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的核心是什麼

  :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

  思維能力是人的智力能力的核心因素。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過思維能力反映出來。

  大腦思維的簡單與複雜直接決定著一個人智力能力的高低,一個沒有良好思維素質的人,他的智力也不會太高。

  而從智力的角度看,智力能力包括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推理能力、判斷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操作能力和組織能力等。多數能力,實際上都是思維能力,而其他能力,也要以思維為基礎,因此,可以說思維是構成能力的主體。

  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的職責、使命、任務,就是全面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其中包括思維能力。”

  對智力的構成要素及其關係,目前學術界有多種智力結構理論,如二因素論、多因素論、智力二維結構模型、智力層次結構理論、吉爾福德智力、三維結構模式等。不同的理論對智力構成有不同的觀點和認識。

  比如:

  ***智力結構***指人的智力的構成要素。智力結構五大要素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實踐能力。

  所謂智力結構,是指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綜合能力。

  關於智力構成理論比較著名的是吉爾福特的智力結構論。

  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Guilford, 1959***提倡智力結構論認為,人類的智力乃是思考的表現,而思考的整個心理活動中,則包括了思考之內容***Conten***運作***Operation***以及思考之產物***product***三個心理向度。由此三個心理向度,構成一個立體結構,即為智力結構。

  按吉爾福特1959年的說法,思考內容的刺激,在性質上分別屬於形狀、符號、語意、行為四大類。按其新進的解釋***Guilford,1977 ;1982***,則將原來屬於形狀的一類,擴大為視覺與聽覺兩類,使思考內容中由四類刺激,改變為五類刺激。思考之結果在性質上屬於表現思考的反應;而反應方式又包括單位、類別、關係、系統、轉換、應用六種方式。思考的操作可視為介於刺激反應之間不能直接觀察的思考評價、聚斂性思考、擴散性思考、記憶、認知五種。如將三個向度的互動關係,採用長寬高三向度的立體計量方式表現時,按吉爾福特智力結構論的主張,人類的智力結構中包括了120***= 4 X 5 X 6***種不同的能力;若按其新近的主張,則人類的智力結構中,包括了150***= 5 X 5 X 6***種不同的能力。

  在吉爾福特的智力理論中,在形式上雖包括三個向度,實際上真正代表智力高低者,是他他所指的思維的操作。即個人的智力實際上是在思考情境基礎上和的得出結果之前的思考過程。

  在思考運作中,吉爾福特所列的聚斂思考與擴散思考兩個概念,引起此後心理學家們廣泛的注意,因此啟動了很多研究。所謂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係指個體在憑思考解決問題時,總是根據已有知識,循邏輯規則去尋求唯一的正確答案。在學校中的智識學習以至智力測驗所測的智力,均屬聚斂性思考的能力。

  至於所謂擴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係指個體憑思考解決問題時,針對問題情境,可同時想到數個可能的解決方式,不囿於單一答案或鑽牛角尖式的探求。像此種超越即有知識未必遵循常規的思考方式,一般稱為創造***creativity***。有些心理學家為研究創造能力時所設計的創造力測驗***creativity test***,即系以吉爾福特理論中的擴散思考為基礎的。

  另外,也有人從 發揮作用的角度,把智力結構分為運動、感知、思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