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預習習慣

  培養的有效策略這對從小抓好小學生的數學預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下面小編分享了方法,供你參考。

  方法一、 問題提出

  當代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沒有任何教學目標比“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高效的學習者”更為重要。教會學生學習,傳播有效的學習方法,已被當前教育界視為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和減輕學生學習過重負擔的有效措施。 細看當前數學課堂教學,教師利用媒體手段 ,精心設計每一教學環節,力求授課”前有孕伏,中有發展,後有開拓”。一堂課的設計猶如一件精雕細刻的工藝品,教師帶著學生小心翼翼地學習數學知識,對每一個重點和難點更是“無微不至”。此時,教師僅憑自己長年積累的教學經驗,把學習的新知識細化成若干小塊,“嚼得又爛又細”,便於學生“消化”。然而其中有一絲遺憾:教師似乎根本不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的領悟能力,每時每刻攙扶著學生學習數學,學生一直籠罩在教師的控制之下,無思考,迴旋餘地,且受到挫折的機會更少,而一旦遇到困難,學生們將會束手無策,這樣長此以往,必定會弱化學生學習數學的探究能力。可見,教會學生學習數學,主動探究獲取新知,勢在必行。因此,筆者覺得,培養,指導小學生有效地進行數學預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當前有其獨特的理論價值和意義:

  ***一***培養,指導小學生有效地進行數學預習,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

  它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預習,培養其主動獲取新知識,“會學”數學知識的能力。儘管有些學習預習後獲得知識是零星的、瑣碎的或甚至不全面的,然而學生們聽課時“腦中有譜,心中有底”,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來有的放矢地聽課學習,且特別關注自己預習時的疑問和難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素質。

  ***二***培養,指導小學生有效地進行數學預習,遵循了教育學、心理學原理。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個連續不斷利用舊知同化新知識,構建新知識結構的過程。讓小學生預習數學,尤其是中高年級,他們往往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能力。通過預習,教師可以真正瞭解學生疑問究竟在哪裡,便於教師釋疑、點拔、指導、教學切中要害。通過預習,學生知道自己要學什麼?怎樣學?學得如何?促使學生對課上教師傳授的資訊有效識別、理解、保持、提取。使學生“學會學習”,終生受益。

  ***三***培養,指導小學生有效地進行數學預習,滿足了學生自我發展的要求。

  “數學預習”能改進一個人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方式,保證一個人的學習活動能較順利,有效地進行,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學生可大膽根據自身需要、水平和能力來預習數學,以看懂例題,會解習題而滿足;為一道難題,一個疑點而絞盡腦汁,為弄懂一個問題而興奮不已,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習進入良性迴圈。

  方法二、調查研究

  經對95位教師的座談和調查表明:目前數學教師對小學生數學預習評價如下:

  ***一***4.3%的教師認為:數學預習相當必要,尤其是中高年級,

  他們每天佈置數學預習作業,但從未指導過學生如何進行數學預習,他們自豪地說:“我教數學很輕鬆,一支筆一張嘴,省時省力,不加班加點,不搞題海戰,我的質量上乘,每次數學競賽獲獎人次最多,方法便是‘先預習、課上問、師點拔’。”

  ***二***40.8%的教師認為:數學預習可有可無。對於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預習只是“走過場”,並無多大效果,特別是對於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數學預習是一句空話。

  ***三***9.7%的教師認為:預習很重要,但預習後新課更難上,所以不願讓學生預習。因為學生預習數學後自以為懂,上課時洋洋得意,聽課不認真,課堂紀律差了,學得卻一知半解。許多知識講解還會引起個別學生厭煩心理,嫌教師太羅嗦。

  ***四***38.5%的教師不敢讓學生預習,他們認為:小學年齡小,根本不會數學預習,許多數學知識如***應用題教學***學生根本無法預習,只得靠教師一步步教。

  ***五***6.7%的教師認為:好教師不會讓學生預習的!有本領的教師讓學生40分鐘學會知識。“要讓學生數學預習”的老師是沒有水平的。

  面對現狀,引人深思。進行“小學數學預習”的研究,試想探索當前教與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有效改進教師的教學以及如何指導學生“會學習”,培養學生探索能力,提高教與學的效率,為廣大教師提供經驗和參考,以便在教育實踐中有新的舉措。

  方法三、實踐探索

  ***一*** 更新觀念,重視預習

  “預習”是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首先更新教

  師觀念,重視預習。難道個別學生預習後聽課要洋洋得意或有厭煩情緒就可以使教師反對預習嗎?難道數學預習要衝擊傳統的教學過程編排就可以成為教師放棄預習的理由嗎?仔細琢磨,這許多理由恰恰顯示了教師觀念陳舊,受以往教學習慣束縛,不想大膽嘗試,不敢推陳出新,不願在學生預習基礎上創設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而且,不少老師低估學生學習潛能,縮手縮腳,擔心學生不會預習。孰不知,長期攙扶過橋的學生怎敢獨走木橋?可見,教師得轉變觀念,重視預習。其次,提高學生認識,使其喜愛數學預習。“預習”是學習的一個好習慣,許多數學知識可以通過“預習”獲得初步感知,在“預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疑問或困難,吸引學生鑽研解答,並發現新問題。我班學生在預習“繁分數化簡時”發現這一祕訣, 即繁分數化簡可以用外層2×8的積作分子的積,用內層3×5的積作分母的積,在課上他大膽說出自己這一想法,博得了夥伴們的讚歎。學生覺得預習後的數學學得輕鬆、愉快、能有的放矢把握聽課資訊。他們主動、自覺預習數學,有些學生甚至超前預習,中午常見他們在討論預習時遇到的各種疑問,增強了預習的意識。

  ***二*** 明確目標,制定要求

  1. 教師和學生知道了數學預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後,應明確數

  學預習的目標:

  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預習初步感知新知識,即我要學習什麼?中高年級學生通過預習逐步培養“整體感知,部分探究”的能力,即我懂得了什麼?學會了什麼?疑問在哪裡?

  2. 制定小學生數學預習的要求:

  ① 自覺預習、主動學習:數學預習應建立在學生自覺、主動基礎上,只有學生樂於預習,才能保證預習有效進行,愉悅孩子身心。

  ② 認真預習,初步感知:學生數學預習須認真、仔細、踏實,切忌“走過場”,在預習中能初步感知新知識。

  ③ 詳細記錄,簡單敘述:學生可以記錄自己預習時的情況,記錄要點、難點,並簡敘述本節內容的知識點。預習時,用不同符號表示,如重要內容打☆,不懂地方用?等。

  ④ 完成作業,提出疑問:學生要完成預習的書面或口頭作業,及時發現問題,提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