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力的相互作用專項測試題

  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高考物理想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分,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識量,並且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題目中去。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含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5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下面關於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的作用離不開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如拳擊運動員一拳出去卻沒打著對方,此時只有施力物體而沒有受力物體

  B.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總是成對出現的

  D.沒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力照樣可以存在

  解析: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總是成對出現,A、D錯誤,C正確,不接觸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不接觸的兩磁鐵之間的作用力,B錯誤。

  答案:C

  2.下列關於力的圖示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為了形象地表示力,可以用一段帶標度的有向線段來表示某個力

  B.有向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有向線段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C.力的圖示和力的示意圖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D.有向線段的箭頭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點

  解析:力的示意圖只畫出了力的作用點及方向,不能精確表示力的大小,C錯誤。A、B、D正確。

  答案:C

  3.關於重力的大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重力大小總是恆定的

  B.同一地點,物體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成正比

  C.物體落向地面時,它受到的重力大於它靜止時所受的重力

  D.物體的重力總等於它對豎直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解析:物體重力的計算式為G=mg,物體的質量m是恆定的,但g的取值與地理位置有關。在同一地點,g的取值相同,隨著物體所處的地理位置緯度的升高,g值將增大,隨海拔高度的增加,g值將減小,因此,不能認為物體的重力是恆定的,故選項A錯,選項B正確。由公式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與物體的質量和g值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其他力及運動狀態均無關,故選項C錯誤。用彈簧測力計豎直懸掛重物,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物體對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才等於物體的重力,故選項D錯誤。

  答案:B

  4.某人站在體重計上稱體重,保持立正姿勢稱得體重為G,當其緩慢地把一條腿平直伸出檯面,體重計指標穩定後讀數為G′,則***  ***

  A.G>G′ B.G

  C.G=G′ D.無法判定

  解析:物體的重心與形狀有關,重力與形狀無關,而體重計的示數即等於人重力的大小。

  答案:C

  5.關於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萬有引力只發生在天體與天體之間,質量小的物體***如人與人***之間無萬有引力

  B.強相互作用只發生在宇宙天體等巨集觀物體之間

  C.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D.電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觸就能起作用的

  解析:不論大小,任何物體間均有萬有引力,A錯誤;強相互作用發生在原子核內部核子之間,而弱相互作用發生在放射現象中,而不是小物體之間,故B、C均錯誤;電磁相互作用即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觸就能作用的,故D正確。

  答案:D

  6.對於被運動員踢出的在水平草地上運動的足球,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足球受到踢力的作用

  B.足球受到沿運動方向的動力

  C.足球受到地面給它的阻力

  D.足球沒有受到任何力

  解析:運動員在踢足球時,只有在腳和足球接觸時才存在力的作用,足球離開腳後,腳踢足球的力也就沒有了,足球也不再受到向前的動力,A、B錯誤;在草地上運動時,足球受到重力、地面對它的支援力和地面對它的阻力,C正確,D錯誤。

  答案: C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石塊的速度越來越大,說明石塊所受重力越來越大

  B.在空中飛行的物體不受重力作用

  C.一丟擲的石塊軌跡是曲線,說明石塊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終在改變

  D.將一石塊豎直向上丟擲,在先上升後下降的整個過程中,石塊所受重力的大小與方向都不變

  解析:空中運動物體受重力作用而改變運動狀態,但重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狀態無關。故A、B、C錯,D正確。

  答案:D

  8.關於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設計巧妙,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重心在不倒翁的幾何中心上

  B.不倒翁的重心很高

  C.不倒翁的重心很低

  D.不倒翁的重心不在物體上

  解析:由於物體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重心越低,物體的穩定性越大,不倒翁的重心一定做的很低,C對,A、B、D均不對。

  答案:C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驟,有數值計算的要註明單位***

  9.中國的嫦娥工程探月計劃分“繞、落、回”三步,然後實施載人登月,假若質量為60 kg的宇航員登上了月球,已知月球表面g′=1.6 N/kg,而地球表面g=9.8 N/kg,則該宇航員在月球上的質量為多少?所受重力多大?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多大?

  解析:由於物體的質量與所處的位置無關,所以宇航員在月球上的質量為m=60 kg。

  由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得

  在月球上G′=mg′=60 kg×1.6 N/kg=96 N

  在地球上G=mg=60 kg×9.8 N/kg=588 N。

  答案:60 kg 96 N 588 N

  10.在對重力的本質還未認清之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有了比較複雜的應用。我國西安半坡出土了一件距今約5 000年的尖底陶器,如圖1所示,這種陶瓶口小腹大,有兩耳在瓶腰偏下的地方,底尖,若用兩根繩子繫住兩耳吊起瓶子,就能從井口取水,試分析人們是怎樣利用尖底陶瓶從井中取水的。 圖1

  解析:當取瓶空著時,由於瓶的重心高於繩的懸點,它就會傾倒;把它放到水裡,水就會自動流進去,當瓶中汲入適量的水***達到瓶容積的60%~70%***時,瓶的重心降到繩的懸點以下,一提繩,瓶就會被直立著提上來。如果瓶中的水太滿,瓶的重心又高於繩的懸點,瓶會自動傾倒,將多餘的水倒出。這種瓶巧妙地通過重心變換,使得取水方便、省力,又能控制取水量,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