常缺少一種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詩句,講的就是要感恩。甲: ,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報恩德,中國綿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要感恩。但是,這樣的古訓並沒有滲進我們的血液,有時候,我們常常忘記了,無論生活還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③沒錯,感恩的敵人,是乙: 。但是,真正忘恩負義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們常常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幫助和情誼、恩惠和德澤,以為是理所當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記,有意無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對立面。難道不是嗎?我們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常常是細小瑣碎卻無微不至,不僅常常被我們覺得就應該是這樣,而且還覺得他們人老話多,樹老根多,嫌煩呢。而我們自己呢,哪怕是同學或情人的生日,都不會錯過他們的PARTY,偏偏記不清父母的生日,就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④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謙虛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彎腰,便是屬於前者;感受上蒼懂得要抬頭仰視,便是屬於後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給予自己的哪怕是一點一滴的幫助,這樣的人也是不敢輕視、不能忘記的。跪拜在教堂裡的那些人,仰望著從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灑進的陽光,是懷著感恩之情的,縱使我並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總是被那種神情所感動。

  ⑤不懂得懺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簡單,這樣的人,往往丙: ,

  一切都是他對,他從來都沒有錯,對於別人給予他的幫助,特別是指出他的錯誤彌補他閃失的幫助,他怎麼會在意呢?不僅不會在意,而且還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幫助是多餘是當面讓他下不來臺呢。這樣的人,心如冰硬板結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溼的,便也就難以再鬆軟得能夠鑽出驚蟄的小蟲來,嗚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聲來。

  學會感恩閱讀題目:

  17、請為文章空缺處選擇恰當的成語,將成語程式碼填寫在下邊相應的序號裡。***4***

  選項:A.唯我獨尊 B.滴水之恩 C.忘恩負義

  甲 乙 丙

  18、在第②段末尾,作者寫道:“有時候,我們常常忘記了,無論生活還是生命,都需要感恩。”請結合上下文,仔細想想在生活和生命兩個方面,我們需要對誰感恩?***4分***

  ①面對生活:

  ②面對生命:

  19、從本文可知,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因為

  。***2分***

  20、閱讀文章第④段,請將本段的中心句摘錄如下:

  。***2分***請你為這一觀點再提供一個事實論據:

  ***2分***

  21、有人說:“現在的青少年不懂感恩”。對此,你的看法如何?請接著閱讀下面的連結材料,就這一話題,說說你的真心話,50字左右。***4分***

  材料一:在前不久舉行的“楚才杯”作文競賽中, 4200多名考生有近3000名講述了自己被媽媽逼著參加奧賽、練琴、學畫,做著永遠也做不完的練習題的“悲慘遭遇”。在這些孩子的筆下,媽媽是“如來佛”,是“變色龍”,是“母老虎”……

  ***摘自《中國青年報》2005年5月23日A6***

  材料二:一位農村孩子羅某在離家出走前給父母留言:“爸爸,您雖然對我很好,但我絲毫未察覺,因為您限制了我的自由。……我在家裡,什麼都不敢做,彷彿這不是我的家一樣,我沒有感受到家的溫暖,反而覺得有些陌生了……

  ***摘自《南國早報》2005年6月11 日24版***

  材料三:有的家長指出:“放過母親們,與其譴責媽媽,不如更多地引導孩子們學會感激,學會體諒,學會承擔責任。”更多的媽媽則寄希望於將來孩子長大懂事後明白媽媽是為了他們好。 ***摘自《中國青年報》2005年5月23日A6***

  學會感恩閱讀答案:

  答案:

  17.甲B 乙C 丙A

  18.①需要感謝父母、同學、老師,感謝工人、農民,感謝一切對我們有幫助的人。

  ②需要感謝父母,感謝天地萬物,感謝祖國。

  ***每小題只要列出兩項即可,少一項扣1分;重複、答錯、答不齊兩項酌情扣分。***

  19.以為是理所當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記。***前面兩個點,每個點1分***

  20.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謙虛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摘錄錯誤不得分,2分***提供的事實論據要與觀點吻合,不夠吻合酌情扣分。2分***

  21.本題要求考生說出自己對“現在的青少年不懂得感恩”這一話題的真實想法。連結材料意在補充來自學生、家長兩方面觀點,創設一個讓學生真實對話的平臺。本題為開放題,允許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真實的想法。評分時,把握三點:一是要圍繞話題來發言,不能離題;二是表達的觀點要真實、正確;三是言之有據,言之成理。如不達要求,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