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應該怎樣學數學

  剛剛走進初中校園的孩子,對於初中的學習方法還沒有適應調節好,那麼初一的數學該怎麼學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的孩子學數學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的孩子學數學的建議

  一、要關注基礎

  初一作為小升初的過渡,必須為初中三年數學的學習打好基礎。

  1.首先是數的範圍擴大了。

  小學時主要學習0和正數的四則運算。初一首先是引入了負數,開始學習正負數的四則運算。

  2.其次又多了乘方運算。

  出現負數以後,數的運算變得複雜起來,而且容易出錯。

  3.然後是多項式的運算。

  這個運算是今後解決方程問題和函式問題的基礎。

  所以,初一第一步,也是整個初中階段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好計算基礎,打好計算基礎以後,你會自然快起來的。

  就像學走路一樣,學會走的過程比較慢,但是走穩以後,會跑就是一個自然而且快速的事情,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要注意思維方式的轉變

  1. 小學時多是數的運算,初中後,會大量出現含有字母的式子***單項式或多項式***進行運算。

  這個時候不要回避,要主動練習這種運算能力,主動變“數的思維”為“式子的思維***也叫代數思維***”,為今後中學六年的學習打下思維基礎。

  2. 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要從小學的算術思維變到方程思維。

  很多同學解應用題時,常常還是用小學列出算式的方式,不習慣列方程。

  隨著以後學習的深入,很多題不用方程根本解決不了。

  所以要習慣用方程解決問題。

  3. 開始注意使用分類討論的思維方法。

  小學時,每道題的答案,一般就一個。到了初中,很多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往往都需要分情況討論。只給出一個答案,很多時候並不全面,甚至會按錯解來對待。

  中考壓軸題一般都會考這個思維方法。

  所以從初一開始就要注意這種思維方法的培養。

  4. 注意訓練抽象思維。

  進入初中後,思維模式開始由形象思維為主慢慢向抽象思維為主轉變。

  初一是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初二開始就需要做大量的證明題。如果初一不提前準備,到初二大量進行證明和推理訓練時,就會措不及防,許多同學的成績會開始下滑。

  初一知識點的設定上,表現在開始設定角、線和平行線。特別是平行線的題目,已經具備了推理證明的要素。

  在做平行線的題目時,就要開始寫出規範的推理步驟。

  切忌:只草草寫出過程,或者不寫過程,直接寫答案。這樣是不能培養出抽象思維能力的。

  三、重視小考

  首先,每次小考前,不要專門把學習進度停下來準備。

  為了追求成績而忽視了後面知識的學習,是捨本逐末的做法,長期下去,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

  正確對待小考的方法是把它看成檢驗自己前一段學習效果的工具。

  考試順其自然,考完試,根據月考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找到原因,找到薄弱環節,及時補上。這樣才能最大化發揮小考的作用。

  四、注意探索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

  初中數學的學習畢竟跟小學有很大不同。

  每個人自己的生活規律,學習特點都不一樣。

  對數學接受能力也不一樣。

  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不一樣。

  所以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今後高效地學習打下基礎。

  初一的孩子學數學的技巧

  第一:引導孩子做好初中開學前的準備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用在孩子的讀書方面也是如此,家長和孩子在瞭解到初一下的不同之後,就應該為適應這些變化做好準備。面對初一下的變化呢,有的孩子確實能夠實現對孩子的自我學習管理能力要求瞬間提高:自己完成課前預習,同時在課上聽懂,然後有效率的完成作業和額外的練習,並且能夠在考前及時的複習。但是大多數孩子呢,需要外界的引導和幫助,如果家長有時間並且懂教育的話可以在這個階段多陪陪孩子,如果沒有時間則不妨給孩子報一個輔導班來幫助孩子。

  第二:選擇高效且有正反饋的練習方式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已經發現了,刷題已經不再是取得高分的“捷徑”了,所以在這個階段,做一道練習題學會方法,比這道練習題本身的對錯更加的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從外界幫助孩子整理做題方法和知識體系,並且要從外界給孩子以鼓勵,多給孩子正反饋。同時呢,知識體系可以做成比較可愛的模式,比如說下圖:

  第三:引導孩子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初中與小學的學習方法是有很大差別的,在小學時,只要孩子認真去學、認真去記,僅靠重複記憶就可以取得好成績。但到了初中卻完全不同,它不僅需要孩子記憶,更需要孩子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絡、把握知識之間的規律。因此,有些孩子由於能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顯得輕鬆自如而依舊學有餘力;而有些孩子還在套用小學時的學習方法,所以越學越吃力,最後學習變成了孩子的負擔,學習成績只能是越來越下滑。

  另外,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在初一,孩子所學的科目比小學時多出幾門,在學習方法上就處於一種“爬陡坡”的狀態,“爬”上去的孩子在初二階段的學習就會得心應手;沒有“爬”上的孩子在初二階段的學習就會力不從心,並且會因此受挫而失去學習的信心,造成學習上的惡性迴圈。

  所以,不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孩子的學習狀態上,“陪伴”永遠是這一段時間不可避免的主題。

  初中數學學習的一般方法

  1.突出一個“勤”字***克服一個“惰”字***

  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聰明在於學習,天才在於勤奮”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突出一個勤字,克服一個“懶”字,怎麼突出“勤”字

  “聰”:怎麼個勤法,從這個字面上來看,要做到五勤:“耳勤”“眼勤”***耳朵聽,眼睛看,接受資訊***

  “口勤”***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講話,消化資訊***“腦勤”***善於思考問題,積極思考問題——吸收、儲存資訊***那是不是做到以上四點就行了呢?不是。這個字還有缺陷,在聰下面加上“手”

  “手勤”***動手多實踐,不僅光做題,做課件,做模型***

  這樣的人聰明不聰明?

  最大的提高學習效率,首先要做到——上課認真聽講***這是根本***回家先複習再做題如果課聽不好,就別想消化知識

  2.學好初中數學還有兩個要點,要狠抓兩個要點:

  學好數學,一要***動手***,二要***動腦***。

  動腦就是要學會觀察分析問題,學會思考,不要拿到題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想象之間有什麼聯絡,多問幾個為什麼

  動手就是多實踐,多做題,要“拳不離手”***武術***“曲不離口”***唱歌***

  同學就是“題不離手”,這兩個要點大家要記住。

  “動腦又動手,才能最大地發揮大腦的效率”

  3.做到“三個一遍”

  大家聽過“失敗是成功之母”聽過“重複是學習之母”嗎?

  培根***18-19世紀英國的哲學家***——“知識就是力量”

  “重複是學習之母”

  如何重複,我給你們解釋一下:

  “上課要認真聽一遍,動手推一遍,想一遍”

  “下課 看”

  “考試前 ”

  4.重視“四個依據”

  讀好一本教科書——它是教學、中考的主要依據;

  記好一本筆記——它是教師多年經驗的結晶;

  做好做淨一本習題集——它是使知識拓寬;

  記好一本心得筆記,最好每人自己準備一本錯題集

1.初中部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2.如何制定初一孩子的學習計劃

3.初中生數學學習方法總結

4.初一如何學數學的學習方法

5.怎麼學習初一數學才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