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學習方法

  初二年級是整個初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中考成績。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1、把初二的壓力緩衝在初一:

  初一是初中的黃金期,如果能利用好,對緩解初二的壓力會很有幫助。建議,在初一的下學期開始,有計劃的提前進行初二上學期數學知識的學習,先入個門熟悉基礎,為初二做好銜接和鋪墊。另外,英語方面也可以在初一制定長期的單詞計劃,放長線,把單詞量任務分散到初一和暑假。

  2、暑假先行,初二領跑:

  物理一定要在暑假提前學習,因為在大家都站在基本同一起跑線時,一點點的提前付出,都會成為領跑的資本。

  3、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決定細節:

  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是訓練一個人按規律做事和把握細節的過程,對於學生無論在平時聽課學習,還是考試測驗中都會大有幫助。另外,從長遠上看,初二上能不能養成好習慣,改正壞習慣,會對學生能否在中考減少細節扣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初二下學期:兩極分化達到高峰,學生實力基本定型。

  如果把初中比喻成一個歷時三年的馬拉松,每一個學生都是長跑運動員的話,那麼從初二下學期開始,同學們將進入這場長跑的"生理極限"階段。

  初二下這個"生理極限"到底有多麼痛苦,痛苦的根源又出自何處呢?究其根本,來源於各科難度已開始達到中考高階,對學生能力的要求非常集中和明顯。主要體現有以下幾點:

  數學將在初二上學期全等證明及輔助線構造的基礎上,升級為四邊形的幾何證明與輔助線構造,不僅是形式上的變化,更是內容的加強,因為三角形結合四邊形的幾何綜合證明問題,歷年都是中考數學的核心難點,出題位置都集中在最後三道,難度自然達到高峰。

  物理的理論性內容開始大規模出現,綜合素質的要求大大加強,無論從題目篇幅還是所涉及規律的數量和複雜程度上,都會有質的飛躍,特別是到了初二下的後半段,已經開始大量訓練在中考中難度較高的力學綜合與電學綜合題目,很多學生都是從初二下開始喪失物理的學習興趣,進入狀態和成績的持續低迷階段。

  總之,初二下的學習直接關乎中考的核心競爭力,可以說"真本事"是從初二下開始練成的,學生的水平和能力也是開始在初二下開始徹底分化完成的。一旦初二下的成績確定了,那麼基本可以認為一個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實力就此定型了。

  二

  如何避免在初二下陷入手忙腳亂、痛苦不堪的境地?

  1、寒假很短暫,但是很關鍵:

  寒假要比暑假少1個月的時間,但是同樣經過一個假期後,初二上和初二下所面臨的形式截然不同。從初二上的結束到初二下的開始,留給學生緩衝的時間是在少的可憐。那麼,這寶貴的時間就更應該珍惜,一旦到了春節,隨後的時間基本就不可能在由學習的機會,所以必須在節前就安排好學習計劃,提前預習刻不容緩,沒有任何可以推卸的理由,否則今天的懈怠,就是明天的眼淚。

  2、緊跟學校腳步,時刻加強鞏固:

  進入初二下之後,壓力陡然而升,如果稍有一絲放鬆,就會很快被大部隊甩在後面。因此,必須時刻保持緊迫感,利用好平時的每一點閒暇時間,抓緊訓練和能力強化,而且一定要站在比學校學習內容還要高的水平上,才能確保在期中和期末的大考中取得佳績。

  3、三省吾身,重視積累:

  在初二下這個階段,再想只憑小聰明和突擊式的複習方法來取得好成績,是面臨巨大風險且收效甚微的愚蠢做法。不大好每一級的基礎,做好每一層的沉澱,檢修每一處的漏洞,那麼樓蓋得越高,崩潰得可能性就越大,即使短時間內還能支撐,早晚也會垮塌。因此,建議學生開始準備錯體本和難題本,隨時記錄自己的失誤和薄弱環節,定期反思和加強鞏固,才能把每一層樓蓋踏實,最終才能完美封頂。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面對整個初二年級中高度集中的學習壓力,我們必須利用好寶貴假期,佔據先機;必須抓緊平時空閒,鞏固提高;必須重視每次考試,查漏補缺。

  三

  第一,區分主次輕重。數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來安排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後70%的精力要花在這些主課上。初二時,每門主科應有一本課外輔導書,課外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還是必要的。初二後半學期,地理、生物要結業,聽好課,掌握必要的知識即可。政治、歷史是開卷考試,除了課本知識,還得多關心時事。

  第二,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早晨,人的記憶力最好,適合讀英語,記單詞。白天的自習課,安排給數學、物理,這時候解題效率高一些。其他的時間就要留給語文了,可以多讀些課外書,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語段,應該抄下來以積累素材,在寫作文時會輕鬆很多。晚間複習時切忌打疲勞戰,可以聽聽音樂,做一些不太劇烈的室內運動,放鬆自己的心情,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有準備地進入每一堂課,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帶著目的聽課。準備什麼呢?就是根據課程表的安排,有針對性地預習弱項課程,預習時要弄清下一節課的內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確定出聽課的重點。課後進行總結,歸納出所講知識的框架,然後做相關練習。

  第四,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學們交流,在討論中發現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態。這種近距離的交流會使你和大家融為一體,學習心理壓力會減輕。同時,學習心態放輕鬆,聽課效果會很快提高。

  第五,學習,“習”的作用決定了學習結果是否有好的成效。每次聽完課後,閱讀一些相關的輔導資料,做一些相關的習題。現在的輔導資料很多,哪一種好呢?哪一種適合自己的情況?在書店的輔導資料書架前大致閱讀一些,感覺哪本自己看起來很舒服,就用哪一本。如果還感覺不準,可以諮詢代課老師。

  第六,認真安排複習,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多準備幾個筆記本。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及容易出錯的問題及時記下來。這樣,複習時就能有的放矢,有條不紊。

  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知識的過程,不存在什麼速效的方法。儘快調整好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