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冊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知識點

  由於高一的政治知識點比較多,所以從學習高一政治課本開始,大家就要學會利用知識框架來對政治知識點進行梳理。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整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政治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知識點

  ***一***主觀能動性是人區別於物的特點。它包括著相互聯絡的三個方面:

  1、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的活動,突出地表現為“想”;***不僅能瞭解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通過抽象思維活動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即“做”;

  3、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即通常所說的決心、意志、幹勁等。

  ***二***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1、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原因:

  ***1***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隱藏於現象之中,需要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抽象思維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事物不會自動滿足人的需要,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世界以滿足人類的需要;

  ***3***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困難。

  2、發揮主觀能動性所受的制約和限制因素:

  ***1***客觀因素。包括客觀規律,客觀條件。***所以必須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從客觀實際條件出發。***

  ***2***主觀因素。***所以必須不斷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端正主觀動機。***

  政治要重視發揮主觀能動性練習題

  1.我國科學家利用轉基因羊體細胞克隆了兩頭羔羊,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培育了一頭攜帶有人血清蛋白基因的轉基因試管牛。這表明

  A.有些自然界中的東西是人的意識的產物

  B.新物種的產生依賴科技的進步和人的意識

  C.只要有創新精神,就能創造新物質

  D.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培育出新的物種

  【解析】科學家能夠利用轉基本細胞克隆動物,說明世界雖然是客觀的,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為人類造福。新物種是根據自然物本身的屬性和規律培育出來的,並非人的意識主觀臆造的。故D正確。

  2.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年,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要準確把握髮展趨勢,科學謀劃發展藍圖,努力創新發展模式,加強對發展的統籌協調,切實提高發展質量。上述要求體現的辯證唯物論道理是

  A.中國共產黨要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B.做事情要善於抓住重點,解決主要矛盾

  C.正確的意識的對社會的發展起決定作用

  D.要堅持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統一

  【解析】A屬於政治生活範疇,不選;B是唯物辯證法的內容,不選;C說法錯誤,意識不起決定作用:“努力創新發展模式”體現了發揮主觀能動性,“科學謀劃發展藍圖”體現了尊重客觀規律,所以選D。

  3.“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臨後,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這是電影《2012》的臺詞,它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講述由於自然環境和資源長期遭受掠奪性破壞,人類即將面臨空間的自然災害,最後在“方舟”中度過了這一全球性的災害,獲得了繼續繁衍和發展的希望。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A.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客觀的

  B.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主觀的

  C.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D.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改造規律

  【解析】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A、B說法均錯誤;規律不能被改造、創造、改變,只能被認識、利用,D不選;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人類在發揮主觀能動性時必須尊重客觀規律,選C。

  4.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這一重要論斷指明瞭我國將繼續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切實走上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根據材料,分析說明我國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的唯物論依據。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設問要求回答的是唯物論依據,考生首先要明確唯物論的內容主要要涉及物質和意識和辯證關係、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等,然後再結合材料進行分析。

  答案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否則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我國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尊重和利用客觀規律的表現。②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我們可以認識、把握和利用規律,造福人類。要堅持把發揮主觀能性與尊重客觀和、規律相結合,積極應對資源環境的變化,提示資源環境的變化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利用好這些規律,促進經濟社會可發展。③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當前我國資源環境的變化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使得我國應對資源環境變化工作的形勢非常嚴峻,這是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客觀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