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語文教學計劃
高一上學期,是一個重要學習階段的起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教育觀為指導,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和語文教研組的具體要求為行動指南,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注重積累,夯實基礎,拓展思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紮實、穩步地推進高一語文新課程的實施。
二、學情分析
***一***學情:
1、本學期本人帶高一***1***、一***2***、一***3***班,三個班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較好,學習自覺性較強。
2、有少數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欠佳,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不夠,方法不當,閱讀面狹窄,閱讀量少,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針對性策略:
1、語文教學以基礎為主,穩紮穩打,適當拓展,不宜貪多求快。
2、緊密聯絡生活實際,適量地補充傳統文化教學內容,注重遷移和拓展。
3、有針對性地進行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規範答題訓練。
4、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各種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大量閱讀、積累,勤於寫作。
三、教情分析
***一***教情:
本人蔘加工作時間短,教學經驗缺乏,教學基本功不是很紮實。
***二***針對性策略:
1、積極虛心向老教師求教,多參加聽、評課活動,融入集體備課,精誠團結,提高自己。
2、努力整合教材,力爭駕馭教材,做到胸有成竹,遊刃有餘。
四、教學目標
1、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根本目標。
2、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3、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審美情趣的教育,提高文化品位,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為終身學習和個性發展奠定基礎。
3、引導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
五、教學內容
1、完成語文基礎模組上冊的教學內容。
2、傳統文化導學:《弟子規》、《百家姓》等。
3、學校、語文教研組佈置的其他教學任務。
六、具體措施
1、“文以載道”,把教學與育人結合起來,通過具體的文字薰陶學生,陶冶他們的情操。
2、學習新課標,鑽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備課質量,體現知識和能力要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個性和優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系統地講解相關基礎知識,並通過相關訓練加以落實。
3、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加強常規工作的落實和檢查,並有階段性檢查小結和整改措施。強化語文知識的積累,督促學生多摘抄、多寫讀書筆記、多練筆並檢查落實。
4、以“閱讀”和“寫作”教學為抓手,帶動其它方面的教學工作。作文教學:本學期主要訓練記敘文,形成系列,穿插在單元教學中進行。
5、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二***
高一上學期,是一個重要學習階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語文學習的黃金時段。為讓學生掌握高中語文學習的思路特點,熱愛並投入地學好這門課程,不僅紮實基礎,學習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素養使其終身受益.為此,本備課組制定以下計劃。
一、教育教學指導思想
1.貫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樹立科學的、民主的、開放的、以人為本的語文教育觀念,不斷地探索能適應學生髮展和學生實際需要的新教法.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有步驟地落實語文組的人文化的語文教育理念。
2.以十六大精神為指標,積極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觀念。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為升高二進高三入社會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知識點的學習方法,為終身學習準備好必備的能力。
3.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閱讀推向深入,把新課標配套的“自學——探究——反思”模式新課型並加以完善。
二、 新教材的特點及教學重點
新教材的體系和構建,在試驗修訂本的基礎上作了“四大改革”:
一是建立了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三線並行的教材編寫體系;
二是破除了比較複雜的記敘、比較複雜的說明、比較複雜的議論三個階段模式,閱讀部分不再以文體為中心編排,而是結合能力培養目標和課文字身實際組織單元;
三是編寫了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供學生在課外閱讀;
四是設計了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閱讀教材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高一階段著重培養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階段著重培養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高三階段著重培養研討、評價的能力。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學氣息濃,對於豐富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意義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維訓練,重能力培養。
文言文的閱讀仍然按朝代先後的循序編排,但是篇目有所減少,難度有所下降,對於學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門非常有好處。
寫作教材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第一冊按寫作心理要求編排,突出了學生個體主體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冊按常用文體能力要求,分點訓練,分體訓練,第六冊按寫作過程編排,突出了各種文體的共性要求。
第一冊口語訓練的重點,培養單向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應答。探究性學習著眼於對文學作品主題的多種解讀、書法文化的思考。
三、 學情分析:
本屆高一學生由於入學成績總體偏低,故情況不容樂觀,初中基礎普遍不夠紮實,閱讀能力、分析鑑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高一級學生剛從初中升學上來,學習成績參差不齊,語文科更是其薄弱環節,不少學生對學習語文存在著懼怕心理,對高中語文的學習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第一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的任務不僅在於讓學生明確高中語文學習的要求,更在於通過中考和高考試卷的對比分析,讓學生更好地明確語文知識考點的遷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學習目標的轉化,更好地適應高中語文學習的特點。
四、 教學設想
面對學生薄弱的語文基礎,強化訓練,夯實基礎,落實日常教學是關鍵。在日常教學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環節:
***一***閱讀方面,充分利用《語文讀本》擴充套件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閱讀,養成學生每週閱讀翻譯文言文的習慣,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閱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寫作方面,堅持每週一次小作文,每單元一次大作文的訓練。
小作文,從寫景、記人、敘事等方面分階段、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觀察、構思、措辭、造句等能力。大作文從觀察與感受、想象與聯想、再現客觀事物、表現主觀情感等方面,讓學生把握寫作運動的內部規律,從根本上提高寫作能力。
***三***口語訓練方面,結合詩歌教學,開展詩歌朗誦訓練,掃除學生練習口語的心理障礙,訓練學生大膽開口的習慣。在具體操作方面,結合單元教學,穿插“說服別人”、“拒絕別人”、“勸慰、鼓勵別人”等不同目的的語文口語訓練,使學生能自由流暢地表述自己的見解,養成文明得體的說話習慣。
***四***日常語文教學還貫穿寫字、背誦等基礎訓練。寫字訓練一方面是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學生的“坐功”,這對於16、17歲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發生轉折的高一級學生來說應該是不無裨益的;背誦一定數量名詩名篇名句,有利於學生開拓視野,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口頭表述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