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初中畢業語文統一考試試卷

  平時多複習,多鞏固,同學們在面對即將到來的中考考試要準備哪些相關的中考語文試題來複習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第一部分 口語交際***滿分:20分***

  一.完成1—9題***20分***

  1.聽下面幾句話,判斷適合作為“奧運聖火傳遞活動”宣傳用語的是哪一句?***2分***

  2.聽一則校園“紙飛機比賽”活動通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2分***

  A.“紙飛機比賽”的組織者是各班文體委員。

  B.“紙飛機比賽”的時間是5月10日下午4:00。

  C.“紙飛機比賽”的地點是2號教學樓前的籃球場。

  聽一則“古樹欣賞指南”,回答第3題和第4題:

  3.下列說法與該“古樹欣賞指南”的內容相符的是哪一項?***2分***

  A.數量最多的是古相思樹。

  B.樹齡最長的是605年的古榕樹。

  C.最美觀的是古鳳凰木和古木棉樹。

  4.古樹成為廈門寶貴的旅遊資源的原因是什麼?***2分***

  A.廈門地區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樹共有149棵。

  B.古樹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C.各具風采的古樹成為廈門寶貴的旅遊資源。

  聽一則有關“人生目標調查”的材料,回答第5題和第6題:

  5.在卡耐基的調查物件中,“平庸之輩”所佔的比例是多少?***2分***

  A.3% B.97% C.10%

  6.從卡耐基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是什麼?***2分***

  A.傑出人士天賦高,而平庸之輩缺乏天賦。

  B.傑出人士有好的機遇,而平庸之輩缺乏這種機遇。

  C.傑出人士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而平庸之輩缺乏這樣的人生目標。

  聽一則情境材料,回答第7題和第8題:

  7.林楓認為“這隻狐狸太傻了”,他的主要理由是什麼?***2分***

  8.你認為“這隻狐狸並不傻”,你的理由是什麼?請將你想對林楓說的話寫下來。***3分***

  9.在“愛心托起汶川”捐助活動開始時,根據情境你會怎麼說?將你要說的話寫下來。***3分***

  第二部分 語言積累與運用***滿分:34分***

  二.完成10—13題***34分***

  10.請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古詩文:***12分***

  ***1***子曰:“見賢思齊焉, 。”***《<論語>十則》******1分***

  ***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魚我所欲也》******1分***

  ***3***詩言志,讀杜甫之詩如讀杜甫其人。讀《望嶽》,領略杜甫登高而小天下的心境,“會當凌絕頂, ”;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感受杜甫的濟世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 ”。***2分***

  ***4***邊塞風光,入詩如畫。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繪了塞外八月的雪景圖,“ ,千樹萬樹梨花開”;王維的《使至塞上》展示了大漠長河奇特壯美的畫卷,“ , ”。***3分***

  ***5***醇香濃烈,文壇酒味千年不淡。浪漫瀟灑的李白曾“舉杯邀明月”;報國心切的辛棄疾曾醉夢軍營,“ ,夢迴吹角連營”***《破陣子》***;遭貶卻仍曠達的歐陽修曾坦言“醉翁”的情趣,“ , ”***《醉翁亭記》***。***3分***

  ***6***畢業在即,紀欣在班級紀念冊上寫下留言:“今日畢業,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燭西窗。”留言中的成語“剪燭西窗”出自李商隱《夜雨寄北》的詩句“ , ”。***2分***

  11.根據文段內容,解答問題:***5分***

  假如生命是樹,就要A楔qiè而不捨地將根鬚扎向大地深處,汲取生的源泉。假如生命是樹,就要努力實現樹的理想,即使無緣在森林沃野里長成B昂yánɡ然挺立的參天大樹,也要在C弋ɡē壁沙漠中倔強地做一棵孤獨的小樹,給極度疲乏到一點力氣都沒有了的迷路的D跋bá涉者以希望。假如生命是樹,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獻出自己的一份。

  ***1***文段中加點的詞語書寫與注音都正確的一處是:***只需填序號******2分***

  ***2***請用一個合適的成語替換文段中方框內的文字。***1分***

  ***3***文段中劃線句有語病,應改為: ***寫出正確的句子******2分***

  12.名著閱讀:***7分***

  ***1***下面是一則流傳甚廣的寓言故事,它出自初中生的課外必讀名著《 》***填書名***。這則故事告訴人們: ***2分***

  冬日的一天,農夫發現一條凍僵了的蛇。他很可憐它,就把它放在懷裡。當他身上的熱氣把蛇溫暖以後,蛇很快甦醒了。它一清醒之後,就咬了農夫一口,給了他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之前說:“我竟然去可憐毒蛇,就應該受到這種報應啊!”

  ***2***笛福在《魯濱孫漂流記》一書中,成功刻劃了“硬漢子”魯濱孫的形象。你認為魯濱孫的“硬”主要表現在哪裡?請結合原著的一個片段具體說明這個特點。***3分***

  ***3***吳承恩《西遊記》裡的那隻石猴,除了法名“孫悟空”外,還有其他幾個稱呼。請從下列稱呼中任選一個,依據原著簡述與該稱呼的由來相應的故事情節。***2分***

  美猴王 弼馬溫 齊天大聖

  13.探究性學習:***10分***

  山有竹則山青,水傍竹則水秀。在城市的花園裡、在農舍的庭院中、在學校的讀書亭邊,常可見竹影搖曳。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設你所在的班級準備編寫一份《竹韻》小報……

  ***1***《竹韻》小報的“修竹資料”欄目裡,編錄了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蒐集到的幾則相關資料。請你聯絡這些資料,幫忙把“編者按”擬寫完整。***3分***

  【資料一】竹,常綠多年生植物。莖圓柱形,中空,有節,挺拔向上,質地堅硬。葉青翠,美觀,凌霜不凋。

  【資料二】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此名言流傳甚廣。

  【資料三】清代畫家鄭板橋喜畫竹***例如右圖***,並且常在畫上題詠竹詩。例如“未出土時先有節,縱凌雲處也無心。”“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資料四】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在《紅樓夢》裡描寫林黛玉住處瀟湘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資料五】中國人視竹為吉祥之物。竹與蘭、梅、菊被譽為“四君子”。竹與梅、鬆被譽為“歲寒三友”。常見吉利畫有《歲寒三友》、《竹梅雙喜》等。

  編者按:人們愛竹,愛它那灑脫的風姿;人們愛竹,愛它那 ;人們愛竹,愛它那 。

  ***2***《竹韻》小報的“詠竹詩聯”欄目裡,有一副對聯的下聯與別的對聯弄混了。請你運用對偶知識判斷下列詩句哪一句是這副對聯的下聯?***只需填序號******2分***

  對聯:凌雲勁竹真君子, 。

  A.野泉聲入硯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蘭絕美人

  ***3***《竹韻》小報需要一幅插圖,陳謹同學建議以吳均《山中雜詩》中的“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為題畫一幅畫。請你展開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將這幅畫描繪出來。***3分***

  [附註: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煙,此指雲霧。窺,從縫隙中看。]

  ***4***隨著兩岸交流的加深,《竹韻》小報準備增設一個新欄目,以下這則材料也將編入此欄目。請你為該欄目取一個合適的名稱。***2分***

  前不久,《海峽週刊》刊登了臺灣人楊先生在廈門創辦“竹友園”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經營“談竹莊”的廈門青年劉先生還特地拜訪了楊先生。他們在竹友園裡賞竹、談竹,締結了一段竹友緣。“千載竹文化,兩岸本同源”,兩岸竹友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這裡找到了共鳴。

  第三部分 閱讀***滿分:46分***

  三.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4—17題***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乙]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④處,賜好說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⑥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⑦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⑧,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選自王肅《孔子家語》***

  [註釋]①“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③損:減損。④賢己者:比自己賢良的人。⑤說:談論。⑥視: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鮑魚之肆:賣鹹魚的店鋪。

  14.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3分***

  ①談笑有鴻儒 ②無案牘之勞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15.在《古漢語詞典》中,“日”字有以下幾個義項。請根據語境判斷哪一個義項最適合[乙]段“則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號******2分***

  日: A.太陽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

  17.簡答題:***5分***

  ***1***[乙]段中的“芝蘭之室”,後人常用來喻指賢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稱得上是“芝蘭之室”。***2分***

  ***2***[甲]段“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視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絡文段內容自選角度具體談談你的看法。***3分***

  四.閱讀《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一文,完成18—20題***14分***

  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

  ①幾乎所有的人都察覺到,這個世界的節拍越來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現代人已經收不攏腳步,這個世界早就變成了一個匆匆趕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處。快速發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種資訊。寬頻網的口號是“極速世界”。據說,現今人們每天的資訊量相當於古人一年的所見所聞——這不是多活出幾輩子了嗎?

  ③然而,人們很快又發現,一味的加快速度顯然是不行的。到處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遊、快餐式的閱讀、快餐式的家庭生活……還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過生活,往往會把細節當做累贅拋掉,生活便僅僅剩下了梗概。

  ④有時,我們確實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

  ⑤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盡情領略大自然之美。現代人旅行,從海南島到哈爾濱,波音757只要幾個小時。旅行感都還來不及出現,旅客已經從夏季飛進了冬季。可是,呼嘯的飛行既看不清長江,也看不清泰山。古人騎一頭毛驢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個月。他們不在乎哪一天抵達目的地,但他們說得出哪裡草長馬肥,哪裡風高雪厚。小橋流水,黃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過,人們才可能真正認識江山。否則,我們只不過認識一張地圖罷了。

  ⑥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潛心閱讀,品嚐文學經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現代人,在滾滾紅塵中,離“心清自得詩書味”的境界越來越遠了。然而,閱讀就像與一位慢條斯理的智者交談,是急躁不得的。讀一本鉅著是如此,讀一篇美文、一首好詩亦是如此。不細細品味,你如何能讀出“煮酒論英雄”的那份豪情與智慧?不跟隨陶淵明一路尋覓,你如何到達寧靜優美的“世外桃源”?不讓心靈帶著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領略得到“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詩韻?

  ⑦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聽到別人的心聲和自我靈魂的獨白。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暴露給別人,也沒有人能夠不讓自己的願望從言語中流露出來。因此,與他人溝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傾聽。然而,傾聽是需要一種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師伯牙與樵夫鍾子期演繹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鍾子期當時步履匆匆,就不可能聽清楚,更談不上欣賞伯牙彈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氣躁的人,既無暇聽清別人的心聲,也很難靜心聆聽自我靈魂的獨白。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其實,“知彼”難,“知己”更難。因此,我們不妨將腳步放慢一點,多多聆聽心靈的激情呼喚或喃喃低語。

  ⑧親愛的朋友,處在爭先恐後的浮囂塵世裡,我們不要只顧手忙腳亂地往前飛奔。“水流心不競”,有時將腳步放慢一點,溫習另一個久違的世界,我們會漸漸地平靜,甚至大徹大悟。

  18.本文標題處即明確提出中心論點。通讀全文後,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作者具體是從哪幾方面告訴我們“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的?***4分***

  19.深入字裡行間,細緻探究:

  ***1***第③段提及“快餐式的閱讀”。請聯絡文章內容和生活體驗,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快餐式的閱讀”?***3分***

  ***2***細讀第⑦段,具體說說作者引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有何作用?***3分***

  20.本文作者認為“一味的加快速度顯然是不行的”,“有時,我們確實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但也有人認為“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慢就意味著會被時代拋棄,快才是制勝的法寶”。你是怎樣看待“快”與“慢”的?請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感悟具體談談。***4分***

  五.閱讀《遠去的歌聲》一文,完成21—24題***18分***

  遠去的歌聲

  ①記憶是一個奇妙的倉庫,那些美好的庫藏,可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張溫和的笑臉,一幅優美的畫,一個刻骨銘心的美妙瞬間,也可能是一種曾經撥動你心絃的聲音。

  ②是的,我想起了一些奇妙的聲音。那些聲音早已離我遠去,但我卻無法忘記它們,有時,它們還會飄漾在我的夢中,使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時代。

  ③常常是在一些晴朗的下午,陽光透過窗玻璃的反照,在天花板上浮動。這時,窗外傳來一陣悠揚的女聲:“修牙刷壞格牙刷修喂……”A這樣枯燥乏味的幾句話,竟然被唱出了婉轉迷離的旋律,這旋律,悠揚、高亢,跌宕起伏,帶著一種幽遠的親切和溫潤,也蘊涵著些許憂傷和悽美,在曲折的弄堂裡飄旋迴蕩,一聲聲扣動著我的心。這時,我正被大人強迫躺在床上睡午覺,窗外傳來的這聲音,彷彿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陽光的一部分,或者說是陽光演奏出的聲音和旋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午後的陽光,就有著這樣的旋律。我的想像力很自然地被這美妙的聲音煽動起來,我追隨著這聲音,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邊,走進樹林,走到山上,走入雲端……奇怪的是,在我的聯想中,就是沒有和修牙刷的行當連在一起的東西,只是一陣從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傳來的美妙音樂。B我唯恐這音樂很快消失,便用心捕捉它們,捕捉它們的每一個音符,每一次迴旋,每一聲拖腔。當這聲音如遊絲一般在天邊消失,我也不知不覺被它帶入了雲光斑斕的夢境。

  ④C這聲音和浮動的陽光一起,留在了我的心裡,就像一枝飽蘸著淡彩的毛筆,輕輕地抹過一張雪白的宣紙,在這白紙上,便出現了永遠不會消除的彩暈。因為這些歌聲,修牙刷這樣乏味的活計,在我的想像中竟也有了抑揚頓挫的詩意。我常常想,能唱出如此奇妙動聽的歌聲的人,必定是一些很美麗的女人。我不止一次想像她們的形象:柳樹一樣的身姿,桃花一樣的面容,清泉一樣的目光,她們彩雲一樣播撒著仙樂飄飄而來,又彩雲一樣飄然而去……我從來沒有把這聲音想成吆喝或者叫賣,它們確實是歌,或者說是如歌的呼喚。然而見到她們後,我吃了一驚,她們和我想像中的仙女完全是兩回事。

  ⑤我不止一次觀察過她們修理牙刷的過程,那是一種細巧的工作,用錐子在牙刷柄上刺出小洞,然後再穿入牙刷毛。她們的手很粗糙,然而非常靈活……

  ⑥有意思的是,這些長得不好看的村姑,並沒有破壞我對她們的歌聲的美好印象。記憶的宣紙上,依然是那團詩意盎然的彩暈。當我在午後的陽光中聽到她們的呼喊時,依然會遐想聯翩,走進我憧憬的樂園。

  ⑦那聲音,早已遠去,現在再也不會有人要修牙刷。我很奇怪,為什麼我會一直清晰地記得它們。當我用文字來描繪這些聲音時,它們彷彿正縈繞在我的耳畔。D有時候,躺在床上,在將醒未醒之際,這樣的聲音彷彿會從遙遠的地方飄來,使時光倒流數十年,把我一下子拽回到遙遠的童年時代。

  ⑧在童年的記憶中,這樣的優美歌聲並不單一。那時,在街頭巷尾到處有動聽的呼喊,除了修牙刷的,還有箍桶的,配鑰匙的,所有的手藝人,都會用如歌的旋律發出他們獨特的呼喊。還有那些飄漾在暮色中的叫賣聲,賣芝麻糊的,賣小餛飩的,賣炒白果和五香豆的,一個個唱得委婉百囀,帶著一種甜美的辛酸,輕輕叩動著人心……

  21.通讀全文後,說說文章以“遠去的歌聲”為標題有何妙處?***4分***

  22.美學家認為“要發現生活的美,必須透過想像力這副眼鏡”。請聯絡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修牙刷的呼喊聲”使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想像?***寫出兩例******4分***

  23.本文語言雋永優美。請從劃線的A、B、C、D四句中任選兩句,結合上下文進行品析。***角度自選,或從修辭效果,或從詞語運用,或從描寫手法,或從感情色彩……******6分***

  24.發現平凡生活中的詩意美,需要有一顆善感的心。在你的記憶庫裡,有哪一種聲音也曾讓你產生過美好的聯想想像,稱得上是“優美歌聲”的?請將你傾聽該種聲音的感受用優美的語言寫下來。***不能抄襲文章原句******4分***

  第四部分 寫作***滿分:50分***

  六.完成25題***50分***

  25.以下兩題,任選一題作文。

  ***1***當我們吟詩唱歌的時候,總能引發對大海的無限遐思——

  大海呀,大海,是我生長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湧,隨我漂流四方。***歌詞《大海呀,故鄉》***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追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歌詞《外婆的澎湖灣》***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詩《礁石》***

  ……

  請以“大海,我的朋友”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據提示,扣題作文。

  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字數不少於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請用××代替。

  ***2***題目: 真有趣

  要求:①加上適當的詞語,補足題目,扣題作文。

  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字數不少於500字。

  ③題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請用××代替。

  答案:

  第一部分 口語交際***滿分:20分***

  一.完成1—9題***20分***

  1.聽下面幾句話,判斷適合作為“奧運聖火傳遞活動”宣傳用語的是哪一句?***2分***

  A. B. C.

  2.聽一則校園“紙飛機比賽”活動通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2分***

  A.“紙飛機比賽”的組織者是各班文體委員。

  B.“紙飛機比賽”的時間是5月10日下午4:00。

  C.“紙飛機比賽”的地點是2號教學樓前的籃球場。

  聽一則“古樹欣賞指南”,回答第3題和第4題:

  3.下列說法與該“古樹欣賞指南”的內容相符的是哪一項?***2分***

  A.數量最多的是古相思樹。

  B.樹齡最長的是605年的古榕樹。

  C.最美觀的是古鳳凰木和古木棉樹。

  4.古樹成為廈門寶貴的旅遊資源的原因是什麼?***2分***

  A.廈門地區樹齡百年以上的古樹共有149棵。

  B.古樹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C.各具風采的古樹成為廈門寶貴的旅遊資源。

  聽一則有關“人生目標調查”的材料,回答第5題和第6題:

  5.在卡耐基的調查物件中,“平庸之輩”所佔的比例是多少?***2分***

  A.3% B.97% C.10%

  6.從卡耐基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是什麼?***2分***

  A.傑出人士天賦高,而平庸之輩缺乏天賦。

  B.傑出人士有好的機遇,而平庸之輩缺乏這種機遇。

  C.傑出人士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而平庸之輩缺乏這樣的人生目標。

  聽一則情境材料,回答第7題和第8題:

  7.林楓認為“這隻狐狸太傻了”,他的主要理由是什麼?***2分***

  8.你認為“這隻狐狸並不傻”,你的理由是什麼?請將你想對林楓說的話寫下來。***3分***

  9.在“愛心托起汶川”捐助活動開始時,根據情境你會怎麼說?將你要說的話寫下來。***3分***

  第二部分 語言積累與運用***滿分:34分***

  二.完成10—13題***34分***

  10.請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古詩文:***12分***

  ***1***子曰:“見賢思齊焉, 。”***《<論語>十則》******1分***

  ***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魚我所欲也》******1分***

  ***3***詩言志,讀杜甫之詩如讀杜甫其人。讀《望嶽》,領略杜甫登高而小天下的心境,“會當凌絕頂, ”;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感受杜甫的濟世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 ”。***2分***

  ***4***邊塞風光,入詩如畫。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繪了塞外八月的雪景圖,“ ,千樹萬樹梨花開”;王維的《使至塞上》展示了大漠長河奇特壯美的畫卷,“ , ”。***3分***

  ***5***醇香濃烈,文壇酒味千年不淡。浪漫瀟灑的李白曾“舉杯邀明月”;報國心切的辛棄疾曾醉夢軍營,“ ,夢迴吹角連營”***《破陣子》***;遭貶卻仍曠達的歐陽修曾坦言“醉翁”的情趣,“ , ”***《醉翁亭記》***。***3分***

  ***6***畢業在即,紀欣在班級紀念冊上寫下留言:“今日畢業,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燭西窗。”留言中的成語“剪燭西窗”出自李商隱《夜雨寄北》的詩句“ , ”。***2分***

  11.根據文段內容,解答問題:***5分***

  假如生命是樹,就要A楔qiè而不捨地將根鬚扎向大地深處,汲取生的源泉。假如生命是樹,就要努力實現樹的理想,即使無緣在森林沃野里長成B昂yánɡ然挺立的參天大樹,也要在C弋ɡē壁沙漠中倔強地做一棵孤獨的小樹,給極度疲乏到一點力氣都沒有了的迷路的D跋bá涉者以希望。假如生命是樹,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獻出自己的一份。

  ***1***文段中加點的詞語書寫與注音都正確的一處是:***只需填序號******2分***

  ***2***請用一個合適的成語替換文段中方框內的文字。***1分***

  ***3***文段中劃線句有語病,應改為: ***寫出正確的句子******2分***

  12.名著閱讀:***7分***

  ***1***下面是一則流傳甚廣的寓言故事,它出自初中生的課外必讀名著《 》***填書名***。這則故事告訴人們: ***2分***

  冬日的一天,農夫發現一條凍僵了的蛇。他很可憐它,就把它放在懷裡。當他身上的熱氣把蛇溫暖以後,蛇很快甦醒了。它一清醒之後,就咬了農夫一口,給了他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之前說:“我竟然去可憐毒蛇,就應該受到這種報應啊!”

  ***2***笛福在《魯濱孫漂流記》一書中,成功刻劃了“硬漢子”魯濱孫的形象。你認為魯濱孫的“硬”主要表現在哪裡?請結合原著的一個片段具體說明這個特點。***3分***

  ***3***吳承恩《西遊記》裡的那隻石猴,除了法名“孫悟空”外,還有其他幾個稱呼。請從下列稱呼中任選一個,依據原著簡述與該稱呼的由來相應的故事情節。***2分***

  美猴王 弼馬溫 齊天大聖

  13.探究性學習:***10分***

  山有竹則山青,水傍竹則水秀。在城市的花園裡、在農舍的庭院中、在學校的讀書亭邊,常可見竹影搖曳。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設你所在的班級準備編寫一份《竹韻》小報……

  ***1***《竹韻》小報的“修竹資料”欄目裡,編錄了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蒐集到的幾則相關資料。請你聯絡這些資料,幫忙把“編者按”擬寫完整。***3分***

  【資料一】竹,常綠多年生植物。莖圓柱形,中空,有節,挺拔向上,質地堅硬。葉青翠,美觀,凌霜不凋。

  【資料二】宋代文學家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此名言流傳甚廣。

  【資料三】清代畫家鄭板橋喜畫竹***例如右圖***,並且常在畫上題詠竹詩。例如“未出土時先有節,縱凌雲處也無心。”“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資料四】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在《紅樓夢》裡描寫林黛玉住處瀟湘館:“有千百竿翠竹遮映”,“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資料五】中國人視竹為吉祥之物。竹與蘭、梅、菊被譽為“四君子”。竹與梅、鬆被譽為“歲寒三友”。常見吉利畫有《歲寒三友》、《竹梅雙喜》等。

  編者按:人們愛竹,愛它那灑脫的風姿;人們愛竹,愛它那 ;人們愛竹,愛它那 。

  ***2***《竹韻》小報的“詠竹詩聯”欄目裡,有一副對聯的下聯與別的對聯弄混了。請你運用對偶知識判斷下列詩句哪一句是這副對聯的下聯?***只需填序號******2分***

  對聯:凌雲勁竹真君子, 。

  A.野泉聲入硯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蘭絕美人

  ***3***《竹韻》小報需要一幅插圖,陳謹同學建議以吳均《山中雜詩》中的“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為題畫一幅畫。請你展開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將這幅畫描繪出來。***3分***

  [附註: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煙,此指雲霧。窺,從縫隙中看。]

  ***4***隨著兩岸交流的加深,《竹韻》小報準備增設一個新欄目,以下這則材料也將編入此欄目。請你為該欄目取一個合適的名稱。***2分***

  前不久,《海峽週刊》刊登了臺灣人楊先生在廈門創辦“竹友園”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經營“談竹莊”的廈門青年劉先生還特地拜訪了楊先生。他們在竹友園裡賞竹、談竹,締結了一段竹友緣。“千載竹文化,兩岸本同源”,兩岸竹友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這裡找到了共鳴。

  第三部分 閱讀***滿分:46分***

  三.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4—17題***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

  [乙]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④處,賜好說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⑥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⑦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⑧,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選自王肅《孔子家語》***

  [註釋]①“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③損:減損。④賢己者:比自己賢良的人。⑤說:談論。⑥視: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鮑魚之肆:賣鹹魚的店鋪。

  14.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3分***

  ①談笑有鴻儒 ②無案牘之勞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15.在《古漢語詞典》中,“日”字有以下幾個義項。請根據語境判斷哪一個義項最適合[乙]段“則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號******2分***

  日: A.太陽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

  17.簡答題:***5分***

  ***1***[乙]段中的“芝蘭之室”,後人常用來喻指賢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稱得上是“芝蘭之室”。***2分***

  ***2***[甲]段“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視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絡文段內容自選角度具體談談你的看法。***3分***

  四.閱讀《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一文,完成18—20題***14分***

  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

  ①幾乎所有的人都察覺到,這個世界的節拍越來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現代人已經收不攏腳步,這個世界早就變成了一個匆匆趕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處。快速發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種資訊。寬頻網的口號是“極速世界”。據說,現今人們每天的資訊量相當於古人一年的所見所聞——這不是多活出幾輩子了嗎?

  ③然而,人們很快又發現,一味的加快速度顯然是不行的。到處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遊、快餐式的閱讀、快餐式的家庭生活……還有那快餐式的心情!草草地掠過生活,往往會把細節當做累贅拋掉,生活便僅僅剩下了梗概。

  ④有時,我們確實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

  ⑤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盡情領略大自然之美。現代人旅行,從海南島到哈爾濱,波音757只要幾個小時。旅行感都還來不及出現,旅客已經從夏季飛進了冬季。可是,呼嘯的飛行既看不清長江,也看不清泰山。古人騎一頭毛驢上路,歇歇停停地走了三個月。他們不在乎哪一天抵達目的地,但他們說得出哪裡草長馬肥,哪裡風高雪厚。小橋流水,黃土高坡,只有一程一程地慢慢走過,人們才可能真正認識江山。否則,我們只不過認識一張地圖罷了。

  ⑥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潛心閱讀,品嚐文學經典的醇香。忙忙碌碌的現代人,在滾滾紅塵中,離“心清自得詩書味”的境界越來越遠了。然而,閱讀就像與一位慢條斯理的智者交談,是急躁不得的。讀一本鉅著是如此,讀一篇美文、一首好詩亦是如此。不細細品味,你如何能讀出“煮酒論英雄”的那份豪情與智慧?不跟隨陶淵明一路尋覓,你如何到達寧靜優美的“世外桃源”?不讓心靈帶著想像的翅膀翱翔,你如何領略得到“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詩韻?

  ⑦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聽到別人的心聲和自我靈魂的獨白。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暴露給別人,也沒有人能夠不讓自己的願望從言語中流露出來。因此,與他人溝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傾聽。然而,傾聽是需要一種定力的。“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師伯牙與樵夫鍾子期演繹了千古知音情。倘若鍾子期當時步履匆匆,就不可能聽清楚,更談不上欣賞伯牙彈奏的“高山流水”了。心浮氣躁的人,既無暇聽清別人的心聲,也很難靜心聆聽自我靈魂的獨白。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其實,“知彼”難,“知己”更難。因此,我們不妨將腳步放慢一點,多多聆聽心靈的激情呼喚或喃喃低語。

  ⑧親愛的朋友,處在爭先恐後的浮囂塵世裡,我們不要只顧手忙腳亂地往前飛奔。“水流心不競”,有時將腳步放慢一點,溫習另一個久違的世界,我們會漸漸地平靜,甚至大徹大悟。

  18.本文標題處即明確提出中心論點。通讀全文後,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作者具體是從哪幾方面告訴我們“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的?***4分***

  19.深入字裡行間,細緻探究:

  ***1***第③段提及“快餐式的閱讀”。請聯絡文章內容和生活體驗,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什麼叫做“快餐式的閱讀”?***3分***

  ***2***細讀第⑦段,具體說說作者引用“高山流水”的典故有何作用?***3分***

  20.本文作者認為“一味的加快速度顯然是不行的”,“有時,我們確實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但也有人認為“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慢就意味著會被時代拋棄,快才是制勝的法寶”。你是怎樣看待“快”與“慢”的?請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感悟具體談談。***4分***

  五.閱讀《遠去的歌聲》一文,完成21—24題***18分***

  遠去的歌聲

  ①記憶是一個奇妙的倉庫,那些美好的庫藏,可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張溫和的笑臉,一幅優美的畫,一個刻骨銘心的美妙瞬間,也可能是一種曾經撥動你心絃的聲音。

  ②是的,我想起了一些奇妙的聲音。那些聲音早已離我遠去,但我卻無法忘記它們,有時,它們還會飄漾在我的夢中,使我恍惚又回到了童年時代。

  ③常常是在一些晴朗的下午,陽光透過窗玻璃的反照,在天花板上浮動。這時,窗外傳來一陣悠揚的女聲:“修牙刷壞格牙刷修喂……”A這樣枯燥乏味的幾句話,竟然被唱出了婉轉迷離的旋律,這旋律,悠揚、高亢,跌宕起伏,帶著一種幽遠的親切和溫潤,也蘊涵著些許憂傷和悽美,在曲折的弄堂裡飄旋迴蕩,一聲聲扣動著我的心。這時,我正被大人強迫躺在床上睡午覺,窗外傳來的這聲音,彷彿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陽光的一部分,或者說是陽光演奏出的聲音和旋律,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午後的陽光,就有著這樣的旋律。我的想像力很自然地被這美妙的聲音煽動起來,我追隨著這聲音,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邊,走進樹林,走到山上,走入雲端……奇怪的是,在我的聯想中,就是沒有和修牙刷的行當連在一起的東西,只是一陣從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傳來的美妙音樂。B我唯恐這音樂很快消失,便用心捕捉它們,捕捉它們的每一個音符,每一次迴旋,每一聲拖腔。當這聲音如遊絲一般在天邊消失,我也不知不覺被它帶入了雲光斑斕的夢境。

  ④C這聲音和浮動的陽光一起,留在了我的心裡,就像一枝飽蘸著淡彩的毛筆,輕輕地抹過一張雪白的宣紙,在這白紙上,便出現了永遠不會消除的彩暈。因為這些歌聲,修牙刷這樣乏味的活計,在我的想像中竟也有了抑揚頓挫的詩意。我常常想,能唱出如此奇妙動聽的歌聲的人,必定是一些很美麗的女人。我不止一次想像她們的形象:柳樹一樣的身姿,桃花一樣的面容,清泉一樣的目光,她們彩雲一樣播撒著仙樂飄飄而來,又彩雲一樣飄然而去……我從來沒有把這聲音想成吆喝或者叫賣,它們確實是歌,或者說是如歌的呼喚。然而見到她們後,我吃了一驚,她們和我想像中的仙女完全是兩回事。

  ⑤我不止一次觀察過她們修理牙刷的過程,那是一種細巧的工作,用錐子在牙刷柄上刺出小洞,然後再穿入牙刷毛。她們的手很粗糙,然而非常靈活……

  ⑥有意思的是,這些長得不好看的村姑,並沒有破壞我對她們的歌聲的美好印象。記憶的宣紙上,依然是那團詩意盎然的彩暈。當我在午後的陽光中聽到她們的呼喊時,依然會遐想聯翩,走進我憧憬的樂園。

  ⑦那聲音,早已遠去,現在再也不會有人要修牙刷。我很奇怪,為什麼我會一直清晰地記得它們。當我用文字來描繪這些聲音時,它們彷彿正縈繞在我的耳畔。D有時候,躺在床上,在將醒未醒之際,這樣的聲音彷彿會從遙遠的地方飄來,使時光倒流數十年,把我一下子拽回到遙遠的童年時代。

  ⑧在童年的記憶中,這樣的優美歌聲並不單一。那時,在街頭巷尾到處有動聽的呼喊,除了修牙刷的,還有箍桶的,配鑰匙的,所有的手藝人,都會用如歌的旋律發出他們獨特的呼喊。還有那些飄漾在暮色中的叫賣聲,賣芝麻糊的,賣小餛飩的,賣炒白果和五香豆的,一個個唱得委婉百囀,帶著一種甜美的辛酸,輕輕叩動著人心……

  21.通讀全文後,說說文章以“遠去的歌聲”為標題有何妙處?***4分***

  22.美學家認為“要發現生活的美,必須透過想像力這副眼鏡”。請聯絡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修牙刷的呼喊聲”使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想像?***寫出兩例******4分***

  23.本文語言雋永優美。請從劃線的A、B、C、D四句中任選兩句,結合上下文進行品析。***角度自選,或從修辭效果,或從詞語運用,或從描寫手法,或從感情色彩……******6分***

  24.發現平凡生活中的詩意美,需要有一顆善感的心。在你的記憶庫裡,有哪一種聲音也曾讓你產生過美好的聯想想像,稱得上是“優美歌聲”的?請將你傾聽該種聲音的感受用優美的語言寫下來。***不能抄襲文章原句******4分***

  第四部分 寫作***滿分:50分***

  六.完成25題***50分***

  25.以下兩題,任選一題作文。

  ***1***當我們吟詩唱歌的時候,總能引發對大海的無限遐思——

  大海呀,大海,是我生長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湧,隨我漂流四方。***歌詞《大海呀,故鄉》***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追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歌詞《外婆的澎湖灣》***

  一個浪,一個浪/無休止地撲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沫,散開***詩《礁石》***

  ……

  請以“大海,我的朋友”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據提示,扣題作文。

  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字數不少於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請用××代替。

  ***2***題目: 真有趣

  要求:①加上適當的詞語,補足題目,扣題作文。

  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字數不少於500字。

  ③題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現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請用××代替。

  答案:

  第一部分 口語交際***滿分:20分***

  一.完成1—9題***20分***

  1.B***2分***

  2.C***2分***

  3.C***2分***

  4.B***2分***

  5.B***2分***

  6.C***2分***

  7.***2分***答題要求:內容扣住“辛苦無所得”,語言表達清楚。酌情給分。

  例一:狐狸為了吃到葡萄飽受飢餓的折磨。

  例二:狐狸辛辛苦苦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8.***3分***答題要求:內容扣住“有收穫”,語言表達清楚。酌情給分。

  例一:狐狸雖然飽受飢餓之苦,但它品嚐到了人間的美味。

  例二:狐狸飽嘗過鮮美的葡萄,它獲得了一種寶貴的生活體驗。

  9.***3分***答題要求:內容扣住“援震區、獻愛心”;語言符合人物身份,表達自然、得體、流暢。酌情給分。

  例一:同學們,災區***汶川***的同胞遭受了地震帶來的種種苦難,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奉獻我們的愛心吧!

  例二:同學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讓我們伸出愛心之手。同胞心連心,關愛零距離,快快行動起來!用愛心托起汶川!

  例三:同學們,地震震垮了學校,震垮了家園,但震不垮我們的中國心!讓我們向受災的同胞表達最深切的關懷!

  第二部分 語言積累與運用***滿分:34分***

  二.完成10—13題***34分***

  10.請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古詩文:***12分***

  答題要求:每處1分,有錯、漏、添、亂序者該處不得分。

  ***1***見不賢而內自省也***1分***

  ***2***舍魚而取熊掌者也***1分***

  ***3***一覽眾山小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2分***

  ***4***忽如一夜春風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3分***

  ***5***醉裡挑燈看劍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3分***

  ***6***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2分***

  11.根據文段內容,解答問題:***5分***

  ***1*** D ***2分***

  ***2******1分***答題要求:符合題意,用詞規範。有錯別字者不得分。

  示例:精疲力竭 精疲力盡 筋疲力盡 力盡筋疲

  ***3******2分***答題要求:針對原句缺少賓語中心詞的毛病進行修改,且不能改變句子原意。酌情給分。

  示例:假如生命是樹,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獻出自己的一份綠意。***或:濃蔭、力量……***

  12.名著閱讀:***7分***

  ***1******2分***

  第一處答題要求:有錯別字不得分。1分。

  示例:伊索寓言

  第二處答題要求:內容扣住“對惡人不要憐憫”,語言表達清楚。酌情給分。1分。

  例一:對壞人千萬不能心慈手軟。

  例二:不要去憐憫像毒蛇一樣的惡人。

  例三:對惡人即使仁至義盡,他們的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2******3分***答題要求:內容扣住“硬”的某一特點***例如,頑強不屈、堅忍不拔、永不言棄、敢於冒險、樂觀進取……***,所簡述的片段應能說明此特點;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容2分,語言1分。酌情給分。

  例一:魯濱孫的“硬”主要表現在他的永不言棄。在孤島上,魯濱孫為了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嘗試播種大麥和水稻,雖然第一次失敗了,但他鍥而不捨,總結經驗,終於成功。

  例二:魯濱孫的“硬”主要表現在他的堅忍頑強。魯濱孫流落荒島,在被救助無望的情況下,對自己的生存狀況進行了冷靜分析,決定改善生存條件自救。

  例三:魯濱孫的“硬”主要表現在他的敢於冒險。他雖出身體面家庭,但厭惡平庸的生活,不顧父母的意旨和勸告,私逃出海,過冒險生活。

  ***3******2分***答題要求:內容方面能簡述與選定的稱呼的由來相對應的故事情節,語言清楚流暢。若選定稱呼,主要情節有缺失,或語言表達不清者,只給1分。若只選定稱呼,未能簡述主要情節者,不給分。

  例一:“美猴王”——在與群猴玩耍時,偶然發現水簾洞,眾猴約定誰能入水簾洞中探個究竟,誰便可被擁為王。石猴勇敢跳入瀑布中探洞,並引群猴入洞,終被擁為美猴王。

  例二:“弼馬溫”——悟空向東海龍王借得“金箍棒”,龍王向玉帝告發,玉帝為了招安他,把他騙到天庭,封給他一個牧馬小官“弼馬溫”。

  例三:“齊天大聖”——悟空得知“弼馬溫”只是一個看馬的小官後,知道自己上當受騙,心頭火起,打出天門,回到花果山,樹起了“齊天大聖”的大旗。

  13.探究性學習***10分***

  ***1******3分***答題要求:內容上突出“竹”的品質特點,語言上體現例句的基本句式。內容2分,語言1分。

  示例:脫俗的神韻 堅忍的品性 正直的品格 高尚的氣節 挺拔的氣勢 高雅的氣質 ……

  ***2*** D ***2分***

  ***3******3分***答題要求:內容上扣住詩句的主要意象***竹、日、山……***,描繪出畫面;語言優美流暢。內容2分,語言1分。

  例一:一片竹林,落日餘暉下,竹葉婆娑。遠處,在山與天相接的天邊,飄來嫋嫋雲霧,從竹葉縫隙中看去,夕陽把整個天際照得金光燦燦。

  例二:獨自漫步在竹林裡,滿耳是鳥雀回家的喜悅。抬頭遠望,群山沐浴在落日的餘暉中,夕陽依山,雲海迷茫。

  ***4******2分***答題要求:內容扣住“兩岸竹友”,用語規範。酌情給分。

  示例:兩岸竹緣 閩臺竹友 閩臺竹緣 閩臺竹心 海峽竹緣 ……

  第三部分 閱讀***滿分:46分***

  三.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4—17題***14分***

  14.***3分***每個解釋1分。酌情給分。

  ①博學的人 ②使身體勞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給分。

  ①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顯得簡陋了。

  ②商喜歡和比自己賢良的人相處,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現錯別字不得分。

  諸葛廬***南陽諸葛廬***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題要求:內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話題,從正、反面談皆可,要結合文段內容;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容2分,語言1分。脫離文段泛泛而談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認為物件的選擇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選擇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應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與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便能不斷受到好的影響而不斷提高。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會在賢於自己的朋友的影響下成長一樣。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養之外,朋友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謂“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與“善人”、“鴻儒”交往,有助於修身養性。

  四.閱讀《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一文,完成18—20題***14分***

  18.***4分***答題要求:內容上從三個方面提煉,每個方面1分。語言表達清楚流暢,1分。

  示例:本文分別從“盡情領略大自然之美”,“潛心閱讀”,“傾聽別人的心聲和自我靈魂的獨白”三個方面告訴讀者“有時,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

  19.***1******3分***答題要求:內容上扣住“快餐式的閱讀”,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體驗;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容2分,表達1分。

  例一:“快餐式的閱讀”,就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地閱讀報章雜誌或小說,對作品的閱讀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在心靈留下積澱。

  例二:“快餐式的閱讀”,指的是閱讀時只知大概,未能進入作品理解其內涵,未能與作者對話理解其心路、旨意。

  例三:“快餐式的閱讀”,指的是時間上,用時不多;內容上,喜歡濃縮的讀物;方法上,以速讀和瀏覽為主。

  ***2******3分***答題要求:內容上突出典故作為論據證明分論點的作用,語言清楚流暢。內容2分,語言1分。

  例一:引用這個典故,意在說明傾聽需要定力,心浮氣躁的人是無法做到的,進而告訴人們慢慢傾聽是與他人溝通的最好方式。

  例二:“高山流水”是廣為流傳的故事,用此典故形象地說出了放慢腳步之於人際交往乃至於現代生活的重要,同時增強文章的文化內涵和品味。

  20.***4分***答題要求:內容上扣緊題意,觀點明確,結合文章內容和生活感悟;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容2分,表達2分。若脫離文段泛泛而談者,最多得2分。

  例一:現代社會求發展,就要加快速度,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的內心世界卻無需如此加速度。生命是美好的,一舉手一投足,俯下身去,抬頭望天,皆可發現美麗。這些都是可以在短暫的生命中被濃墨重彩地去書寫,去感悟,去體驗。

  例二:快,才能跟得上飛速發展的社會,但我們不能被紛繁的生活所左右,要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不要一味行色匆匆,要在快與慢中找到一個平衡,給自己的心靈留一個空間。

  例三:一味快節奏的生活,人們將沒有喘息的機會;一味地慢節奏,將難以跟上時代生活的腳步。因此,生活中,當快則快,當慢則慢。生活因為有快慢相間的節奏而豐富多彩。

  五.閱讀《遠去的歌聲》一文,完成21—24題***18分***

  21.***4分***答題要求:內容上扣住“遠去的歌聲”的內涵以及給人的美感,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容2分,語言2分。

  例一:標題用比喻的手法,突出吆喝給人的美感。寫出了童年生活在“我”心中的印跡。它雖然已漸漸遠去,但它蘊藏著無數動人、溫馨、優美的過往,就像一首撥動人心絃的歌。

  例二:那聲音已遠逝,“遠去”表明留在記憶的深處,“遠去”又指遠離我們的生活。以此為題內涵豐富,不僅包含這兩個內容,也表達出作者對這聲音、這段生活的深深懷念。

  例三:童年的記憶像“遠去的歌聲”一樣遠去了,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如歌。以“遠去的歌聲”為題有詩意,有意境。

  22.***4分***答題要求:內容上扣住“聯想想像”,語言表達清楚流暢。每一例2分,內容1分,語言1分。

  文中“聯想想像”舉例:

  1***聽著窗外傳來的吆喝聲音,感覺那聲音彷彿是映照在天花板上的陽光的一部分,或者說是陽光演奏出的聲音和旋律。

  2***聽著窗外美妙的聲音,“我”想像自己彷彿走出弄堂,走出城市,走向田野,走到海邊,走進樹林,走到山上,走入雲端……

  3***將窗外傳來的吆喝聲音,想像成一陣從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傳來的美妙音樂。當這聲音如遊絲一般在天邊消失時,我也會不知不覺被它帶入了雲光斑斕的夢境。

  4***窗外傳來的吆喝聲留在心中的感覺,讓“我”聯想到一枝飽蘸著淡彩的毛筆,輕輕地抹過一張雪白的宣紙,在這白紙上留下永遠不會消除的彩暈。

  5***聽著奇妙動聽的“歌聲”,“我”想像吆喝的女人一定是很美麗的仙女,彩雲一樣播撒著仙樂飄飄而來,又彩雲一樣飄然而去……

  23.***6分***答題要求:選擇一個合適的角度品析,語言表達清楚流暢。每句3分,品析2分,語言表達1分。只選定句子未能品析的,不得分。

  品析A句:枯燥乏味的聲音,在“我”聽來,“親切和溫潤”也蘊涵著“憂傷和悽美”,準確地寫出討生活的手藝人對生活的熱望及生活的艱辛。

  品析A句:“飄旋”準確寫出在曲折的弄堂的聲音狀態,“扣動”寫出這聲音的穿透力及打動人的力量。

  品析A句:“憂傷”和“悽美”兩詞意蘊豐富。生活的艱辛使吆喝聲帶有淡淡的感傷與無奈;在困苦中求生存,在痛苦中品嚐人生的真味,又使這吆喝聲無比悽美。

  品析B句:每一個音符,每一次迴旋,每一聲拖腔,用排比的修辭,突出聲音令我痴迷。“捕捉”這個動詞也寫出我對這聲音的痴迷,它讓我傾注所有注意力。

  品析C句:此句運用比喻修辭,把聲音留在心裡,比作彩筆在紙上抹上彩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這美妙的聲音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永遠無法抹去的美好印跡。

  品析D句:此句“飄”、“拽”字用得妙。“飄”字寫出了遠去的聲音在我成年之後仍會不時地感染著“我”的狀態。“拽”字生動地描寫出了那聲音在多年之後仍具有強大的力量。

  品析D句:此句“飄”、“拽”字富有表現力。“飄”來,看似柔弱,卻能如此有力度地“拽”。形象地寫出這珍藏在記憶深處的“遠去的歌聲”是多麼讓我刻骨銘心。

  24.***4分***答題要求:內容上須將某種聲音通過聯想想像而產生的“感受”描述出來,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容2分,語言2分。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