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三分鐘演講作品
寓言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文學體裁,然而從寓言的創作初衷與實際應用來說,與其說是一種文學體裁,不如說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關關於適合三分鐘演講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無辜的雁奴
雁奴是雁群中個頭最小、性情最機敏的一種雁。每天晚上群雁夜宿的時候,總有一隻雁奴徹夜不眠,在其周圍執行警戒任務。它只要聽到一點人聲,便立刻號叫起來,緊接著群雁的驚叫聲便會連成一片,互相催促著匆忙飛走。雁群因為有雁奴的及時報警,所以便夜間捕雁的人經常一無所獲。
後來,鄉間的人們經過仔細觀察,逐漸掌握了群雁的夜間生活習性,並根據雁奴過於敏感的天性制訂了一個攪亂群雁生活規律的巧妙捕雁圈套。他們首先摸清了雁群在湖澤邊的棲息地,然後悄悄地在其周圍佈下了大網,在網的旁邊挖掘了一些洞穴。等夜幕剛一降臨,鄉里的人們就帶著捆雁用的繩子到洞穴中躲藏起來,不聲不響地蜷縮在洞中過夜。在天亮之前,他們把洞穴外面的柴草點燃,雁奴一見到火光,立即飛過去把火撲滅。群雁被雁奴發出的響聲驚醒了,但睜開眼一看,周圍沒有別的動靜,於是又安心地去睡覺。鄉里的人一連點了三次火,三次都被雁奴撲滅。然而群雁被雁奴驚醒了三次,過後都沒有遇到危難,所以都抱怨雁奴大驚小怪,輪番用嘴去啄它、用翅膀去擊打它。出完了氣,群雁又放心大膽地睡起覺來。過了一會兒,捕雁的人又點燃了火光。雁奴害怕眾雁再打它、啄它,不敢鳴叫。鄉里的人們見雁群寂然無聲,迅速張開大網向群雁棲息的地方猛然撲去。網到之處,沒有一隻雁能夠倖免;整個雁群裡的雁,十隻大約有五隻被鄉里的人捉住了。
鄉里人根據事不過三的經驗,使群雁因懷疑同伴而遭到禍患。這一故事告訴我們,在一項關係大家共同利益的事業上,應該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對一個重要的問題決策時,只有經過認真細緻的調查研究,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篇2:陽鬼難捉
玉皇大帝命令捉鬼大神鍾馗***kui***到人世間去捉些鬼來,鍾馗領旨後帶著幾個幫手到了下界,執著劍準備捉鬼。誰知陽世的鬼比陰間的鬼多而且凶。眾鬼見鍾馗來捉,各顯手段與他糾纏不休。只見那冒失鬼上前奪劍,伶俐鬼搬腿抽腰,討厭鬼拉靴摘帽,下流鬼寬衣解帶,無賴鬼掀須掠眉,亡命鬼執刀對仗,淘氣鬼挖鼻剜眼,醉酒鬼胡言亂語,貪財鬼奉上錢幣,好色鬼撲面狂吻。眾鬼跌倒地上,撕扯不開,使鍾馗幾位身懷法術卻無法施展,更使眾惡鬼氣焰囂張,大喊大叫,就像是獲勝有理似的。正在為難張惶之際,忽然見一個非常肥胖而高大的和尚,挺著大腹嘻哈而來,見此情景便將鍾植從地上扶將起來,問道:“伏魔,為何這樣狼狽?”鍾馗說:“相隔不過幾十年,想不到現在的陽世之鬼居然如此難捉!”和尚說:“不妨,讓我替你捉來。”這和尚便對眾鬼哈哈一笑,張開巨口咕嚕一聲,把眾鬼全部吞到了大肚內。鍾馗大驚道:“師父,你實在是神通廣大!”和尚笑道:“虧你還是伏魔,不知道現在陽世的惡鬼,做鬼的花樣和伎倆比以前更多,也更難纏,與他們論不得道理,講不得人情,只管用大肚皮裝了就是了!”
這則故事告誡我們,社會醜惡現象複雜多變,在社會轉軌變型時期,各種“鬼”更是各顯“鬼”通,不僅危害社會,而且與法紀巧妙周旋,敗壞風氣,氣焰囂張。為了社會的安寧和進步,對“鬼”絕不能容忍、姑息和寬恕,必須作針鋒相對的鬥爭,才能制服惡鬼,為人民造福。
篇3:智誨小偷
東漢時期,有個叫作陳寔***shi***的人,是個飽學之士,品行端正、道德高潔,遠鄉近鄰的人因此都非常敬重他。陳寔不僅自己自覺自律,對兒孫們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常常抓住各種場合和機會教育他們,而且很注意方法,所以總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
有一年洪水氾濫,淹沒了大片村莊和良田,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到處逃荒。為此盜賊四處橫行,天下很不太平。
一天夜裡,有個小偷溜進了陳寔家裡。他剛準備動手偷東西,忽然聽得幾聲咳嗽,不好,有人來了。慌亂間,小偷一時找不到妥善的藏身之處,急中生智,順著屋內的柱子爬到大梁上伏下身子,大氣也不敢喘。
陳寔提著燈從裡屋出來拿點東西,偶然間一抬頭,瞥見了樑上的一片衣襟,他馬上心知家裡進了賊了。他一點都不驚慌,也不趕緊抓小偷,而是從容不迫地把晚輩們全都叫起來,將他們召集到外屋,然後十分嚴肅地說道:
“孩子們啊,品德高尚是我們為人的根本,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應該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夠因為任何藉口而放縱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壞人,並不是一出孃胎就是天生的壞人,而是因為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慢慢地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後來想改都改不過來了,這才淪為了壞人。比如我家樑上的那位君子,就是這種情況。我們可不能因為一時的貧困而丟掉志氣、自甘墮落啊!”
聽了陳寔的一番教誨,樑上的小偷吃了一驚:原來自己早就被發現了。同時他又很為陳寔的話所感動:他不但沒抓自己反而耐心教育自己。小偷羞愧難當,就翻身爬下樑來,向陳寔磕頭請罪說:“您說得太好了,我錯了,以後再也不幹這種勾當,求您寬恕我吧。”陳寔和藹地回答道:“看你的樣子,也並不像個壞人,也是被貧窮所逼的吧。以後要好好反省一下,要改還來得及。”說完,他又吩咐家人取來幾匹白絹送給小偷。小偷感激涕零,千恩萬謝地走了。
從這以後,這一帶就幾乎再沒有偷盜之類的事情發生了。
陳寔不失時機地給小偷和晚輩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德育課,也啟發了我們,做工作時方法不要太簡單粗暴,要分析事物的本質,對犯了錯誤的人立足於挽救,往往能夠收到比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