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水帶來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水,是生命之源,在我們體內就有60%含量的水分,倘若消耗大量身體水分,失去了其中的1.5%含量的水分,那麼就會引發“輕度脫水症”,雖不能及時補充,則會給影響到新陳代謝,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虛脫,出現生命危險。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脫水帶來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脫水帶來的危害

  1、導致口臭。唾液具有很重要的抗菌功能,身體一旦脫水,唾液會減少,口腔細菌便會“瘋長”,進而導致口臭。

  2、渴望吃糖。身體一旦脫水就會出現餓的感覺,就像吃甜食,尤其是在鍛鍊的時候,更是非常的明顯,脫水狀況下鍛鍊,體記憶體儲的碳水化合物消耗速度更快,鍛鍊之後會更渴望攝入碳水化合物以補充所缺能量。

  3、影響鍛鍊。研究發現,身體脫水2%會導致運動成績下降10%。脫水越嚴重,運動表現就越差。脫水時,進行6級強度的運動專案的感覺彷彿在完成8級強度的運動。

  4、面板乾燥。保持肌膚健康亮麗,由內而外補水至關重要。但大量飲用咖啡、綠茶等含咖啡因的飲品容易導致身體脫水。身體一旦脫水,就難以保持面板光滑滋潤。

  脫水的症狀

  1、經消化道丟失體液是最常見的原因,由於上消化道液丟失以H 為主,容易伴發代謝性鹼中毒,下消化道液含鹼較多,容易伴發代謝性酸中毒,因此,在診斷等滲性脫水的同時,應注意是否伴酸鹼平衡失調。

  2、脫水的症狀是什麼,心、肝、腎功能不全有多漿膜腔積液者,反覆多次較大量的胸腔、腹腔穿刺抽液,容易發生等滲性脫水,應注意一次引流量不超過1000ml,注意觀察有無低血容量狀態並及時治療。

  3、脫水的症狀是什麼,老年患者由於體液佔體重的比例僅45%,同時口渴感覺不如年輕人,而面板乾燥、彈性減退、心動過速、直立性低血壓等脫水徵象很容易被忽略,故應特別注意患者有無少尿或無尿、口腔黏膜是否少津或無津、意識狀態有無異常、靜息狀態血壓是否偏低、病史中有無體液丟失的狀況出現等。

  脫水怎麼辦

  1、脫水怎麼辦

  1.1、飲水。首先考慮飲用低濃度的葡萄糖水或其他含糖熱飲料。必要時可採用靜脈途徑補液。

  1.2、適當補充鹽分***口服補液鹽沖劑***和維生素。

  1.3、熱流質***果珍、巧克力飲料***或半流質***稀飯、麥片或爛麵條***,補充機體能量。如果患者口渴緩解,情緒逐漸平穩,開始排尿提示病情好轉。神志清晰,對答切題,尿色變清提示機體脫水已糾正。

  2、如何預防脫水

  2.1、多喝水。營地活動時多喝熱茶即可防止脫水,又可保暖。行進活動出發前喝一杯水,途中每30分鐘適量飲水***等量飲料***一次。每日進水量>2000ml/d***營地活動***~3000ml/d***行進時***。

  2.2、劇烈運動時不能以高濃度果汁或其他高濃度流質***巧克力飲料、麥片等***代替飲水。推薦飲料:熱水、茶、低濃度果珍飲料、vit.c泡騰片飲料或其他運動飲料。

  2.3、同時需適當進食鹹味的果仁或路餐食品,可以補充體內鹽分的喪失。 2.4、行進途中攜帶1l~2l的保溫瓶。

  2.5、行進途中飲水量必須均勻分配,充分考慮回程飲水量以及突發情況的應對。

  2.6、戒菸、忌酒,減少辛辣、高鹽食品攝入。

  3、脫水由什麼引起

  3.1、高滲性脫水,水攝入不足。昏迷患者或精神失常患者無渴感不知要水喝且水攝入不足,或口腔、上消化道病變不能進水或水源斷絕如在沙漠和意外事故中得不到水。水需求增加,高熱患者或在高溫環境下需水量增加但補充不足。水丟失過多。

  3.2、等滲性脫水,消化道中的液體除唾液胃液及結腸分泌的鼓液含鈉較少外,消化道的其他分泌液鈉的含量都與血漿相近,故腹瀉十二指腸減壓。消化道瘦管等也是等滲性脫水常見的原因。高滲性脫水的患者僅少量補充了水也可導致等滲性脫水。

  3.3、低滲性脫水,常見於高滲性或等滲性脫水時只補充水而沒有補充鹽如上述消化液的大量丟失,利尿劑的應用、急性腎衰竭多尿期尿崩症、糖尿病以及腎濃縮功能障礙而致大量尿液的排出,大量出汗大量抽放胸、腹水,大量失血等。

  3.4、低滲性脫水晚期由於胞外液低滲,細胞外液向細胞內轉移。可造成細胞內水腫如此時輸入大量水分就可引起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