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初中物理的方法

  對於初中生來說,物理可能會有點兒難學,畢竟理性的觀察和認識自然,那麼同學們應該怎樣學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

  一

  興趣和堅持

  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象吸引你走入深奧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常會進行大段講解。這是理解較高層次的知識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課堂氣氛可能不象小學時那樣“熱烈”,隨著學習的深入,物理的簡潔美、邏輯美、對稱美、統一美等更高層次的魅力就會吸引你欲罷不能,對這一過程同學們應該有思想準備,同時自己要儘快養成這種嚴謹的思維習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理解和記憶

  經常見到身邊的某位同學考試時填空、計算題都對,就是選擇題一錯一連串,原因何在?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而這正是學習物理的首要任務、重中之重。什麼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標準是對每個概念和規律都能回答出“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怎麼用”等問題,例如“浮力”的概念,我們要搞清楚“浮力是什麼?”“浮力怎麼樣計算”“為什麼物體會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等等;對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記住和說出他們的聯絡和本質區別,突出要素,抓住關鍵。而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才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主動和獨立

  身心處於積極主動狀態的同學,能夠在課前主動預習,發現自己學習的困難點,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腦要高速運轉,對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要自己去考慮,主動發言,不要等老師去“灌輸”。在學習中要善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學會對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雜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一定要獨立完成作業。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熟能生巧,這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觀察和思考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善於觀察和思考是物理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學們要學會有目的的觀察,就是在做實驗之前,聽清楚老師講的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採用什麼儀器,儀器如何放置,實驗怎麼做,觀察什麼現象。還要認真思考實驗結論、過程中有哪些不完善之處,怎麼解決或改進,實驗誤差來源於哪裡如何減小誤差等等。長此以往,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錯題本***好題本***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到期末考試前,大部分之前學過的內容都忘了,再怎麼翻課本也無濟於事?每當卷子發下來,總是遺憾地感慨“這題我會啊,怎麼考試時就這麼馬虎?”心理學研究發現,這些事情不是真的遺忘了,而是找不到從大腦中有效提取的路徑和線索,這就需要我們建立錯題本或者叫好題本,主要記錄“易錯題”、“難點題”、“典型題”、“好題”,定期或考前翻一翻,一定會大幅有效提升你的考試成績。

  仔細想想,你花了一個多小時去考試,又花了很多時間讓老師改卷和聽老師講評,實際上真正對你的學習有意義的只是那丟掉的十分,明白了這一點,你還會輕視錯題本嗎?錯***好***題本使你的複習極具針對性,是物理取得優異成績的捷徑。

  二

  1、重視常規學習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準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翻開美如畫的篇章,順著目錄,大致瞭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揭開謎底;複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覆複習,“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而且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發現。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複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註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會學”和“學會”的境界。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複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精煉結論,全面思考,規範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學好物理,關鍵問題是要儘快瞭解物理學科的特點,否則,就會“坐飛機”,雲裡霧裡,窮於應付,失去學習主動性。

  2.重視物理過程

  ***1***會看。

  例如,老師在空礦泉水瓶子的側面不同高度處紮了幾個小洞,將水倒入瓶中。你睜大了眼睛,像看電影一樣,就怕漏掉哪個環節。做好實驗,老師問觀察到什麼現象?集體回答“水噴出來了”。其實,還有一個答案,“越是下面的小洞水噴得越遠”。兩個現象,兩個結論,而後一個更是研究重點。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初中物理的實驗更多,但實驗不是看熱鬧的。

  ***2***會想。

  上述例子中兩個現象說明什麼問題?回顧前面的知識,木塊壓在海面上,海綿凹陷,即產生形變,說明木塊對海綿有壓強。類比一下,水噴出來,說明水對瓶子側壁有壓強,且水越深壓強越大。那麼如果倒入其他液體會產生什麼現象呢?“心中存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惟有動腦思考,才能實現思維昇華。

  ***3***會探。

  上述是《研究液體壓強規律》的引入課,若要深入研究,還需要分組探究。動手準備充足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必須注意控制變數,編制資料表格要分清有幾行幾列,需填寫什麼內容,小組成員分工明確,溝通協作,這都是很重要的實驗技能。

  ***4***會說。

  “說”即“歸納”,根據測量資料,橫縱對比,歸納實驗結論。哪些資料可以進行數量上的對比,得出初步結論?如何對資料運算處理,得到進一步結論?歸納初步結論時,語言敘述要精煉,也要注意控制變數,還要注意結論的完整性。歸納進一步結論時,要明白進行加***求和***、減***求差***、乘***乘積***、除***比值***運算,是為了得到新的物理概念,與普通的數學運算是有本質區別的。

  囫圇吞棗的學物理,沒有過程,就像蓋樓房沒有地基,是不牢固的。只會背概念,不會用概念,時間久了,那些物理名詞、公式、原理,就成了“天書”,不理解,不是“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