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籃球說課稿

  籃球是初中生在開展最為廣泛的體育活動,也是學生最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特別是初中男生***,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範文一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xx***寫你的考號***考生孫國邦。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籃球運球低手上籃教學》。

  一、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選自《課程標準》初二年級,內容依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對知識、技能主動探索、主動發現”的觀點。通過情景教學的模式、用遊戲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通過玩中學,玩中練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的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自主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為此我力求在教學中貫徹“寓教於樂”的教學思想,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培養其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籃球活動中來,並且掌握基本的運球低手上籃動作要領,能做出幾種不同方式的上籃動作,並能大膽地向同伴展示,體驗成功。

  技能目標:通過籃球練習,促進學生上下肢運動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

  情感目標: 初步具備勇敢頑強的意志品德,並通過遊戲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通過學生自練、自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把握及突破

  重點:動作平穩、流暢,單手託球上籃。

  四、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講解法教學:精講多練,抓住重、難點。

  2、示範法教學:動作規範、美觀,具有模仿性和靈活性。圖解示範,美觀具體,模仿性強。

  3、自由練習教學:給學生自由發揮和想象的空間,使學生自主的學練,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4、分層次教學:把學生按理解動作的程度進行分組教學,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都得到鍛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7、競賽法教學:通過小組間的比賽,互相促進提高,加強學生的團隊精神,有助於形成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集體意識。

  五 、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的設計

  1、籃球運球基本功練習

  2、看教學掛圖自己進行運球低手投籃。

  3、教師講解低手投籃的要點。並示範動作。

  4、學生進行籃球運球低手投籃練習。***教師糾正***

  5、迎面運球低手投籃比賽

  六、教學安排

  本節課是以籃球運球低手投籃技術動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的新授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通過運球基本功練習練習,使學生對運球動作原理標準有所瞭解,並引申到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運球低手投籃教學。在運球低手投籃的練習中,首先通過圖解示範使學生基本瞭解技術動作概念,再通過學生自由練習,自主學習掌握動作技術,我再通過利用簡易動畫圖解和教師示範,調動學生學習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練習的熱情和練習的效果。之後,在學生基本掌握運球低手投籃的動作技術基礎上,設立情景,引導學生進行一攻一防練習,不但增加了練習的難度,同時也拓展了課堂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然後,在各小組長的組織帶領下,進行分組迎面運球低手投籃比賽,使得學生練習的興趣得到再次的提升。通過分層次教學及以小組為單位的比賽,不但鞏固了本節課主要內容,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把本次課的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最後,在激烈的比賽和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本次課的課堂教學。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範文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籃球運動在泉州地區發展比較活躍,群眾活動的熱情相對於其他運動也較高.受地區的影響,初中學生對籃球運動也表現出高漲的學習熱情;但是初中學生身體發育尚未成熟,學習的情緒較不穩定,對籃球知識的瞭解相對較少,運動技術水平相對較差,很容易就形成一些錯誤的動作.本課為籃球的複習課,物件為初三年的60個男生,對籃球的基本技術有一定的掌握.但由於受文化課學習的影響,平時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其它學校少.要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裡面充分得到鍛鍊,就必須掌握正確的方法跟技術.因此,及時地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既可以達到發展學生身體機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同時也為培養高技能運動員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自練能力,旨在增強學生的體育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並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本課以籃球為主教材,結合初中學生對運動比賽所表現的濃厚興趣,通過把籃球運動的基礎技術充分結合到教學比賽當中,營造活躍,有序的教學氛圍,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團結互助的崇高精神,從而建立學生間和諧的人際關係.突出學生為主體及教師的主導作用,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目標

  1._ 認識目標:通過練習,加強行進間低手上籃的動作概念,提高學生彈跳能力和奔跑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

  2._ 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使每個學生的動作技術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_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及教學比賽,加強人際交往,正確處理好人際關係,培養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

  四,教材選擇:

  1. 籃球:行進間低手投籃***左/右手***

  2. 選項練習***籃球,羽毛球,排球等***

  五,教學重難點:

  跑動中的運球與上籃的協調配合.

  上籃時手腕的用力及對球的控制.

  六,教材分析:

  籃球:本節課把籃球作為鍛鍊身體的一種手段,通過反覆練習,發展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在實踐中加強相關知識的傳授,使學生自主的掌握動作和練習方法,能夠在比賽練習中自主地鍛鍊,展現出籃球運動中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從中獲得樂趣和成功感.

  選項練習:根據球類的相關性.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自主安排,主動參與自己喜愛的運動專案.能夠在活動中掌握鍛鍊專案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發展身體素質,提高體能.培養勇敢,頑強,積極進取和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

  七,教學方法:

  運動水平,運動能力的差異,決定了本課的教學手段的選擇.本節課以分層次教學為忠旨,分解與完整相結合的示範方法,圖片教學法等進行教學.發揮學生所特有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條件,因材施教.從中啟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在選項練習的過程中進行點撥指導,讓學生在本節課中充分利用上課的時間和空間,加強某一項運動的水平,加強學生的自主培養和自我鍛鍊.以共同促進和發展的形式完成本課學習.

  八,教學順序:

  根據本課的教材特點,要使學生的內臟工作能力適應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的變化規律為***逐漸上升-相對穩定-逐漸下降-恢復的規律***採用以下方法:

  第一部分:準備部分

  1. 課堂常規: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檢查服裝,教師宣佈課的目標和課的內容及課的要求.要求學生做到集隊快,靜,齊,精神飽滿.

  2.__ 隊形練習:練習內容:整隊,原地各種轉法,反口令練習.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口令進行佇列練習.要求學生做到準確到位,整齊劃一,從而達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養成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3.__ 準備活動部分:培養學生運動前做好準備運動的良好習慣.增強學生自主參與鍛鍊的習慣.教師帶領,進行各種變換路線的曲線跑及球操***配樂***,使關節和肌肉等各主要系統機能做好充分準備.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

  1. 籃球教學***20'***

  ⑴. 熟悉球性練習:充分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並向學生提出具體目標:本課要使學生對運球和傳球技術有明顯的提高.並在此基礎上使大部分的同學形成正確的運球及投籃動作.少數同學能熟練地運球並投球命中.採用目標激勵的手段,激發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練的興趣.

  練習1: 把學生分為四組分別站在籃球場底線後方進行

  運球 接力

  要求:向前快速推壓球,手腳協調配合

  練習2:把學生分為四組分別站在籃球場底線後方進行行進間傳接球***上籃***,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傳接球能力.

  要求:動作到位,傳球準確,不要求快速,可上籃

  ⑵. 比賽遊戲:在原來的基礎上讓大部分的學生能從原來的行進間***或慢跑***運球上籃改變為快速運球上籃.通過教師示範少數同學能基本掌握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增強學生自信心的目的.通過比賽培養學生強烈的競爭意識.

  方法:每個半場學生分成兩路縱隊,一隊在邊線進行運球上籃,另一隊上前搶籃板並繞到本組另一隊的後方.一輪後進球較多的一方為勝.如果進球數一樣則以消耗時間多少為標準.

  2. 選項練習:是本課的輔助性教材.採用分組不輪換的形式.依據學生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項運動專案進行練習.

  ⑴.___ 籃球半場比賽:通過比賽增強學生的技戰術,發展學生的彈跳力以及速度,靈敏性,提高總體運動能力.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和強烈的競爭意識.

  ⑵. _ 羽毛球:發展協調性,激發競爭意識.

  ⑶.___排球: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協調性.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

  第三部分:結束部分

  ⑴.__放鬆操:培養學生運動後做好放鬆的良好運動習慣.

  內 容:靜力拉伸***配樂***

  ⑵.小結,回收器材.

  方法:學生互相評價.教師總結

  九,運動量預計

  練習密度:50%

  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心率指數:1.56-1.62

  心率曲線:略

  謝謝指導!

  範文三

  一、指導思想:

  籃球是初中生在開展最為廣泛的體育活動,也是學生最喜歡的體育活動之一***特別是初中男生***,其運動大、鍛鍊全面、運動技巧高是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全面發展學生的鍛鍊專案。

  二、學情分析:

  本次授課物件是初一學生,班級人數50人,男女比例基本協調,學生大部分來自城鎮,對籃球也有一定的興趣***少數女同學不大喜歡***小學是都接觸過籃球,有一定的籃球基礎,思路較為敏捷,課堂管理容易。

  三、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課的教學是學生了解籃球的基本的技術及基本的練習反應的方法

  技能目標:95%的學生較好的能完成基本的練習,同時掌握運球的技術,25%左右的學生很好的完成練習掌握運球的技術。

  情感目標;讓學生們在練習中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同時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四、教材的處理:

  初一的籃球教材主要內容是運球、熟悉球性、簡單的投籃等基本的內容,小學時學生雖然接觸過籃球,但學生對籃球的認識不是很多,技術掌握較差,本次課主要利用籃球遊戲和一些最簡單的基本技術,通過遊戲和技術的結合培養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培養的興趣的同時發展學生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籃球技術。

  五、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六、教學過程:

  1*** 準備部分:

  1、 學生一人一球繞場運球慢跑,聽哨聲改變運球方向。

  2、 學生在規定區域內運球在保護好自己的球的前提下偷襲別人的球。

  2*** 基本部分:

  1、 小遊戲,男女學生各分一組,學生手拉手圍成圈,同時給每位學生編號,學生記住自己的編號,然後選一名學生到圈的中心,手拿一個籃球使勁望上拋,同時喊出一個編號,對應的學生快速跑到中間要求在球落地之前接住球。

  2、 學生人手一球在邊線外

  原地拿球聽哨聲向另一端線運球

  學生背對運球方向,蹲於地上,雙手拿球,聽哨聲想另一端線運球

  學生背靠背,後面的學生髮令,然後兩名同學比賽看誰先運球到另一端線

  七、教學目標達成度:

  課的設計簡單,同時較為突出的反映了課的重點,難度較底,學生能很好的掌握,同時完成也很好。

  八、教學效果預計:

  學生在課的練習中思想能很好的集中學生的反應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九、器材:籃球50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