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複習方法總結

  高三生物複習過程應該是一個鞏固前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判斷、推理等解題能力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生物複習方法

  1、增加對教材基礎知識的掌握量

  根據生物高考考綱要求和命題“源於課本而高於課本”的原則,我們不難發現教材的重要性。我們更應清楚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缺乏基礎知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末,基礎知識掌握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複習的效率。生物複習過程中,一方面教師的作用不能忽視,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合,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於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另一方面學生自身主體作用更重要,學生應該養成良好的複習習慣,學會主動對各章節內容或相關知識進行整理和歸類,自覺發現其中有聯絡的部分,再合理配以各章節練習和綜合練習,這樣有助於將死知識學活,將區域性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進而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於系統地理解基礎知識,並形成聯絡的觀點,同時也能起到訓練思維靈活性的作用。從生物複習總體要求看,無論一輪複習還是二輪複習或三輪複習不斷地“迴歸”教材是必須始終堅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2、控制練習的數量,騰出時間對練習進行必要的反思

  複習過程中,進行適度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多年的實踐證明,高三選擇並使用好一本生物複習用書、一份優秀生物複習輔導報紙如:考試報的高考生物版、中學生學習報的生物週刊高三版等***內含章節、單元練習、專題複習練習及綜合練習***足以應對高考,龐雜的資料也只不過是大同小異,浪費時間而已。切忌以“題海戰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和扼殺學生複習積極性、興趣。若使學生整天埋在作業和練習堆裡,會使學生感覺身心疲憊,久而久之會失去複習的動力。因此,控制練習的數量和選擇有質量的練習是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注意的實際問題,因為這關係到“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的複習效率問題。有的練習必要時可以重複幾次,讓學生找找“感覺”。而有的練習可以改頭換面以新形式呈現出來,以啟用學生的思維和合理遷移。同時,對於所做的練習,學生應抽出一定量的時間進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對所複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以牢固和掌握前學知識,獲得新知識和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

  3、增加對錯題的積累量

  進入高三後,學生所做的練習數量和次數肯定要比高二多,學生除了利用課堂時間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外,還應該自覺主動地將每份試卷上的典型錯誤摘錄下來形成自己的錯題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每週積累三到五個題,那麼經過一月、一學期、一學年的積累,再加上自己的經常反思和回顧,在腦海裡就會形成較大的積累量。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做有心人,在高考中應該可以厚積薄發、充分發揮、得心應手,取得高分。

  高三生物學習方法

  1,記憶。生物稱為理科中的文科,要掌握的知識點許多都是需要記憶的。有些是要求理解記憶,而有些一定要一字不漏的背誦。對於課本大量的描述性文字,比如一種結論的得出前的推理,或是一種生物行為或現象的描述,或是一種實驗或技術的操作步驟,全部背誦是不可能的,但要求合上書可以用盡可能專業的語言自己描述。達到這一點不容易,因為要建立在對書本很熟,對知識理解得很徹底的基礎上,具體來說,把生物書當畫書看,多想,多問,細節不能放過。

  2.瞭解。生物學科知識點多,雜,有許多雖然大綱沒有說明,但對於學習生物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一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例項,一些老師補充的知識,課外可以聯絡的知識,最好要了解,要知道。

  3 複習。生物複習很重要。這裡有個很實用的方法:生物書上的許多圖,不看文字,自己根據圖將自己所知的知識用連貫,簡潔,專業的語言把自己作為一個講解員講解此圖。如果有條件,兩個同學輪流互相講解提問效果更好。這點對知識的歸納和梳理很有效,而且可以脫離課本章節的限制,使知識融會貫通。當然看錯題也很重要。

  4 做題。選擇題主要是硬功夫,更多的同學大題目怎麼也提不上去。這一點主要是很多同學沒有真正理解生物學科的真諦和竅門。語言的控制和使用不準確。具體的做最笨但最好實施的方法就是背,背好的,經典的實驗題。總之,學習因人而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