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拼搏勵志文章

  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會看得起你,那麼像這樣勵志大學生的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堅持是一件能夠改變靈魂的事

  作者:meiya

  先羅列一下,這麼多年來,我堅持下來並且感到挺自豪的一些事情。

  1、寫日記。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到現在,寫了十幾本日記本,2013年之前還比較穩定,每天或每週都會寫,現在算月記了,不過一直在豆瓣上寫日記。

  2、自考。大學的時候自考廣告學,堅持了兩年半,通過自學考過了13門課程,順利通過答辯拿到了學位。

  3、記賬。大一的時候開始記賬,記了四年,然後停了,去年年底又開始記賬。

  4、慢跑。10年秋天開始跑步到現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因為空氣質量不好,也因為對跑步有一絲厭倦了,斷斷續續地跑,不是很有規律。

  5、自由職業。從2012年9月份辭職,開始在家自由職業到現在,生活過得還不錯,寫書,寫書評,接受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課程,每週上課,搞鸚鵡螺心理成長團體,做心理諮詢……

  堅持做這些事情使我受益匪淺,比如寫日記多年讓我擁有寫作的能力盡管一直以來並不出色;記賬多年讓我學會合理消費,懂得開源節流的重要性;慢跑多年讓我身體更健康,情緒更穩定;自由職業讓我學會更好地自我管理。堅持做這些事情帶給我的東西顯然遠遠不止這些,除了這些習慣本身帶來的好處外,還有內在的改變,思維方式、自我認知的改變,乃至靈魂的改變。

  寫日記這個習慣最初給我帶來的好處只是自我情緒釋放的工具。煩悶、委屈、難過的時候,把這些壞情緒寫下來感覺痛苦就減半了。後來慢慢有了一點自我激勵的作用。低谷的時候安慰激勵自己,懶散的時候鞭撻自己。再後來就是自我觀察與自省。寫日記可以讓我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和自己開展對話,不斷了解和認識自己。自省對每一個人都重要,《論語》說:“吾日三省吾身”。《荀子.勸學》裡也有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自省是為了能夠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寫日記就是很好的自省方式,它幫助我懂得反思自己,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寫日記還讓我養成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的習慣。同樣一件事情你可以採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視角來講述,感受和結果也完全不同,這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具有同理心,能夠更好地理解別人。

  我參加過兩次高考,兩次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考慮焦慮、突發特殊情況、遇上洪澇災害高考失利,沒有考出原本能取得的分數,這兩次的失敗對我的打擊相當大,不僅讓我情緒抑鬱,陷入強烈的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是不是腦子很笨,人有毛病,也一度讓我對自己完全喪失自信。然後一邊讀著大專,一邊堅持自考,一個人選擇學校、報名、買書、看書、去考試、然後一門一門地通過,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我的自信心一點點的恢復,看到:哦,原來我能行。在自考的過程中,我不是單單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真的在認真學習那些書本上的知識,看廣告學、社會學、傳播學、美學的書,自己還會去圖書館找相關的學習資料。記得當時一起參加自考的同學有很多,但堅持自考兩年半後,我成了年級裡唯一完成所有科目的考試並拿到學位的學生,這不僅極大地增強了我的自信心,感覺重新拾起了自己對生活的掌控力,也因為兩年半的訓練,我擁有了自學的能力,養成了自學的習慣。

  有一個學長,從小說話就容易害羞,為人比較木訥。畢業參加工作後,每天上班的路上要花一個小時,他利用坐地鐵的時間看書,來回一天居然能看四五十頁書,一個月他就能看四五本,如此堅持了兩三年後,他就近兩百本書,連他自己都驚歎不已,同時從這些書中獲得了很多的智慧,人也變得自信、健談和有趣起來。

  還有一個做HR的朋友,一直想要早起卻始終無法做到,工作日的時候睡到8點鐘,連早餐都沒空吃,匆匆忙忙就趕去單位,休息日的時候,更是睡到日晒三竿才起床。他採用了很多方法讓自己養成早起的習慣,定兩三個鬧鐘,早起在家做早餐,早起去家附近的籃球場打籃球……這些方法都失敗了。最後他採用了一個方法,醒來以後,做一組鍛鍊動作:15個仰臥起坐、15個俯臥撐,15個深蹲,整個過程不足十分鐘,然後再去洗漱,吃早飯,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後來,他養成了這一獨特的早起習慣,至今多年,從中受益良多。他跟我說:“這個習慣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我變得更有精神、更有效率,生活也更積極,更有規律,好像內在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現在假如有一天我沒有這樣做,總覺得渾身不舒服。”

  為什麼他能夠堅持做到早起呢?是因為他採用了一個很簡單很適合自己的方法嗎?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堅持運用這一方法,我這樣講聽起來似乎有點繞,因為堅持所以堅持。他沒有因這個方法太過簡單而看不起並放棄,也沒有再更換其他的方法,而是不斷地重複使用這一方法。現在很多人在減肥,不管男人還是女人,但是真正減肥成功的人並不多,是因為他們的方法不對嗎?不是的,只是他們沒有堅持。今天採用節食法餓兩頓,明天繼續大吃大喝。今天採用鍛鍊法,在跑步機上跑了一兩小時,明天繼續坐著一動不動。其實只要堅持,很多減肥方法都會有效,無論那個方法多麼簡單,比如每天走路一萬步,每天晚餐不吃,每天只做15個仰臥起坐、15個俯臥撐,15個深蹲……能夠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堅持下去本身就是奇蹟。因為不是所有減肥的人都能創造奇蹟,所以也不是所有減肥的人都能成功。

  根據個人的觀察,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我們的行為似乎遵循“馬太效應”《新約·馬太福音》“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有朋友跟我講他一個大學同學的事情。他們的學校是很普通的本科,這個同學在大學裡跟大多數男生一樣,打遊戲,追女生,踢足球,跟室友一起喝酒,吹牛,反正就是各種玩樂,學習的事情很不上心。當要考四級的時候,他什麼事情都不做了,一心準備考試,天天去圖書館學習,堅持了好幾個月,四級考了五百多分。考完他還是跟之前一樣,天天玩樂。但是似乎有什麼東西在暗暗地發生改變。他後來準備考英語六級,如法炮製,他的英語六級也考過了。後來他又考上了很好大學的研究生,然後一邊讀研一邊還跑起了馬拉松。

  在最初的時候,一個人如果幹一件事情能夠堅持下來,那他能堅持下來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並且他越來越容易堅持,“堅持”成了他的行為模式,最後“堅持”成了他的品格。同樣的,在最初的時候,一個人如果幹一件事不能夠堅持下來,他幹其他的事情極有可能也難以堅持,最後變成幹什麼事情都無法堅持。就像信中的你一樣,半途而廢似乎成為了你的行為模式,一種可怕的迴圈,難以打破。

  一個行為重複以後會成為習慣,長久的習慣會影響人格,不同的人格就塑造出不同的命運。一個好的行為若堅持成了一個好習慣後,接著這個習慣就會派生出更多的東西,主動、自信、自律、堅韌、責任感……這些好的品格最後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毛姆曾說過一句話:每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我的理解是任何一件小事,哪怕是簡單的、重複性的行為,都會在其重複的過程裡,生出一種樂趣和意志,自我蛻變成為一種哲學。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的前言中也講到這句話。他很贊同這一觀點:“無論何等微不足道的舉動,只要日日堅持,從中總會產生某種類似觀念的東西來。”思維會改變行為,同樣的行為也會改變思維,甚至會改變一個人的靈魂結構。寫日記也好,每天鍛鍊十分鐘也罷,無論多麼微小的事情,只要日日堅持,最後都會把你帶到一個更不一樣的天地,讓你看到一個從未想象過的更好的自己。

  :換個角度

  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對參照物的概念就很感興趣。並且那個時候,甚至研究了相對論,雖然那對我的物理成績並沒有什麼卵用。

  我的物理成績很差,差的高考的時候只答對了一道選擇題,一個填空題,還有寫對了一個重力相關的公式。儘管這樣,我還是利用物理老師教給我的參照物理論來面對這個問題。結果成效明顯,從開始的那種疼痛感變成了一種安慰。我這樣想“我竟然只答對了一道選擇題,這太不容易了,每道題都能栽在出題老師的陷阱裡,這種善良是難能可貴的。“

  具備阿Q精神,是最好的排擠心理陰暗的方式之一。

  有時候我也會嘲笑自己的這種行為方式,直到我看到一句話,我便心安理得了。

  紫羅蘭把香氣留在了踩扁了她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恕。

  壞結果總是能輕而易舉的讓人產生負面情緒,悲觀一旦襲來,就會迷惑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怒氣會讓人失去理智,會極端地思考一些事,會把很小的事情嚴重化。

  可是,再次請出我的參照物理論,壞結果並不是一定的。很簡單的一個栗子:

  父親領著兒子散步,在冰上不小心滑倒了,摔倒的父親很鬱悶很狼狽,但他摔倒的動作卻很滑稽,滑稽地逗笑了一直不愛說話的兒子。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再舉一個生活中的栗子:

  週末我去打球,球場上有個朋友傳球很好,但在防守的時候被對方輕鬆地過掉,引得場下的觀眾噓聲一片。等到攻防轉換,他卯足了勁要過掉對方,無奈總甩不開,失誤頻頻。本來一個傳球的好手,卻一心想著過人,輸掉了比賽。

  鑽牛角尖,鑽的再深,也解決不了問題。

  不妨退回來,換個角度思考。

  寫著寫著,不小心寫成了一碗雞湯。

  不過還是要記得,你在影子裡,那換個方向,就會看見光。如果一直沒有看到,只是角度還沒有找對,路還沒有走遠。

  :動機最單純感覺最快樂

  文|丁小云

  幾年前,我一朋友在其微博上說:“生活不會因你放棄理想而變得簡單一點點。”原話記不清了,大意如此吧。而我自己的某一段人生經歷恰是對這句話的最好例證。

  在我放棄理想後的那幾年,我的生活非但沒有變得簡單輕鬆,反而變得更艱難困苦了,甚至一度覺得生無可戀。那是一段渾渾噩噩的時光,那時的我,不斷追逐一些短淺的眼前利益,為此我做了很多急功近利的事,結果做這些事的回報少得可憐。那時的我,終日蠅營狗苟,焦慮迷茫,心力交瘁,怨天尤人,面目可憎,心如死灰……

  直到某日深夜,我問我自己:你為什麼一定要活得如此痛苦呢?你到底在怕什麼呢?你害怕幹你最想幹的事情會把你害得很慘?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有些事不幹不會死,但會生不如死。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決定回到原點,去幹我原本最想幹的,去追求我最初的理想。這之後,我還是走了很多彎路,但在反覆掙扎之後,我漸漸明白了理想對於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也漸漸明白了我應該為之幹些什麼。當我開始去幹這些事時,我的生活反倒變得簡單輕鬆、豁然開朗了。因為我正在乾的事,是我最想幹的事,是我願意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是無論多難多累我都甘之如飴的事。我知道了我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我的生活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無論前路多遙遠多艱難,我只要日復一日不斷前行就可以了,這感覺有點像唐僧西遊。

  很多人都說理想不能當飯吃,我不能說他們的這種想法一定是錯的。只是我們來人世間走一遭,就是為了能吃飽飯嗎?如果人活著只是為了能吃飽飯,那跟動物有什麼區別?生而為人的最大樂趣就在於人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理想,而且人有能力將理想變成現實,這是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

  這個世界上有兩類人:一類是普通人,另一類是天才。讓普通人像天才一樣生活,或是讓天才像普通人一樣生活,都是極痛苦的事。只是換一個角度想一想,沒有人能在所有領域都是天才。你在這個領域是天才,在另一個領域你可能就是一個最普通的人。所以我更傾向於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能讓他成為天才的領域。在某種意義上,確立理想,就是找到這個領域。只要找到這個領域,進入這個領域,竭盡全力,堅持到底,每個人都能成為所謂的天才。只是大多數人因為害怕嘗試,或是屈服於現實生活的各種限制,錯過了成為天才的機會。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隱藏著巨大的潛能,瑣碎隨意、急功近利的目標是無法啟用這巨大的潛能的,唯有一個足夠遠大的理想才能將其啟用。

  理想不能是別人強加給你的,理想必須是你自己主動選擇的目標。別人強加給你的理想,無異於強制性苦役。

  平心靜氣地想一想,幹什麼最能綻放你的生命之美?幹什麼最能釋放你的生命活力?想清楚了就立刻去幹吧。

  一個真正有價值的遠大理想不會讓你變得心浮氣躁,它能讓你內心寧靜,這是不可思議的寧靜,這是生機勃勃的寧靜。正所謂“寧靜以致遠”,唯有長久的寧靜追求,才能實現一個真正有價值的遠大理想。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理想是什麼,那你不妨回想一下你內心最寧靜的那些時刻,回想一下你因為幹了什麼而使得你內心寧靜。

  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是一個偉大且明確的奮鬥目標。古往今來,很多偉大人物之所以能成就偉大,只是因為他們的奮鬥目標偉大且明確,他們高度專注於自己的理想,鍥而不捨地奮鬥、拼搏。目標明確,能讓他們最大程度上有效避免無謂的心力消耗。

  很多天資聰穎的年輕人,最終身陷平庸失敗的爛泥坑裡無力自拔,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理想,而是因為他們的理想太多了。他們今天想實現這個理想,明天想實現另一個理想,後天又想實現其他理想。如果一個人有多個理想,等於沒有理想。

  人這一生能幹好一件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一生只幹一件事,雖然也會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但更多的時候,你可以從容不迫,你可以遊刃有餘,你可以快樂而充實地享受你生命中的每一天。

  沒有巨大的捨棄,就沒有巨大的成就。沒有巨大的捨棄,你絕無可能實現一個遠大的理想。捨棄是比佔有更高明的智慧。真正明智的人生,是不斷做減法的人生。人生必然且只能因目標極簡而成就偉大。

  人在一心一意時,會感覺很快樂、很充實。人在三心二意時、則會感到很鬱悶、很空虛。

  目的越單純,人生越快樂。好好想一想,你幹什麼時動機最單純,感覺最快樂,那就慎重考慮一下能否將幹成這件事確立為你的理想。動機單純的理想最美好,而且動機越單純,反倒更有可能取得驚人的成就。

  你的理想可以豪情萬丈,可以氣吞萬里如虎,但卻不能是完全無視現實以及自身狀況的痴人說夢式的理想。你的理想可以源於你的直覺,但與此同時,一定要冷靜思考,根據你的天賦、興趣、能力乃至你所身處的時代大環境來確立你的理想,還有你的個性,所有讓人喪失個性的理想都是偽理想。你的個性是無價之寶,是你最強大的競爭力。所有喪失個性的人必然活得很醜陋,死得很難看。

  在確立理想時,不要只是想你想幹的事對你自己有什麼用,好好想想你想幹的事對社會有什麼用。自私利己是人的本性,只是做事時如果總是隻考慮自己,是最低階的利己主義,做事的同時努力造福於社會,則是最高階的利己主義。如果你想實現一個遠大的理想,必須奉行最高階的利己主義。

  那些自私自利、心胸狹隘的人,絕無可能實現一個真正有價值的遠大理想。

  用更廣闊的眼光去審視整個人類世界吧,想方設法去影響社會,做對社會有益的事。你打算去幹的事對社會越有益,你取得的成就就越大。

  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話看似很有道理,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人非草木。樹木只求安然生長,而人卻不會滿足於此。一群信奉縮頭烏龜哲學的年輕人遇事不敢出頭,卻妄想未來能有出頭之日,能幹一番大事業,有一番大作為,世界上最可笑可悲可嘆的事莫過於此。

  一個年輕人的遠大理想不是說完全順應社會就自然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了,就自然對社會有益了。恰恰相反,一個真正具有巨大社會價值的遠大理想可能會與現實社會之間有很多衝突,要有對社會中那些陳腐僵化的體制弊病發起挑戰的勇氣和決心。例如日本建築家安藤忠雄曾說他精神的原點是日本20世紀60年代反體制青年的叛逆精神,一種絕對非主流的戰鬥精神。而他個人奮鬥的原點是想靠一己之力對抗現代都市這個大怪物……

  年輕人一定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敢做出頭鳥,不怕出醜,不怕犯錯,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勇於發表你的見解,“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以特立獨行之心,幹積極入世之事。如果你覺得你面對的社會骯髒汙濁,更要積極入世,而不只是遺世獨立,孤芳自賞,假裝清高。

  理想不是別的什麼,理想是至死不休的追求,也是永無休止的戰鬥。當你努力實現一個可以推動社會進步的遠大理想時,莫愁天下無知己,你會發現四海之內皆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