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愛上學習的策略

  相信所有的家長們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理念,那就是:孩子的學習中,興趣最為重要,那麼該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在於家長用心的引導

  其實求知慾是孩子的本能慾望,與吃喝拉撒是一樣與生俱來的。想一想孩子從開始睜開眼睛起,他就會努力的四處張望,這是對未知環境的探索欲;從開始說話起,他就會打下許多為什麼的小問號,這是他在用心的探索這個世界……但是很多孩子的為什麼,卻被家長認為簡單、無聊、可笑等等原因忽視或者漠視了。正是無數次的這樣情景的上演,孩子漸漸失去了好奇心與求知、探索欲,從而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今天晚上兒子和小朋友一起在一個小土坡上玩扔瓶子的遊戲。最開始兩個孩子拿著空的礦泉水瓶比賽看誰扔的遠,後來兒子想了個主意,把瓶子裡灌了一些水,然後發現就可以扔的遠一些;再後來,他們又發現,讓瓶子可以在空中翻幾個跟頭似乎瓶子可以飛的更遠。

  興奮地玩了一會兒後,他們兩個開始爭先恐後的給我講他們的這個發現,然後自然的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了想,這樣的現象不是我的強項,當時也不方便網路查詢,只好先承認:“這個事情呢我從科學原理上也許講不太清楚,但是你們想一想,同等大小的羽毛與石頭一起扔出去,哪個會更遠一些?”他們一起回答說:“石頭!”我點頭:“是的。所以這個道理應該是與物體的重力以及在空氣中的阻力有關係。”孩子們自然聽的比較懵懂,我繼續告訴他們:“這是一個物理現象,生活中有許多現象,都是可以用相關的知識來解決的。而知識的來源,就在於大家共同的學習。你們能不能給我講一些你們知道的小知識呢?”

  兒子和小朋友開始競相給我講他們知道的一些知識。比如鴕鳥是怎樣“戀愛”的,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等等。成功的換來我的陣陣“驚呼”:你們都太棒了!可以懂得這麼多知識!

  :在於孩子真實的感受

  如果問孩子最喜歡什麼,孩子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回答。但是如果具體到問他們在學習和玩耍之間最喜歡什麼,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會選擇玩耍。因為愛玩、貪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孩子也正是在玩耍中不斷地卻探索、求知。家長可能會說孩子沒有長性,這個特點尤其表現在喜歡新鮮的東西上面。但是深層次的去想,新鮮的東西之所以能夠吸引孩子,因為孩子對它充滿了好奇,願意去研究去了解。這個研究和了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所以對於孩子來講,學習是多方面多層次的,不僅僅是老老實實坐在一個地方,恭恭敬敬的開啟課本才叫學習。

  我記得給兒子講數學的時候,直接去計算加加減減無法提升他的興趣。我當時問了他一個問題:“假如媽媽28歲的時候,寶寶2歲,那麼媽媽比寶寶大多少歲?”兒子搬著指頭算了一下,很快回答我:“26歲。”我問他怎麼得出的26歲呢?他告訴我是用媽媽的年齡減去寶寶的年齡。

  誇獎他之後,我又問第二個問題:“請問媽媽是幾歲的時候有的寶寶?”兒子想了一下回答:“26歲。因為寶寶是0歲,所以媽媽也減去2歲。”太棒了不是?

  親了他一口後,我問出下一個問題:“那麼我想知道,20年後,媽媽比寶寶大多少歲呢?”兒子一下子就懵了頭:“20年後啊!”我點頭表示問題沒有錯。他想了想,被20年後的數字鎮住了,認為這道題很難,表示自己不會。我和他開始分析:“好吧,那我問你,明年媽媽比寶寶大幾歲?”兒子算了算,告訴我“26歲”,我繼續引導:“我還想知道,去年媽媽比寶寶大幾歲呢?”兒子繼續搬著指頭認真算:“依舊是26歲啊!”然後我和他一起前推了3年,後推了3年,答案都是26歲。我再讓他思考的時候,他有些不確定的問我:“20年後,媽媽是不是比寶寶也大26歲呢?”我笑著問他確定嗎?他想了想,決定列算式。用媽媽的年齡加上20,再用寶寶的年齡加上20,最後想減,答案的確是26。於是他更加確定了他的答案,同時也徹底明白了這個簡單的年齡問題:“是的,20年中,寶寶長,媽媽也長,長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答案也是一樣的,媽媽永遠比寶寶大26歲!”

  如果能夠把孩子認為困難的學習內容變成有趣的題目或者遊戲最好,如果不能夠這樣,就慢慢的引導,並認同孩子的感受。作為家長是無法回到自己的童年時代,也真的無法回憶起自己在孩子這個年齡能夠具體做什麼,理解什麼;但是家長似乎都容易在自己的角度想當然的認為孩子可以做什麼或者不可以做什麼。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時,就會有失偏頗的去看待孩子。這是不準確的,也是不應該的。

  我們在孩子的學習上真的無法做到感同身受,但是我們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要知道孩子對於學習的否定也許僅僅源自於他的不理解、不明白或者他的方法的不正確。而想辦法讓他可以開心起來的學習很重要。

  :在於環境營造的用心

  我們可以確信,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優質的家庭氛圍烘托出來的孩子,一定不會差。什麼才是優質的家庭氛圍呢?家庭之間的不同,最大區別應該在於父母的經歷、閱歷以及對孩子教育的投資上面。對孩子的教育投資,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有更多精神層面的影響。

  做符合社會道德標準的事,和正確的人交往;讓自己開心快樂充滿幸福感,和氣場相投的人交往;養成看書、閱讀的習慣,和愛學習的人交往;是組成一個優質環境的基本要素。

  一個優質的家庭環境,應該是充滿愛與信任的、積極向上的、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同樣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則是由無數個優質的家庭環境所組成的一個大環境。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們是自信的、愉悅的、充滿愛的存在!而優質的環境並不是一個真空包圍的環境,裡面也會有失敗、痛苦、挫折。但正是有了這些問題的存在,才更好的鍛鍊了孩子們可以正確面對一切的勇氣與力量!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每天都在情不自禁的跟著父母、跟著環境去領悟,去學習,去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