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為什麼有些孩子不僅在擅長的科目上異常優秀,就連他自己不感興趣的科目也能獲得優異的成績呢?這是因為他們有充分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人學習的內部動因。以下是小編整理了激發學生語文學習動機,希望對你有幫助。

  興趣就像一個永動機,不停地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毋庸置疑:沒有人能夠漠視分數,但是學習的本質不是為了分數:吳老師更希望學生能為了夢想、為了興趣去學習,而不應該抱著純功利的心態。

  如果孩子對學習興趣不夠,怎麼辦?立達中學從事多年學生教育工作的張馳老師提出,培養孩子的興趣需要家長的陪伴。

  張老師告訴記者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刺激孩子的興趣點。

  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一: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

  有一次,張老師要求學生寫一篇魯迅《社戲》的讀後感,其中有一篇文章引起來張老師的注意,因為文章中涉及到了諸多魯迅的作品內容,十分專業化。於是張老師詢問學生是否通讀過這些文學作品,學生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那他是如何寫出來的呢?原來是因為學生的父親很喜歡現當代文學,在孩子寫讀後感時,給出了一定的指導。得到了老師的承認,他滿心歡喜,談及父親時,他的語氣難掩自豪。

  又比如孩子一開始對書法不感興趣,這時家長並不直接向孩子灌輸關於書法的概念,而是自己拿著毛筆在紙上塗塗寫寫,在寫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向孩子表現出一種對書法很感興趣的狀態,這個時候能很大程度激起孩子探索的慾望。

  點評:張老師覺得當父母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將會帶來一種互相鼓勵的良性迴圈,在與父母交流學習內容時,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萌生了一種對學習的興趣。

  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二:引起不和諧的衝突

  看到孩子在做數學題,家長可以坐在孩子身邊參與其中,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故意“犯點錯”,引誘孩子來糾正錯誤,這時孩子會義正言辭的告訴家長,為什麼這個答案是錯誤的。糾正錯誤時,孩子產生一定的成就感,並在父母的誇讚聲與不斷審視他人和自己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點評:吳老師認為,鼓勵的效果往往好於苛責。一部分孩子前期學習成績很好,興趣高,但是在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後,卻發現學習內容增加,自己跟不上趟,學習有出現困難的趨時不時與孩子交流、溝通,在發現孩子學習信心不比以前,特別是出現學習障礙時,及時運用相關策略加以補救。

  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三:沒有興趣?也能獲得好成績!

  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是有區別的,兩者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同樣的學習動機可以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不同的學習動機可能取得相同的學習效果。

  在採訪中,記者聽到了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小芳是個對學習不太上心的孩子,但最近卻連續考了兩次滿分,讓老師刮目相看。不過,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小芳的成績就下降了,原來前段時間爸爸威脅她說如果考試考的不好,就把她心愛的倉鼠送人,而現在爸爸出差了,威脅沒有了,小芳立刻恢復到了之前的學習狀態。

  點評:張老師說,恐懼心理雖然也可以成為一種學習動機,但是維持的時間一般很短,而且很有可能給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培養興趣也未必是激發學習動機的唯一途徑,有些孩子可能對一些科目並不感冒,但是成績也不差。張老師解釋說,這與家庭氛圍有一定關係。

  如果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薰陶,在一個親子相處融洽、平和的家庭關係中,父母給孩子展現出的一些本質的、樸素的、真實的特質,會讓孩子自然而然的生出做為一名學生的責任感,是的,責任也可以成為學習動機。學生不會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而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所以成績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張老師告訴記者,在紀律嚴明且思想開明的家庭中,孩子更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做人做事的行為規範,對自己不敢興趣的課程不會逃避抗拒,也能做到靜下心去用心學習。

  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四:“男神”效應另類學習動機

  吳雪***化名***剛進初中的時候考試成績門門第一,個性要強不服輸的她絕不允許自己在成績上輸給班裡任何一個同學。可是到了初三,同學們為了中考開始奮發用功。漸漸的,吳雪發現自己在成績上的優勢逐漸被趕超,連原先考試成績一向比自己低很多的死黨小玲也與她不相上下了。

  吳雪心中很鬱悶,她開始自我否定、焦躁不安,甚至覺得包括小玲在內的所有朋友都在有心針對、為難她,消極的吳雪開始逃避同學、老師,最後連學校也不想去了。雖然老師和家長想了很多方法鼓勵、開導她,但仍不見明顯的積極效果。

  直到初三下半學期開學,班主任邀請了一位被推薦保送清華大學的優秀學長到班裡為同學們做考前輔導。在這之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懈怠、悲觀的吳雪忽然有了學習動力,吳雪媽媽悄悄告訴老師,小丫頭把這位成績優異的大哥哥奉為男神,以考取男神所在的蘇高中為目標,學習重新邁入正軌。

  點評:學習動機與個性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上進心強不強對學習影響很大。但上進心與爭強好勝並不能混為一談,張老師認為攀比心理如果過強,很容易會因為成績不如他人受到打擊,初中生自尊心很強且較敏感,不良情緒容易被激化並擴大。

  那麼,“男神”的出現為什麼會給吳雪帶來如此巨大的轉變呢?張老師覺得,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情感豐富,對未來往往也有憧憬,“想要變得與大哥哥一樣優秀或是想遇到更多像這樣優秀的人”。因此吳雪恢復了幹勁,希望自己能往更高的平臺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