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班致家長的一封信
讓孩子學繪畫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但前提是這是他們喜歡的選擇,而不是家長一味地為孩子好而讓他們去學。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繪畫班致家長的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篇1
各位家長:
你們好!感謝你們一如既往的支援小白靈藝術學校,這學期,我們的繪畫課順利的開課三個星期了。孩子們也非常的適應,假期的生活沒有讓孩子們消減對繪畫的熱愛,一上課孩子們就馬上的投入到了學習中。為了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孩子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在我們建立的網站當中,羅老師每個星期會及時上傳學生當天的優秀作品,當天學習的範畫,如果有孩子在課堂上沒有及時的完成作品,可回家在網上繼續模仿老師的範畫來完成作品。同時,網站上還有羅老師優秀的作品,可供家長和孩子們欣賞,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
本來這些話應該當面和大家溝通的,但因為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實現,不得已想到這個最便捷的方式,如有不當,還望見諒!
各位家長能把孩子送到我們美術班來學習,首先要謝謝各位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援!
從2008年美術班正式獨立創辦以來,總是力求在教學上一要開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放飛孩子的想象;二要給孩子提供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孩子能夠玩得好更能畫得好。孩子們在我的課堂上也確實是很輕鬆活躍的。從孩子們欣喜的笑臉、從各不相同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們思維的跳躍和內心的輕鬆自由。
我衷心地喜歡並欣賞班上的每一個孩子,不管他是活潑還是內向、是聽話還是調皮,我覺得能進到我的課堂就是上帝給我的一份禮物,我很珍惜著這一份來之不易的緣,也很希望盡最大努力美化這份緣。感謝家長們給了我和孩子一起創造美的機會!非常感謝!
也感謝孩子們回敬給我的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的美好圖畫。雖然同一個班的孩子水平不盡相同,能力也各有高低,但我愛他們的每一幅作品,我告訴他們,他們的每一筆一畫對老師來說都是值得珍愛的...........我喜歡看我說著這話的時候孩子眼裡流露出的純真的笑意。
孩子們也在我的帶動下各有長進。我因孩子們而驕傲、而自豪、而興奮,充滿成就感。然而,孩子光有這些進步是不夠的,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老師去引導孩子們解決,以求讓孩子的美術水平有更大的提高,作品也更充實漂亮。
但是,我發現在教學中解決孩子的問題是很簡單的,與孩子想比,更大更難的問題在於家長!原因很簡單:園丁種花,花開的不好,你不能說是花的錯,而會想是不是園丁在方法、經驗、技術上有不足。那麼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孩子身上出現了問題,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教育孩子的人出現了問題。我作為老師,可以幫孩子解決他在課堂上碰到的各種問題,但這只是臨時地從表面上“治標”,若要“治本”,則必須解決長期教育孩子的人也就是各位家長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這些問題就是普遍存在於家長身上的對於美術這一學科的各種誤解。這些誤解給孩子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而家長不自知。我自以為平時跟家長溝通的還比較多,但這些問題還是很明顯的表現出來了。為了孩子們的發展,我不得不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和各位家長們聊聊美術這門學科及大家理解上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家長帶孩子學美術的目的性太強,功利心比較重。
請家長們仔細的客觀的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你為什麼送孩子來畫畫?
關於這個問題,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答案,總結如下:
1別人孩子都在學,所以也送孩子來;
2孩子小,沒別的科目培訓,時間多,壓力小,所以先出來畫畫;
3培養下興趣,作個特長吧;
4孩子好動,希望畫畫能讓他安靜下來;
5希望孩子參加繪畫比賽拿些獎將來升學加分;
6孩子特別愛畫畫,孩子想學所以來報;
當然,肯定還有其他不同的答案。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答案,我可以肯定的說,真正是因為孩子喜歡畫而帶孩子學畫的家長最多隻佔20%。據我所知,明明知道孩子喜歡畫畫,卻因為畫畫是副課,跟考試無關,怕影響學習而不讓孩子畫的家長還不在少數。
我只能說這是一個讓人心寒的結果!
都說現代社會是個功利的社會,看來沒說錯!孩子喜歡畫就讓他畫唄,那麼純潔的世界,那麼純潔的願望,卻非要沾上成人世界的各種目的才能實現。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誤區二、家長評價孩子的作品時功利心太強
正是因為家長送孩子學畫的功利心,使家長在無形之中也形成功利的評價標準,也就是上課要認真聽講,老師怎麼畫你就怎麼畫,每一根線都要畫好,要畫工整,顏色要塗漂亮,塗滿,用各種技法,還要畫快.、要畫的比別的人都好等等.....
有了這些標準,孩子畫畫只要有不符合的地方,家長輕輒以“別人孩子畫得多好”來評價,重輒跟別人抱怨“自己的孩子怎麼就那麼笨,總也畫不好”,還總是威脅孩子“你還想不想畫畫啊”。不光有這些打擊,家長一旦覺得自己孩子的畫沒別的孩子畫得好,就會覺得自己臉上無光,一切責任就又跑到孩子身上來了,什麼不好聽的話就全出來了。孰不知,正是這些“苦口婆心”,“良藥苦口”的評價給孩子造成更致命的打擊!
這也是為什麼孩子畫畫總不喜歡家長在旁邊的原因。
以上是家長們在孩子學畫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最主要的兩個認識上的誤區,歸根結底,就是功利心在作祟。也正是因為有功利心的存在,孩子學畫的過程,家長往往忽視孩子的感受,無時不刻不在對孩子進行各種干擾,孩子只能做出無聲的反抗,表現出種種缺點,如:畫畫總是不肯定,也不大膽;不知道該畫什麼;總喜歡照著別人的畫;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好;猶猶豫豫就是不敢下筆......但家長往往認識不到這是孩子接受自己教育方式而產生的結果,不知道自己要調整方法,只知道一進教室看到孩子的畫就說:“今天怎麼又畫成這樣了?看人家別的小朋友畫得多好,畫得多漂亮?”......最後只能惡性迴圈,孩子想畫好也難了。
我相信這不是家長們樂意看到的結果。
所以,為了孩子,請家長們根除自己的功利心。
篇3
親愛的家長朋友:
您好!
無論您是偶然還是有意識的走進兒童美術教育的領域。我都要祝福您以及您的孩子找到了一條通往健康與快樂成長的路。
所謂的兒童美術教育或者兒童繪畫,在我的過去,我一直認為,就像現在絕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兒童美術就是兒童學習成人技法的繪畫。我也一直在這個領域努力,因為我覺得教不好孩子,既無法面對孩子的父母,也對不起孩子。在我以這樣的方式教學一段時間後,我發覺孩子們根本無法理解我要教給他們的所謂的“美”術。我和他們各自說出不同的話,說著我們彼此不能理解和溝通的語言。我們對兒童美術有著各自不同的需求。我希望他們按照我教給他們的技巧來表現,因為,我認為這是學習美術必然的基礎。當他們按照我所要求的繪畫技巧來進行的時候,他們遇到了更大的挫折,孩子們想要滿足我的要求,但是他們發現自己做不到,於是,他們在內心對自己產生了比較大的自卑感。很多的孩子無奈的離我而去,我沒有辦法幫他們,同時我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和深深的愧疚。
這個衝突與無力感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翻騰。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走入了兒童心理與發展需求的領域,於是我開始檢討自己的美術教學,重新對兒童美術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開始在思考,如果我們要教育兒童,首先要弄清楚,兒童需要的是什麼,兒童繪畫是怎麼一回事情,兒童美術教育又承擔什麼樣的角色!我發現到,兒童繪畫,它並不像我們所理解的是僅僅是學習技法和表現美的過程。在通往藝術學習的道路之外,它還包含一個更深、更寬廣的領域,那就是我們一直以來所在探討研究的“教育成長”的領域。很多的專家學者把它擴充套件為兒童繪畫心理,這是一個深入到兒童內心的以繪畫為載體實施教育的領域。
首先兒童繪畫中大概有的兩個不同的需求和態度,一個是孩子的需求,一個是成人的需求,也就是教師和家長的需求。孩子的需求,我們聽聽孩子如何解釋自己的作品,它會告訴你什麼?孩子小時候都用一根鉛筆或者蠟筆在牆上滿地“亂”畫,等到他更大一點,他學會在紙上、地上畫些圈,然後,他告訴我們什麼?他可能告訴我們的是“媽媽,爸爸,小蟲蟲”或者是“一條魚在跑步……….”。伴隨著這樣的表述與理解,我們可以知道,孩子在試圖用線條的運動來表現他的認識,藉此記憶或者鞏固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經驗。然而,孩子這樣的經驗行為和表現都得不到我們的贊同和鼓勵。想想看,我們是怎麼樣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為的……….?
“別在牆上亂畫!”
“畫些什麼呀,一點也不像!”
“這是魚嗎?來,我畫給你看”
………………………….
這所有的態度都表明,孩子的經驗是不值得重視的,孩子的需要也是可以不予理睬的。孩子的經驗被代替、或者轉移了。因為我們並不懂得,在孩子的心裡,根本沒有追求像與美的要求和認識。它只是想要告訴我們:“我發現了我的手可以這樣的動來動去”,或者“哇,我都可以把我的魚留下來了。”我們更不懂得,在孩子胡亂塗鴉的亂糟糟的線條下,隱藏著孩子無窮的智慧魅力。我們沒有去深入的探究,他這樣做是要表現什麼或者希望得到什麼。他們的線條,亂得那麼有秩序有道理。所不同的是,這是孩子對這個世界總結的道理,而不是我們成人社會的道理與法則。
這就是曾經我一直困惑的地方,孩子的動機和需求跟我們的動機與目的完全背道而馳。
在我們這樣那樣的好心幫忙下,孩子越來越無法理解自己的需要。他也不能知道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內心應該如何來面對這個讓他敬畏與好奇的世界。當我們發現孩子在用線條塗鴉的時候,在成人的潛意識的觀念理解下,我們說,孩子喜歡繪畫。但這個潛意識觀念影響下的行為,在很多的時候給孩子帶來的不是快樂的幫助,相反的,帶給孩子的是可能是很消極的被動心理。因為在傳統美術教育中成長過來的我們,既沒有深入到藝術的核心,也沒有充分的瞭解兒童。我們所接受的美術教育都是技法學習的過程、不停的在畫一根直線或者圓形、反覆的把物體畫像或者用很多的顏色拼在一起,把所有的線條排列美觀……。
如果您關注過兒童美術“教育”的功能,您會發現,它幾乎完全失去了應有的意義。“教”孩子,代替孩子思考,仍然是整個兒童美術教學的重點現象。在傳統的畫線條、塗顏色和學習構圖的學習中,孩子不僅僅沒有變得更好,相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失去的更多。
當我們把孩子送到美術興趣班,這些在我們頭腦中深刻的“美術”印象,變成了我們檢查孩子學習是否有效的尺度,線條直不直,構圖好不好,色彩是否鮮豔,形象是否美觀。前面還有家長跟我談到,一位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把顏色塗得規矩,把老師畫好的輪廓塗滿了,家長異常興奮地說:“哪個老師教得太好了,我們孩子可以把顏色塗得很漂亮了…….”,孩子自發的生理成長和協調性被固定了、僵化了,這位家長感覺到興奮。
因為如果我們不懂得兒童繪畫的需求,慢慢的,興趣變成了壓力。因此,很多的孩子宣稱“我不會畫!”但是你會覺察到一個狀況————在孩子還沒有參加興趣班的時候,他可能每天都要繪畫,每天都要畫5張甚至10張紙。之前能繪畫,參加學習了,反而不會畫了。這是為什麼?因為,在大多數的美術興趣班,都是孩子在畫老師的畫,在想老師想的問題。老師說,看這幅畫,形狀要這樣畫,顏色要這樣畫。畫不象老師的範畫就是不好的,就是沒有藝術天賦的。在這樣的教學思想下,孩子一天天在複製老師的作品,複製老師的思想。孩子當然不願意浪費自己的童年去接受這樣的繪畫教育。我要告訴你,這些知道反抗的、能夠拒絕的孩子恰恰是最懂得珍惜生命價值和生命歷程的孩子。他懂得在適當的時機拒絕對自己造成可能的傷害的任何外來的行為。而那些對自己的需求無動於衷的繼續鍛鍊自己的麻木思想的孩子,他們已經無法承受或者不願意爭取屬於自己的生命的權利。這些孩子通常都能得到讚許。正是這樣的讚許,可能麻痺了孩子的頭腦。更為糟糕的是,對那些勇於尋找自我的孩子,我們由此得出來一個結論——“這孩子沒有藝術天賦!”我們還沒有了解到藝術,還沒有對孩子作出深入的理解,我們就說孩子沒有藝術天賦。在這個文化價值潛意識的理解下,孩子的藝術發展的天賦和他的權利被拋棄在一邊。我們站在孩子的世界之外空談教育孩子。
我想讓你瞭解的是,你跟我同樣的也從兒童美術學習的階段成長過來,在接受了傳統的技法教育後的結果是,絕大多數的跟我們同齡階段的人,既沒有觸控到藝術,也沒有享受到童年。相反,我們對繪畫藝術造成了相當大的恐懼。可能你也有這樣的經驗,當你拿起筆,首先考慮的絕對不是“我要怎樣來做?”,你可能還沒有拿起筆,腦子裡想的是“我不能用畫筆來畫我想表現的事物和經驗,我沒有這個能力。”而你能做的是,把很多年前美術老師告訴你怎樣畫像一棵樹,現在又重新畫一下。很多的成人都承認,對藝術,他們一竅不通。藝術學習對我們沒有形成很好的幫助,而是造成了我們對藝術理解的艱難障礙。我們在頭腦中發展出了錯誤的藝術理解。
但是當一個孩子拿起筆,他不管這是什麼藝術,不管這種行為叫什麼,他可以每天繪畫,畫自己的認識,畫自己的想法,把立體的畫成平面的,創造自己的光線,改變世界的構成。他宣佈,顏料是軟的,拿在手裡很溫暖,他自豪的告訴我們,他發現黑色是最厲害的,可以打敗所有其他的顏色。他把泥巴與顏料混合,把線纏繞在上面,展示給我們戰爭的傷害…………….孩子才最貼近藝術的本質,最貼近生活。他們快樂,他們積極自信並試圖創造另外一個完美的世界。我去年的班上就有很多這樣的孩子,當然,他們被認為是最調皮的,最會搗蛋的孩子。在心智藝術工作室,我就聽到,一個孩子對其他兩個孩子說:“來,我們三個來開飛機。”他們怎麼開飛機的?每個孩子手中拿著一支彩色水彩筆,在一張紙上畫出機場,然後用不同的色彩筆分出跑道和各自的領地就在上面開飛機,嘴裡說,快點,右邊有日本飛機,你快開到我的左邊來,你從後邊繞過去……。同時,他們的手配合著“命令”用筆纏繞飛行,興奮而緊張的大叫:“打這架飛機,嘟嘟嘟…….奧…….,日本飛機被打下來了。我們還要去消滅其他的日本飛機…………..”。這樣的場景你一定印象深刻,因為,它可能就發生在你孩子的身上。很遺憾的是,這個極具生命力的過程無法以有形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樣的事例很多很多發生在我的藝術工作室。我從孩子的這種表達中感受到兒童對生命的熱愛和積極生活的態度。當成人開始盲目干預,曾經這美好的一切都可能不見了。因為我們要求孩子的創造要保持清潔和整潔,要求孩子的創造行為讓我們可以理解並接受,甚至要求孩子放棄自己的創造來模仿我們的行為。孩子真的很無辜很可憐。如果,我們把孩子的需要放在心上,真正考慮到孩子的需要,去觸控一下孩子柔軟的心臟,那麼在孩子繪畫的過程中,你漸漸的就能發現一個真相。當我們要求孩子美觀、構圖合理,色彩豐富的時候,你能發現,美術技巧不僅沒有幫助孩子變得更好,更富有表現力和創造力,也沒有使孩子更快樂。你所能發現的是,孩子慢慢慢慢的不再創造和幻想,不再積極自信。他變成了另外一個小老頭或者小老太太。你也能發現到,孩子繪畫並不考慮成人欣賞角度的構圖和色彩,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表現能力,並且他在技巧的表現上無需尋求任何成人的幫助。如果你的工夫下得深了,你還會聽到孩子的作品在跟你說話,它會告訴你:“今天我不舒服,”“我感覺到憤怒”或者“媽媽,我需要您的幫助”“我是最棒的”………………..你發覺,原來,兒童繪畫藝術有著自身獨特的發展歷程,成人只能是協助他們發展下去,而並非控制他們發展成長。
當孩子在玩顏料、把衣服弄髒的時候,當他把所有的顏料一點點往水桶裡擠的時候,你再去仔細看孩子。你也能看到孩子的專注、探索、好奇和他不服輸的衝動,看到孩子身上具備的靈性和生命力的過程。一旦你這麼做了,你看到的將不再是衣服是否該洗了、顏料值多少錢或者就知道玩等等類似的行為,你也能發現孩子內心深處潛在的慾望和積極的生命觀。而這一切都是兒童最美的時刻。
- 繪畫班致家長的一封信
- 使用者賬戶控制設定提醒怎麼關閉
- 面板乾燥粗糙怎麼辦
- 北嶽恆山旅遊攻略
- 關於丁立梅散文選讀後感
- 橄欖球運動員曼寧的介紹
- 母親節幼兒園園長講話稿
- 食品安全教育漫畫圖片欣賞
- 2016年國慶節活動方案_國慶節促銷方案
- 網球反拍擊球的動作要領講解
- 2017國慶節的手抄報獲獎作品
- 實驗室常用的滅火方法_滅火器的型別有哪些
- 衣服沾到煤油漬該怎麼去除
- 持續痛經是什麼原因
- 廚房餐廳裝修效果圖素材欣賞
- 音樂學院推薦信範文
- 家字書法作品欣賞
- 小孩入學介紹信範文
- 關於機會的散文
- 長沙國慶旅遊攻略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