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統文化的黑板報圖片大全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優良道德傳統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傳統美德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小編這裡給大家總結了一個傳統文化黑板報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傳統文化的黑板報內容:神農炎帝與藥不過獐鼠不靈

  在鄂西北房縣有一些中藥店裡的櫃檯上,按民俗習慣常常放著一個似鼠非鼠,似獅非獅的玉雕石獸,為什麼要放這個東西呢,在湖北省房縣神農炎帝嘗百草的神農架北坡橋上鄉杜川村山區,至今傳有一個神話傳說。

  相傳在上古時期,有一位神農氏,即炎帝,他是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傳說炎帝神農人身牛首,三歲知稼穡,長成後,身高八尺七寸, 龍顏大脣。 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製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世號神農,曾建都山東曲阜,並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炎帝還有一件偉大的功勞,是發明了醫藥。在神話傳說中,他頗有些捨己為人的大公無私的精神。據西漢初年的古書《淮南子》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神農炎帝曾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救夭傷之命。此舉感動了上蒼,於是上蒼派出在崑崙山上修仙的一隻獐鼠來幫助神農炎帝。獐鼠,又叫獐獅。傳說獐鼠渾身透明,能看到五臟六腑、十二經絡。有了這隻識別藥性的活“儀器”,神農可以從藥草進入獐鼠體內的行動路線,判斷出藥草的藥性。如果藥通心則醫心病,藥通胃則醫胃病。
 

關於傳統文化的黑板報圖片

  一天,獐鼠吃了巴豆,腹瀉不止。神農氏把它放在一棵青葉樹下休息,過了一夜,獐鼠奇蹟般地康復了,原來是獐鼠吸吮了青樹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神農氏摘下青樹的青葉放進嘴裡品嚐,頓感神志清爽、甘潤止渴。神農氏教人們種了這種青樹,它就是現在的茶樹。這就有神農架民間傳唱著“茶樹本是神農栽,朵朵白花葉間開。栽時不畏雲和霧,長時不怕風雨來。嫩葉做茶解百毒,每家每戶都喜愛”的山歌。

  這天,獐鼠像往常一樣幫神農炎帝嘗藥。山上有一種叫滾地蟲的小動物滾到了獐鼠面前,獐鼠吃下去之後,渾身發黑,再也不透明瞭,沒過多久,獐鼠就死掉了。從此流傳著獐鼠什麼都不怕就怕坡上滾地蟲的說法,來說明滾地蟲是一種劇毒的小動物。後來行醫人為了紀念獐鼠幫神農炎帝嘗百草以救天下蒼生,併為了證明自己藥店的藥貨真價實,通常在櫃檯上放一尊獐鼠的石雕,表明自己店裡的藥是經過獐鼠嘗試過了,肯定很靈,所以就有了藥不過獐鼠不靈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