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鯉魚的五大技巧是什麼

  經常釣魚可以為人帶來平靜心情,有利身心健康。釣魚要量力而行。身體不適時,最好不要勉強出行。天氣情況惡劣時,也不要出門釣魚。大家都知道鯉魚,但關於釣鯉魚的技巧你瞭解多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垂釣鯉魚的五大技巧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垂釣鯉魚的五大技巧

  一、釣位。

  鯉魚生性狡猾,稍有動靜便四處逃逸。故應一人一個釣位,切莫群釣。釣位以凸凹灣漢,水深3-4.5米的地方為首選。如果有一斜坡,水深在3~6米,坡度在45~60度***要絕對注意安全***這樣的釣位更好,因為這樣的地方魚的活動範圍廣,食物相對要豐,遇到情況可以迅速逃入深水區。

  二、釣餌。

  對於釣鯉誘釣合一為最好。但為了縮短誘魚時間,首先還是投一些誘餌為佳。誘餌***釣餌***的好壞是直接關係到能否釣到鯉魚的關鍵。

  誘餌的配製我常用的是油糠***大米的表皮粉碎而成***發酵和未發酵的各200克,粗米糠300克,再放少許菜籽餅粉、魚用飼料、灑上一點酒;如再放上一些白糖、雞精、商品餌香料就更好了。到釣場後與500克左右水邊泥土***最好是黃色黏性土***拌和,捏成200克一個的扁形體***不要捏成球形,球形易移位***全部一次投入窩中就可以了***誘釣合一不需補窩***。

  釣餌的配伍跟誘餌差不多,但要更精、更細。我的常用餌是:油糠或喂小豬的顆粒飼料***55 1***30%,發酵餌***油糠或玉米粉經過發酵而成***20%,麵粉10%一30%***魚少麵粉少加,魚多面粉多加***,商品餌***鯉魚餌或其他魚餌亦可***10%~30%,菜籽餅粉10%。其他如白糖、雞精、優質白酒等可酌情新增。首先把白糖和顆粒飼料用開水化開,然後把全部成份摻合在一起做到軟硬適當就可以了。

  三、等。

  釣鯉魚“等”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釣位周圍有鯉魚覓食,一般10-20分鐘就會有魚上鉤。反之則有可能要等l-2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會有鯉魚進窩。如果沒有耐心,你會喪失很多釣鯉機會。

  四、看。

  即看漂。“黑漂”是鯉魚上鉤的主要特徵,所以如果憑經驗是鯉魚就餌,只等“黑漂”就可挺竿得魚。但也有個別的是“送漂”,“送漂”的一般是300克以內的小鯉魚。

  鯉魚就餌有時很特別,反應在漂上是緩慢間歇性點動--此為鯉魚在釣餌周圍遊動,用嘴拱、用須觸。此狀有時可持續5-10分鐘。所以,此間你一定要有耐心。

  五、遇。

  鯉魚上鉤後,給你的第一感覺是如掛底。特別是1000克以上的鯉魚。所以,首先你一定要沉著,保持原有的位置***坐著不要站著***把竿挺直,即竿與自身平行***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平行***,這樣當魚第一次要線時留有餘地。魚不動,你也不要動;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藉助竿的彈性和韌性消耗魚的體力。如果釣位允許,你可以向魚要線的方向走幾步。但不要送竿,如果一送竿,十有八九會形成人魚拔河至斷線、折竿而跑魚。一般來說,只要第一竿挺住了,下面就比較好控制了。

  野釣的小技巧

  1、既要善守,也要善走

  垂釣中的守和走是相輔相成的。守釣的信心來自對魚情的正確判斷,然而選釣位時“吃一嘗二眼觀三”實屬必要。守要有信心,走要有限度,走到好釣位就應該定居下來。

  什麼樣的地方要堅定不移地守,什麼樣的地方要乾脆、及時地走?總的來說,熟悉地形、魚情、岸邊地形差不多可守,反之多走;誘餌多而對路可守,單用蚯蚓為餌多走;靜水多守,流水多走。

  釣草窩時要走、守結合。水草密集,魚也行動不便。到釣位選定一個主窩,下好餌、釣一會兒後再到別處走著釣是好釣法。特別是晚秋初冬水溫不高,一個草窩往往只有那幾條魚,釣完一撥兒要等好長時間才會再來一撥兒,走釣是積極主動的進攻。如果輔以麝香米一類的藥米打窩,來回走釣的話收穫又會更上一層樓。

  冬釣也要守走結合。在比較狹小的水體,可以以走釣為主。2003年元月在一個半封閉的水閘柵欄上方,單純地用紅蚯蚓和臺釣線組,走著釣了20多天,收穫不小且魚普遍很大。不過這年的正月初五一位臺釣高手和我在那裡釣魚,他用拉餌守釣一個釣位,收穫比我的光蚯蚓走釣又好得多,只是沒有我釣的大。由此又得到一個結論:如果釣位選擇正確,冬釣應該以守為主。

  此外,流水垂釣也要守走結合。流水守釣,誘餌以米類為主,釣餌倒不一定非蟲餌不可。我們一般是早晚多用蟲餌主釣鯰魚黃顙,白天多用粘度較大、味兒較重的面餌主釣鯽魚。

  2、小魚釣大魚

  釣手竿時,根據釣場情況,順便用一根粗線綁上大鉤掛條顏色鮮豔白亮的小雜魚,扔到比較僻靜的水裡,常常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穫。鯰魚捕食小魚,多是從魚後面下口,鉤子應從餌魚的前部掛進、魚腹和尾部之間掛出,鉤尖向前;黑魚和翹嘴鮊是從小雜魚的頭部開始咬起,鉤子應從餌魚的後部掛進,從頭部和魚背之間掛出,鉤尖接近背鰭的第一根棘條並平行。

  3、避風垂釣亦欣然

  下風處是釣友們公認的好釣位。原因是下風處的溶解氧高、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種小飛蟲多、風浪的異響和不平靜水面可以干擾魚的視力和聽力,魚更大膽。

  下列幾種情況下不宜釣下風。

  冬季。冬季水體溶解氧本來就多,魚對水體溶氧要求不高,所以並不稀罕下風處的富氧;水中的浮游生物本來就少,魚到下風處也不會有多大甜頭,何況由於風動環流作用,下風水面溫度較低,那也不是魚喜歡呆的地方。

  面積大,水質較好的水庫不會缺氧,浮游生物也少,下風處不會聚集很多魚,反而是避風的庫灣水底較軟,浮游生物和水底生物都很豐富,能留往魚兒。

  大江大河中,由於水流的滾動,不會出現缺氧現象,釣下風只有自找麻煩。在避風處下鉤,舒舒服服地看漂,何樂而不為之?

  容易出現缺氧的水體,如果避風處有理想的深度和足夠的水草,也能留住不少魚兒。在水質較肥的魚池,晴天的下午以後,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會使水體的溶氧增加,也不一定要釣下風。

  4、對付雜魚

  比較好的方法是以餌避魚法,用體積大或耐咬的釣餌垂釣。比如在大的江河,通常是用手指一樣大小的青蟲;也有用螞蟥的,雖然它體積小,但是表皮極韌,小雜魚拿它沒有辦法;更多的傳統釣手則愛用粗大的蚯蚓垂釣,釣到多半都是大的——當然,此法和稍有水準的臺釣者比,難以取得優勝。傳統釣法釣有鱗魚,大鉤的鉤尖上極粘且硬的一丁點兒面餌,外面用包餌能避小魚也能釣小魚。至於換位避雜魚,也是個辦法,不過不一定有效。小雜魚多的塘子,可以說到處都多,用大量的、優質的餌誘來大魚,自然能趕走小雜魚。臺釣手則是加大漂墜,讓墜子開啟***即能活動***並落到水底,無鉤調平水,釣1~3目,小訊號不提大訊號提,這是所謂的釣跑鉛或跑線釣法。

  老人釣魚的好處

  1、釣魚環境有益養生保健

  釣魚於江河湖海,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噪音小,是養身保健的良好環境。江河湖海邊的空氣中氧氣充足,經常呼吸新鮮空氣,可引起人體各種相應的良好的生理反應;日光可使人獲得健美的面板,紅潤健康的面容。人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增強面板和內臟器官的血液迴圈,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城市噪音已構成環境的嚴重汙染,經常到空曠恬靜的水域釣魚,幽靜的環境能消除兩耳的疲勞,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聽覺功能。

  2、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釣魚活動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種不良情緒,參加釣魚活動有助於提高生活情趣,活躍各種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衛生,防止抑鬱症、精神沮喪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緒的好方法。釣魚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精神飽滿。

  3、有利鍛鍊頭腦,提高記憶

  垂釣又是用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而成的。垂釣之際,眼、腦、神專注於浮標的動靜,不聲不響,意在丹田,形靜實動,它對提高人的視覺和頭腦靈敏的反應功能,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經常垂釣對增強人的記憶力也有好處。垂釣,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如在什麼情況下、什麼塘口、什麼季節、要打多少米窩、用什麼釣技、釣著什麼魚等,經過歸納總結後,記錄下來或裝在頭腦中,這對一個人的記憶力也是很好的鍛鍊。

  據瞭解,垂釣對治療中老年高血壓和神經衰弱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往往不能進行劇烈運動,也怕跌跤,並且遇事易急躁,一急躁,心臟跳動快,血壓也陡然升高。通過釣魚,不少人自我感覺良好,血壓逐漸趨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