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致家長的一封信

  幼小銜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孩子離開幼兒園大班後就要進入小學學習,這又將是孩子的一個“斷奶”階段,家長要如何做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尊敬的各位家長:

  感謝你們對卓越幼兒園學前教育工作的理解與支援,感謝你們對幼兒園老師的信任。下半年,大多數符合條件的大班幼兒將要進入一年級就讀。在此,幼兒園就相關事宜告知各位家長,敬請各位家長給予配合和支援。

  1、所有進入一年級就讀的學生必須在2010年9月1日前年滿6週歲。在此請各位家長明白:

  1、義務教育階段,原則上不准許留級。

  2、留級對孩子有害無益。

  3、專家說:孩子六週歲半到七週歲上小學最好,現在小學生作業多,這個年齡的孩子手、腕部的肌肉發育成熟了;從心理上講,更能夠輕鬆接受小學的內容,從而形成他的自信心,他的學習也就更積極,在班裡也會得到同伴的尊重,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年紀小的孩子與適齡上學的孩子在一、二年級時也許看不出有什麼差異。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由於學習難度突然加大,很多小齡上學的孩子會出現一種"馬鞍現象",即在學習成績上出現一個低谷。希望各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不要過早的讓孩子進入小學就讀,不要讓本該遊戲的孩子過早的背上重擔,不要揠苗助長,苦了孩子,甚至害了孩子。

  2、沒滿6週歲的幼兒,家長可以選擇繼續在幼兒園大班就讀。對幼兒來說,在幼兒園大班就讀是最好的。同時可以享受國家財政補助每生每年700元。

  3、凡是符合條件的幼兒將進入一年級就讀。就讀學校安排如下:

  1、按照教育局安排要求,小學入學按照就近上學的原則,本村有小學的儘量到本村小學就讀。

  2、其他她幼兒,本轄區內,如果確實為了方便或者在其他學校附近工作的,想去其他小學就讀的,提前跟幼兒園聯絡登記安排。

  敬請各位家長,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按照教育局、教育組的要求,將自己的孩子送往合適的學校就讀。

  祝:各位家長身體健康,生活安康!各位幼兒生活愉快,健康成長

  石槽卓越幼兒園

  2016年6月

  篇二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

  再過幾個月,您的孩子,快樂而難忘的幼兒園生活即將結束。您的孩子也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在這裡天潤實驗學校向您和您的孩子表示祝賀。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知識、開視野、長身體、獲發展的良好時機,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起點。

  有些專家把孩子離開幼兒園升入小學稱為孩子的“第二斷奶期”,因為幼兒園生活與小學生活相比存在著很大差異。升入小學一年級對於孩子而言,可以說是他人生中的一個大跨越。小孩的培養、教育是一門學問。孩子進入小學,該享受怎麼樣的小學生活呢?這是我們要共同思考的話題。

  一、 我們該給孩子什麼樣的小學生活?

  小孩的教育是一個家長、老師用“心”用“愛”澆灌的過程,理性的選擇為小孩順利的成長、成才奠基。“安子靜的部落格”,她把自己對小孩教育的心得體會以博文的方式記錄,其中就有一篇有關小孩小學生活選擇的博文,如下:

  我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小學生活

  小學是目前唯一沒有升學壓力的求學階段,作為母親,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陪伴孩子走過這六年美麗時光呢?

  我想,我首先會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上課認真聽講,下課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作業,完成作業後的時間交給孩子自由支配。我絕不要求孩子爭第一,學習成績的第一將意味著他會失去很多樂趣。第一的光環下掩蓋很多問題,學習成績決定一切的校園理念會誤傷掉無數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思考力。學習知識的數量不是最重要的,學習知識的方法才是要陪伴我們一生的財富。我會努力應對孩子發現問題,引導他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他面對困境,引導他發現知識的樂趣。對知識充滿本能的期待比多少勞動和教會都有用處。

  我想,我會讓孩子接觸各種運動專案,要求他進入運動隊。運動是讓男孩子變得陽光的方式之一,那些運動中留下的汗水會讓他懂得付出的快樂。能在運動中接受勝利和失敗的男孩子,將更懂得成敗的平凡和付出的必要。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棒球,我希望他都能學一些,懂一點。也許他一個也不喜歡,一個也不擅長,但他一定能在這些運動中找到更多的夥伴和朋友。

  我想,我會讓孩子接觸儘可能多的藝術訓練,繪畫、聲樂、樂器,只要一到兩種,持之以恆的練習,他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一個人把數理化學得再好,沒有一個可以全情投入的藝術愛好,他的人生也是枯燥無味的。我們努力學習是想生活得更好。可什麼叫生活得更好呢?當工作結束,我們竟然發現我們什麼都沒了興趣,那是多麼悲哀的事情。所以,小學時代多接受一些藝術訓練,將是一生寶貴財富。

  我想,我會支援孩子多交朋友,我絕不把孩子關在家裡成為新一代宅男。與陌生人溝通的能力也是一種能力,我為什麼要去阻止呢?那個尚不存在的陌生人有一天也許會成為我們的朋友,甚至我們的貴人。人和人之間就是從陌生人開始的,願意說出第一句話的人真棒。我不要孩子成為一個只會考試的孩子,不要孩子成為老師口中的“乖寶寶”,我要的是一個樂觀、開朗、快樂、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健康孩子

  我想的對嗎?我能做到嗎?我會不斷努力。

  二、我們該給孩子選擇怎麼樣的學校?

  為孩子挑選一個好的學校,使孩子度過一個平安、快樂、健康、陽光的小學六年學習生活彌足重要,這也是每一位家長的共同願望。

  然而,也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一年級學習生活充滿擔憂。如果學校一年級成班率過高,班級人數太多,老師就無法關注全體孩子。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學習效果低,學習習慣差,成績不理想,心理髮生變化,厭學、自卑、頑劣,最終喪失學習興趣。不經意間,有些孩子就成了邊沿化學生。

  這種擔憂不無道理,班額大的學校不僅無法讓每一位孩子享受優質教育,更無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無奈的“放羊式”教育,帶給孩子的更多的是難以彌補的“傷害”。至於因人施教,發展特長,培養能力,全方位實施素質教育,那隻能免為其談了。目前,於都縣城各所公辦學校都是人滿為患,高成班率。七、八十人的成班額,試想如何能保障讓每一位孩子得到應有的關愛與優質教育。鑑於此,為孩子選擇一所小班教學,特色育人,環境優雅,尊重個性的學校,是家長明智的選擇、負責任的選擇。選擇這樣的學校,才有助於孩子健康發展,張揚個性。選擇這樣的學校,才有助於孩子茁壯成長,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三、於都天潤實驗學校------您,無悔的選擇!

  十年耕耘 創優質名校------天潤實驗學校,想家長之所想,憂家長之所慮。天潤實驗學校秉承“尊重天賦,滋潤心田”的辦學宗旨,倡導“樂為本 悟為本 信為本”的育人理念,圍繞“讓每一位孩子邁出成功的第一步”的目標,形成了“小班設定,發展特長”的辦學特色,努力構建以學生、教師、家長髮展為本的和諧校園,全力打造一個優質、特色的現代天潤教育品牌。

  天潤實驗學校小學部立足學校十年辦學的輝煌積澱,充分吸納沿海發達城市的辦學、育人新理念,立志打造於都創新型小學教育,實現孩子的無限發展。

  教育信念:讓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師團隊:學校小學部全體教師均為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學校特級教師 4 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學科骨幹教師5人,市學科骨幹6人,縣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30人。學校領導曾令華校長,譚天書記,小學部校長謝稱發從教育的高階審視小學教育,進行全新課程規劃,與時俱進的育人督導。

  課程設定:以“國家課程”為基礎,整合學科從學生髮展的立場去描述他們應有的素養。學校在完成正常的國家課程基礎上,全面開展素質教育,利用每週一、三下午的時間,為學生免費提供藝術類教學專案供學生學習和選擇,以弘揚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特長。到目前為止,學校共開設了國學、寫作、書法、繪畫、小主持人、棋藝、手工、口風琴、豎笛、小提琴、合唱、鼓號、舞蹈、健美操、乒乓球、田徑等16個校級興趣班,25個年級興趣班。同時每學期還安排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孩子們的課堂不再單一乏味,不再只有語文、數學、英語。天潤孩子正在享受優質教育,孩子在興趣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裝置設施:天潤學校裝置設施齊全,環形塑膠球場、語音室、科學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舞蹈房、電子琴房、多媒體報告廳等十幾個功能室一應俱全。學校廚房、膳廳、學生宿舍、浴室等場所整潔衛生、管理規範。

  教育服務:

  1、小班化教學:天潤實驗學校一年級每班學生數不超過50人。考慮到剛進入一年級孩子對小學生活適應過程,孩子在課內課外都需要老師付出很多精力,我們按照教育部規定40-50人標準分班,讓教師更能關注到每位孩子的成長,加強過程的監管。

  2、個性化的輔導:學校安排有一年級帶班經驗的老師教學一年級,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能全方位的瞭解跟蹤,克服幼小銜接可能出現的幼兒適應性問題,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

  3、全方位溝通:學校在開學後兩週左右召開以年級學生家長會,專門探討小孩升入小學後的適應性問題,讓每位孩子身後都有一個成熟的成功的家長;班級開通微信群,將小孩在校、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及時反饋分享;學校微信交流平臺是家長了解最新教育動態,學校新聞,家教經驗分享、電話查詢,發表意見的平臺。

  4、九年一貫制:小學到中學是孩子人生的一道坎,孩子在跨過這道坎時,必然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學校的九年一貫制整合實踐,我們瞭解到小初變化過程,掌握變化規律,耐心幫助孩子儘快完成這一適應過程,必將對孩子在初中階段的全面發展產生良好的效應。

  此致

  敬禮

  天潤實驗學校

  X.X

  篇三

  家長們:

  幼兒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絡又有區別。所以教師和家長應共同負起責任,在孩子入學之始,為他踏上漫漫人生長路,邁出堅實的一步導航。

  即將走進校門的孩子將面對一種生活的轉折,從幼兒世界的遊戲生活轉為類似成人世界的規則生活。因為幼兒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它們既有聯絡,又有區別。說它聯絡,就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與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在智力,體力的發展上沒有很大差別,小學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繼續;而區別在於幼兒園與小學的教學要求,教學方法,活動形式和管理制度各方面都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這意味著幼兒需要放棄以遊戲為主的生活,轉入以學習為主的小學生活。對於中國兒童來講,這一轉折尤其巨大,好像一夜之間,孩子需要從一個玩童轉變為一個承擔義務和責任的準成人。這對大多數兒童來講並非易事。所以,為了減少幼小之間的差異,增強幼兒的適應能力,我園開辦了幼小銜接班

  一、對教師進行幼小銜接學習培訓,明確目標

  首先對老師進行培訓,組織大班的老師參觀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和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座談,瞭解他們的教學情況,徵詢他們對幼小銜接的教學意見和要求,並聘請有經驗的來勢舉辦業務講座,進一步拓展本園教師的視野,擴大知識面,保證教育的正確方向,在此基礎上,修改了大班的一日常規及教學內容;其次,增加幼兒對學校的感性認識。老師分期分批組織幼兒參觀學校,並參與小學生活,讓幼兒熟悉學校環境,瞭解學校生活,有目的地激發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嚮往使他們有思想準備,並且樂於接受一些入學準備和訓練。

  二、重視幼兒的情商發展,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

  孩子進入小學,一般要有兩方面的適應,學習適應和社會適應。社會適應問題實質上與一個人的情商有關,情商高的人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上進心。能不斷自我激勵,能與他人融洽相處。為此我園著重培訓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如:幼兒的學習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抗挫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等。

  三、把幼小銜接融入教學活動中,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課堂學習活動是幼兒園孩子學習的主要形式,把幼小銜接融入平時的課堂教學,在遊戲中豐富幼兒有關小學和小學生生活的經驗,為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心理物質準備,是大班幼兒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的主要內容。

  教師帶領大班幼兒到附近小學去實地瞭解和體驗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然後通過集體交流和討論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並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尤其要引導幼兒關注幾個問題,如注意安全,學會自我保護,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完成作業等。

  幼小銜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隨著我園幼小銜接工作的深入與細化,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打下堅定的基礎。對於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幼兒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讓我們一起關注幼小銜接,從現在做起,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真正能夠帶著微笑離開幼兒園步入小學,讓我們共同擔起責任,在孩子入學之始,為他踏上漫漫人生長路,邁出堅實的一步導航!

  XXX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