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期末複習方法

  有效運用方法進行高考生物的複習,能夠幫助考生提高複習效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查漏補缺

  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夯實基礎。綜合能力的考查離不開基礎知識。在複習中,應靜下心來把生物課本梳理一遍,加強和鞏固對知識的理解,並及時解決有疑問的知識點。在此基礎上自己構建一些知識網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變課本知識為自己的學問,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另外,對基本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設計應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路,這樣遇到具體的實驗題型才能臨陣不亂。

  形成知識網路結構的途徑是多樣的。在許多教學輔導用書中也有歸納好的知識結構。但要將這些知識真正轉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就必須自己親自參與知識網路的構建。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供參考:

  1.核心輻射法

  抓住一個核心的知識內容,然後圍繞這個核心知識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聯絡,使之形成由點到面的知識結構。這個核心的內容可以是一個概念、一個原理、一個圖解、一個例項。例如,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可抓住課本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來構建:

  ***1***光合作用需要光,主要吸收的是什麼光?怎麼設計實驗證明?光對光合作用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光的強度,光照時間,光質***如何設計實驗證明不同光譜的光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如何設計實驗證明?

  ***3***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怎麼證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氣來自於原料中的何種物質?又有什麼辦法進行證明?

  ***4***光合作用的產物有哪些?如果光合作用合成了澱粉,如何證明?

  ***5***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的結構是怎樣的?有什麼特點?成分包括哪些?有什麼特點?這些成分在分佈上有什麼特點?這種分佈與功能怎麼聯絡?只有葉綠體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嗎?

  ***6***葉綠素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色素。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葉綠素的合成與分解?***聯絡光、礦質元素、溫度等的影響***

  ***7***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途徑是怎樣的呢?如果將一植物從光下突然移到暗處,會發生什麼變化?如果將一株植物突然不給二氧化碳,結果會如何?

  ***8***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呢?***光能的吸收、傳遞、轉化過程***

  ***9***環境條件對光合作用的效率有什麼影響?***光的影響;二氧化碳的影響;礦質元素的影響等***

  ***10***C3植物和 C4植物在葉的結構上有什麼不同?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上有什麼不同?

  ***11***光反應與暗反應有什麼區別與聯絡?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有什麼區別與聯絡?

  2.穿線成珠法

  以某一生理過程或現象為線,把相關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鏈,這也是形成知識結構的一種重要方法。例如,N 是生物體中蛋白質的重要成分,以“大氣中的氮氣→植物體中 N→人體中氮→尿素排出體外”為線條,可貫穿、聯結以下的內容:

  ***1***大氣中的氮氣被轉化為植物體可以吸收的氮的過程有哪些?

  ***2***什麼是生物固氮?哪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配置什麼樣的培養基可以將固氮微生物從其他微生物中分離出來?固氮微生物的氮源、碳源、能源各是什麼?

  ***3***為什麼有些植物能利用大氣中的氮氣,而有些不能呢?從理論上有沒有辦法讓小麥、水稻等不具有固氮功能的作物具有固氮能力呢?如果能實現,將給人類帶來哪些好處?

  ***4***植物能吸收土壤中哪種形式的氮?通過怎樣的途徑被吸收?通過什麼途徑被運輸?

  ***5***怎樣證明氮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氮在植物體內能否移動?如果缺氮首先受到傷害的會是什麼結構呢?

  ***6***氮在植物體內主要用於合成蛋白質。植物體內合成蛋白質場所在哪兒?過程是怎麼樣的?合成的蛋白質型別受什麼控制?

  ***7***人體消化蛋白質的過程是怎麼樣的?消化後的產物是什麼?通過什麼途徑被吸收?

  ***8***人體吸收的氨基酸在人體有哪些變化過程?最終以什麼途徑形成尿素?形成的尿素是通過什麼途徑被排出體外的?

  ***9***人體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對健康產生什麼影響?

  ***10***人體排出的尿素通過哪些途徑被返回大氣中去?

  這樣,把生物固氮、植物體對礦質離子的吸收和運輸、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質代謝、自然界中氮迴圈等知識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知識鏈。

  3.歸類比較法

  將分散的知識進行歸類,將類似的知識進行比較,也是形成知識結構的重要方法。例如,植物育種的知識分佈在必修和選修教材中,複習時可將它們整理在一起。

 

雜交育種

人工誘變育種

單倍體育種

多倍體育種

克隆

轉基因育種

雜交育種

依據原理

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

染色體變異

全能性

基因重組

全能性

常用方法

雜交育種不同個體間雜交產生後代,然後連不同個體間雜交產生後代,然後連續自交,篩選出所需要純合體型別

物理方法:鐳射或輻射等;化學方法:化學藥劑處理

先花葯離體培養出單倍體植株,後人工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

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多倍體植物器官大,產量高,營養豐富

核移植或胚胎移植

轉基因技術

去細胞壁誘導融合組織培養

優點

使位於不同個體的優良性狀集中於同一個體

可提高變異頻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

自交後代不發生性狀分離,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器官大,提高產量和營養成分

繁殖優良品種,用於儲存頻危物種,有選擇地繁殖某性別的動物

可以按照人們的意願定向改造生物

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性,培育出作物新品種

缺點

時間較長

盲目性

技術複雜一些,須與雜交育種配合

適用於植物,在動物方面難於開展

     

  又如,課本中多次涉及水的內容,將這內容整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有關水的知識結構。涉及:

  ***1***細胞中水的含量及特點。

  ***2***植物體對水分的吸收和散失。

  ***3***人體內水分的平衡與調節。

  ***4***生態因素水對生物的影響。

  ***5***水汙染及其防治。

  構建生物知識網路結構的方法還有:圖文結合法***如細胞的亞顯微結構與功能***、熱點歸納法***如生物技術進展***、樹形拓展法***如生物圈***、流水線法***如有機物的代謝***、層層展開法***如無土栽培***、列表比較法***如四種育種方法***、關鍵詞輻射法***如水專題***、章節互連法***如遺傳與變異***、檢索表法***如遺傳病的判斷***。在構建知識網路時,同樣的知識內容,可從不同角度分析。如人與生物圈部分的知識,我們既可以用樹形法構建成知識網路,也可以用熱點歸納法構建生態農業知識網路。要形成構建知識網路的良好習慣,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構建出各種可以運用的知識網路。

  在構建知識網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系統的整體性,即應做到便於大腦對知識的提取、應用。

  2.聯絡的多維性。聯絡越多,越利於理解記憶。

  3.網路的開放性。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要注意不斷補充新的知識到原來的網路中,以便網路中的知識點不斷增加,知識點間的聯絡更廣泛、更優化。

  二、總結綜合

  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分散在各章節的有聯絡的知識點進行整理,以體現知識間的本質因果關係和整體性,即進行專題複習。以下是專題的劃分方式供考生參閱:

  1.體系專題,包括:生命的物質和結構系統;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調節系統;生命的自我複製和進化系統;生物與環境系統。

  2.實驗專題,包括:驗證性實驗,對實驗操作、原理、程式、現象和結論的分析、歸納、總結;糾正錯誤或補充不完整的實驗;設計簡單生物學實驗;對實驗、實踐中獲得的各種資訊的分析和解釋。

  3.題型專題,包括:曲線座標題解析能力的培養;圖形圖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遺傳系譜圖鑑別能力的培養;資料分析和概率計算能力的培養。

  4.熱點專題,包括:生態和環境熱點***人口資源、環境汙染、溫室效應、環境保護***;生命科學前沿熱點***基因工程、克隆、幹細胞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工農業生產,人類健康熱點***轉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國內大事、世界風雲***西部大開發、綠色奧運、貧鈾彈、反恐鬥爭***。

  以上專題複習應有主次、輕重之分,但是各專題之間並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開。按知識體系複習,也會遇到實驗、解題、熱點問題。只是複習的側重點不同而已。專題複習要遵循以下原則:應以知識體系專題複習為主,帶動其他專題複習,重視實驗的複習。

  三、調整狀態

  在最後的衝刺複習階段,大家已經做了很多各類練習題,可還是有不少考生覺得自己的生物成績仍不是很理想,不知道這一階段怎麼複習才可以把成績提高的更多,有的考生還產生了畏懼情緒,心理壓力很重。其實,只要在最後的複習中調整好心態,做到下面幾點,就一定可以在考試中發揮自己的水平。

  1.迴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題目年年都有變化,但考查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靈活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一直都沒有變化。學過的知識究竟有哪些?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課本中的知識的框架整理清楚。

  2.看糾錯本。檢視自己曾經出現過的失誤,找到自己知識的漏洞,思維方式的偏差,解題規範的疏漏,錯誤集中的點作為訓練重點,有目的的精選一些材料進行訓練,不讓同樣的錯誤在高考中重現。

  3.加強記憶。對於生物學的學習來說,僅有對知識的理解是不夠的,大家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記憶。複習的最後階段,大家一定要注意記牢課本中的一些重要結論。例如:必修第二章,可歸納出以下的一些結論性語句:

  ***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都不是靜止的,而是可以流動的。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3***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援和保護作用。

  ***4***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5***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6***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7***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8***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9***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10***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11***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複製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12***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絡、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13***細胞以分裂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14***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製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意義。

  ***15***細胞分化是一種永續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程序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16***生物體內的絕大多數細胞,都要經過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這幾個階段,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也是一種正常的生命現象。

  ***17***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這些結論往往就是答題的落腳點。

  4、調整狀態,同時建議大家在複習時要看練結合。適當做些小練習,查詢自己不足之處,並及時彌補。

  生物雖然知識體系龐大,難以完全掌握,但只要紮實靈活,科學得法,衝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