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文翻譯句子

  古文翻譯是不少學生心中的語文難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6年,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年:

  1. 見獄吏則頭槍***撞擊***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

  看見獄吏就叩頭觸地,看見獄卒就惶恐不敢喘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由於威勢的逼迫而逐漸造成的狀態。

  2. 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至於鞭箠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為此也。

  由此說來,勇敢怯懦,剛強柔弱,都是形勢造成的。明白了這一點,還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呢?一個人不能早在法律制裁之前自殺來逃避,因而漸漸志氣衰微,等到身受鞭杖的時候,才想為保全氣節自殺,這不也太晚了嗎?古人深重對大夫施刑的原因,大概就是這個緣故。

  3.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我小時候經常生病,九歲還不會走路,孤苦無依,直到長大成人自立門戶。

  4.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福分又淺,很晚才得到兒子。

  5.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弔。外面沒有什麼近親,家裡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互相安慰。

  6.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我因為供奉贍養祖母的事無人承擔,辭謝不接受任命。

  7.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不久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馬。

  8.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以我這樣卑微低賤的人,擔當侍奉太子的職務,這不是我殺身捐軀所能報答的。

  9.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不料詔書急切而嚴厲,責備我逃避怠慢。

  10. 臣欲奉詔賓士,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我想手捧詔書馬上赴京就職,但是劉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想姑且遷就私情,但是報告申訴又不被允許。

  11. 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本來就是希望做官顯達,並不顧惜自己的名聲節操。

  12.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現在我是卑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的提撥,恩惠優厚,怎麼敢猶豫徘徊,有非分的企求呢?

  13.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我的辛酸苦楚,不僅僅是蜀中人士以及梁州、益州的長官們明白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都看得見。

  14. 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拙的誠心,***允許***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願,或許祖母劉氏能僥倖地安度餘年。我活著應當殺身報效朝廷,死後也當結草報恩。

  15.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我懷著像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奏報陛下。

  16. 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前面開了四扇窗,用矮牆把庭院四周圍上,用來擋住南面射過來的日光,藉助日光的反射,室內才明亮起來。

  17.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借來的書插滿書架,我或俯或仰,大聲吟誦,有時則靜默端坐,外界的各種聲音都聽得見。

  18.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

  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成為一個整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在院中內外設定很多小門小牆到處都是這樣。

  19. 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越過廚房去赴宴。

  20. 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

  庭院中開始是籬笆隔開,不久又砌成了牆,一共變了兩次。

  21. 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

  這個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餵養了兩代人,我母親在世時對待她很好。

  22. 大母過餘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

  祖母看望我說:“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麼整體默默地呆在這裡,很像個女孩子。”

  23. 餘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我關著窗戶住在裡面,時間長了,能夠憑腳步聲辨別是誰。

  24. 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項脊軒共四次遭遇火災,能夠不被焚燬,大概是有神靈保護的緣故吧。

  25. 餘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

  我很長時間生病臥床,無所寄託,就讓人再次整修南閣子,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

  26. 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也。

  本是被主上戲弄的人,像樂師、優伶那樣被豢養,而被世人所看不起的。

  27. 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假使我被法辦遭殺戮,如同是眾多的牛身上失掉一根毛,同死去一隻螻蛄、螞蟻有什麼不同呢?而世俗又不會把我和為堅持氣節而死的人相提並論,只是認為我是智慮窮盡,罪惡極大,不能自脫,終於走向死路而已。

  28.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追求***異也。

  人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得比鴻毛還輕,這是因為他們在為什麼而死上有區別。

  29. 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決定***計於鮮***態度鮮明***也。

  所以有這樣的士人,在地上畫個圓圈作監牢他也決不進入;削個木頭人作法吏,他面對這樣的審訊也決不回答,而是決計在受辱之前便自殺。

  30.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

  等被弄到了這種境地,還說不被汙辱,這就叫著厚臉皮了,怎麼能被人們尊重呢?

  2016年精選:

  1. 僕竊不遜,近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

  我私下裡不謙虛***不自量力***,最近依靠拙劣沒用的文辭,收集天下散佚的遺聞舊說,考證其中的史實,考察歷史上成敗盛衰的規律。

  2.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也是想用來探求天道與人事的關係,通曉古今變化的規律,成為一家之說。

  3. 草創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

  此書已經起草,尚未完成,恰巧碰上這樁禍事,我惋惜它沒有寫成,因此寧願接受宮刑而沒有怨怒的表情。

  4. 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我果真能著成這部書,就要把它藏在名山之中,傳給那些能理解的後人,使它在人煙稠密的都市流傳,那麼,我以前受辱的舊債就得到補償,即使讓我死上一萬次,難道會後悔嗎!

  5. 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

  而且,揹負罪名不容易處世安身,地位卑微常常受到誹謗議論。

  6. 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汙辱先人,亦何面目覆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

  我因為言論而遭遇這場災禍,深深的被鄉里人恥笑,因為玷汙辱沒了祖宗,我又有什麼臉面再到父母的墳墓上去呢?即使延續到百世,恥辱仍會更加深重!因此,痛苦之情在腸中整天轉來轉去,平日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象丟失了什麼;出門常常不知要到何處去。

  7. 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所以暫且隨世俗而浮沉,與時勢相周旋地活下去,來抒發自己內心的鬱結。

  8.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盡***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自古以來,富貴卻姓名磨滅不傳的人,多得數不盡,只有那些卓越不凡而不同尋常的人才能被後世稱頌。

  9. 《詩》三百篇,大底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

  《詩經》三百篇,大都是聖賢抒發內心憤懣而創作的。這些人都是心情鬱結,不能實行其理想,所以追述往事,啟發後人。

  10. 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現”***。

  就隱退而著書立說來抒發內心的怨憤,希望流傳文章來使自己顯名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