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西愛情詩閱讀答案

  西方關於人倫的詩大半以戀愛為中心。中國詩言愛情的當然也很多,但是沒有讓愛情把其他人倫抹煞。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談中西愛情詩》閱讀材料

  各國詩都集中幾種普通的題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倫。西方關於人倫的詩大半以戀愛為中心。中國詩言愛情的當然也很多,但是沒有讓愛情把其他人倫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恩誼在西方詩中幾無位置,而在中國詩中則為最常見的母題。把屈原杜甫一批大詩人的忠君愛國憂民的部分剔開,他們的精華便已剝喪大半,他們便不成其為偉大。友朋交誼在中國詩中尤其重要,贈答酬唱之作在許多詩集中佔其大半。李杜的交誼古今傳為美談,他們的來往唱和的詩有很多的傑作。在西方詩人中像歌德和席勒,雖以交誼著,而他們的集中敘朋友樂趣的詩卻不常見。

  這並非說,中國詩人不能深於情,不過表現的方式不同。西方愛情詩大半作於婚媾之前,所以稱讚美貌,申訴愛慕者特多;中國愛情詩大半作於婚媾之後,所以最好的往往是惜別、懷念和悼亡。西詩最善於“慕”,但丁的《新生》是“慕”的勝境。中國詩最善於“怨”,《迢迢牽牛星》是“怨”的勝境。中國詩亦有能“慕”者,陶淵明的《閒情賦》是著例;但是末流之弊,“慕”每流於“蕩”,如《西廂》的“驚豔”和“酬韻”。西方詩亦有能“怨”者,羅塞蒂的短詩是著例;但是末流之弊,“怨”每流於“怨”,如拜倫的《當我們分手時》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所以是詩的一個很高的理想。

  中西情詩詞意往往有暗合處。赫芮克的《勸少女》絕似杜秋娘的《金縷曲》。但是通盤計算,中西詩風味大有懸殊。大體說來,西詩以直率勝,中詩以委婉勝;西詩以深刻勝,中詩以微妙勝;西詩以鋪張勝,中詩以簡雋勝。在西方情詩中,我們很難尋出“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的境界;在中國情詩中,我們也很難尋出莎士比亞的《當我拿你比夏天》的境界。

  通則都有特例。中詩雖較西詩委婉,但也有很直率的。大約國風、樂府中出自民間的情詩多自然流露。像 “願為西北風,長逝入君懷” “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之類如在歐洲情詩中出現,便難免貽譏大方,而在中詩中卻不失其為美妙。西方受耶穌教的影響,言情詩對於肉的方面有一種“特怖”,所以盡情吐露有一個分寸,過了那個分寸便落到低階趣味。

  肉的“特怖”令西方詩人諱言男女燕婉之私,但是西方人的肉的情慾是極強旺的,壓抑勢所不能,於是設法遮蓋掩飾,許多愛情都因為要避免宗教道德意識的裁製,借化裝來表現。弗洛伊德派心理學家曾經舉過許多例項。但在中國,情形適得其反。不但與宗教道德意識相沖突的愛情可以赤裸裸地陳露,而且有許多本與男女無關的事情反而要託男女愛情的化裝而出現。《詩經》中許多情詩據說是隱射國事的,我們倒很希望弗洛伊德派心理學家對此種事例下一轉語。***有刪減***

  《談中西愛情詩》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中國愛情詩的認識.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愛情詩大半作於婚姻之後,所以最好的往往是惜別、懷念和悼亡。

  B.中國愛情詩最善於“怨”, 也有能“慕”者,如陶淵明的《閒情賦》。

  C.中國愛情詩都是以委婉、微妙、簡雋取勝,如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D.在中國與宗教道德意識相沖突的愛情,用詩表現時盡情吐露有一個分寸。

  小題2: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頂是***3分***

  A.中西詩都以人倫為最重要的題材,西方詩都以戀愛為中心,中方詩沒有讓愛情把其他人倫抹煞。

  B.中西詩人都能深於情,不過表現的方式不同,西詩最善於“慕” ,中詩最善於“怨”。 但中西情詩詞意也有暗合處。

  C.“願為西北風,長逝入君懷” 之類不能在歐洲情詩中出現的原因是,西方言情詩對於肉的方面有一種“特怖”。

  D.中國詩中許多本與男女無關的事情反而要託男女愛情的化裝而出現,如《詩經》中許多情詩據說是隱射國事的。

  小題3:請結合文字,簡述西方愛情詩的特點。***3分***

  答:

  《談中西愛情詩》閱讀答案

  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西方愛情詩大半作於婚媾之前,所以稱讚美貌,申訴愛慕者特多;西方愛情以直率、深刻、鋪張取勝。***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