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

  對於教師們在這個學期的備課組工作計劃的編制工作,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們需要以更加嚴謹的工作態度去對待!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

  一、備課組工作思路

  1、進一步領悟《新課標》和《學科指導意見》中的教學理念,建立全新的教學觀念,重視基礎,適應個性需求,關注學生情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構建發展的平臺。努力將新觀念、新思路滲透到政治課堂教學之中,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研究並嘗試將教學例項、教學理念與教學反思記錄下來並寫成案例,並在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3、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及時開展教科研活動,認真參加業務學習。

  4、探究有效課堂,規範教學行為,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通過備課組集體備課,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進度,研究教學方法,切實解決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善教學。

  5、教學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儘量採取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的例子等來闡述哲學理論觀點,這樣使學生學習起來覺得學有所用,又學有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課後的生活也要關心,也要重視。要讓學生提出一些疑難性的問題共同探討。一方面拉近師生的距離;另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覺得學習政治很有“味道”。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探究有效課堂,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抓好備課組的建設,尤其是備課組活動的落實進一步規範備課組活動,學習政治理論和教育理論,轉變教學觀念,進行課改研討,聽課評課。在小組備課活動中認真科學地制訂授課進度計劃,每次備課活動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研究其重點、難點、知識點、思想教育滲透點,研究教法、學法,將注重學生思維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案中充分體現出來,真正使學生“學會”和“會學”。

  3、加強集體備課,定期開展有質量有實效的活動。備課做到三知:一知教材;二知學生;三知教法。針對高二地理備課組的特點,上課前,有備課組長組織備課;針對疑難問題重點研討;不滿三年教齡的年輕教師書寫詳案;老教師熱心幫助年輕教師;課下,對課上面對的各種問題研討,找到解決辦法,在下一節課補救、糾錯;切實進行反思型教學;並組織相關教師編寫學案,充分做到有的方矢。

  4、講究教學策略,形成動態的課堂教學。恰如其分地評價學生,引發學生學習上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展現學生的個性。

  5、按學校要求開展備課組活動,重點回顧、總結教學中的新情況,對出現的問題商討對策;傳達學校和市的教學資訊;討論研究下一階段的教學工作重點。參加校內外聽課活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6、在平時教學中,耐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要規範,有錯及時訂正,對問題較大的作業儘量面批。加強個別輔導。多鼓勵,少批評,激勵他們學習的動力,積極促進整體學習成績的提高。

  ***二***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務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在教研組的指導下,備課組利用集體備課,群策群力,探索出適應學生髮展要求的新的教學模式,有效教學,力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提高,打好基礎,充分做好應考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工作目標

  1、要認真學習新的課改理念,用新思想去指導我們的教學工作,形成共識,行動統一:統一進度、統一測試、統一目標。

  2、集體備課二週一次,做到“四定”***定時間、地點、內容、負責人***且三次備課***組員自備、集體備課、教後備課***。

  3、做好自編練習和質量分析、做好資料和題目精選,以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減負”。

  4、連結高考,提高學生地理素養,對學生解題和答題能力及修養進行培養,為高三應考做準備。

  5、進行課外輔導,以提高文綜興趣;搞好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6、上好選修課,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7、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重視教學過程的研究,倡導創新,完成《環境保護》和《區域地理》的教學任務。

  ***三***

  一、工作目標

  1.認真圍繞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開展的的活動結合學校全面工作的目標,融學科特色開展高二地理備課組工作。

  2.培養學生的素質為根本任務,啟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加強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3.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學質量,,力爭在各種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二、工作思路

  為了完成以上工作目標,形成以下工作思路:整體構建備課組,進一步規範備課組活動制度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每次活動有主題、有針對性,通過一系列活動將本組地理教師凝結為一個整體,強化整體意識,發揮整體作用,實現智慧互滲。並寫好每兩週的反饋表。

  ***一***深入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

  1.堅持集體備課制度。

  依據學校的安排主要是隔週一次集體備課。每次輪流由一個教師作為主備課人,事先寫好導學案,在備課會時進行簡短的說課,其他老師給予建議。同組的教師共同參考,並進行教學實施。在下一次備課時再進行總結和修正。相信在上學期形成的良好氛圍下,這學期的集體備課會有更好的效果。

  2.加強組內推磨式聽課制度的管理。

  為了真正促進組內教研,加強聽課是最好最有效的措施。因此這學期還是先制定好組內課程表,加強組內聽課,這個效果非常好。我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聽課的現象非常普遍,能達到合理分配和彼此監督的作用。

  ***二***堅持課改、加強課題和校本課程的研究

  首先,進行新大綱新教材的學習和研究,落實新的課程計劃。

  確定本學年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具體做法,進度計劃和工作分工,做到有計劃、有時間、有地點、有內容。高效有序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最後,備課組工作要突出“研究”。要研究課程改革中探索性問題,研究教學常規中普遍性的問題,重點是要研究課堂。圍繞本期課堂主攻方向,擬定專人教師上一堂“高效課堂”公開課。

  ***三***積極開展地理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改善地理學習氛圍。組織老師參加和指導學生積極參加校、區等各級舉行的競賽活動。

  三、具體教學工作計劃:

  本學期完成一輪複習,由於時間緊張,將《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區域地理》融合到地理必修一、二、三的複習當中去,加試要求中的《地球運動》一節放到二輪複習中去加強。以下是粗略計劃:

  4月中旬為止:完成必修一第二章複習;***高二學考結束,地理課時增加***

  5月底:完成必修一、必修二第二章複習***進行模擬測試***

  6月底:必修三第一、二章***加上區域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