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的三克鐳教學反思

  老師們在授課後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教學反思吧?下面請欣賞網路編輯為你帶來的《居里夫人的三克鐳》教學反思 ,希望你能夠喜歡!

  《居里夫人的三克鐳》教學反思一

  本文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鐳的發現者——居里夫人擁有過三克鐳的故事,表現了她醉心於科學研究事業,一心為全人類做貢獻,大公無私的偉大品格。

  教學課本時,我從題目入手,讓學生齊讀課題,問:“通過題目,你認為本課講的是什麼?”以此為匯入,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最後一段,齊讀。又接著問:“為什麼說居里夫人的三克鐳體現了科學家的偉大人格呢?”一問題讓學生去尋找三克鐳的來歷。

  這之前,我又補充介紹居里夫人的相關資料。當學生找出第一克鐳是居里夫婦發現的後,我緊接著再次補充鐳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怎樣提煉出來的,以此讓學生明白其實居里夫人可以成為富甲一方、腰纏萬貫的人。學生在驚訝之於,話題一轉:可為什麼,十八年後,居里夫人卻買不起一克鐳?學生可以從文中找出答案,即居里夫人的回答。圍繞居里夫人的異常平淡的故事,我讓學生反覆讀,體會居里夫人話裡的含義,明白她的大公無私以及為全人類做貢獻的崇高精神、偉大人格。

  學生第二、三克鐳來歷時,我採取默讀形式,當學生分別找出它們的來歷、用途時,我又讓學生理解課文寫“麥隆內夫人回國向是個女百萬富募捐時碰了壁”這一內容的作用,更突出居里夫人的無私、偉大人格。

  最後,即是課文的重點:如何理解居里夫人在自傳中的一番話。讓學生讀,各種形式的讀,在讀的差不多程度時,問:“她們說的並非沒有道理。”其道理何在?“這個問題”是指那個問題?居里夫人的固執體現在哪?“勇於實踐的人”和“夢想者”分別指誰?居里夫人有怎樣的人格?

  在一步步指導下,學生也容易總結本文的中心思想,也能理解本文的線索。

  不足之處:

  1.朗讀指導不到位。

  2.對於後進生的關注還不夠。

  《居里夫人的三克鐳》教學反思二

  《居里夫人的三克鐳》這篇課文講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擁有過三克鐳的故事,體現了居里夫人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偉大人格,她一心只想著全人類,絲毫沒有一點私心。為了科學研究,也沒有將科學研究成果據為己有,居里夫人在向人類貢獻鐳的同時,也體現了一個科學家的高貴品質和令人敬佩的精神。

  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深入挖掘人物的特點,體會重點句理解:

  A、居里夫人的解釋異常平淡:“沒有人應該因鐳致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

  ***1***讀懂了什麼?

  ***2***用平淡的語氣說說這句話。

  ***3***用異常平淡的語氣說說這句話。

  ***4***從這“平淡”的語氣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什麼?

  ***5***從這“平淡”的語氣中,我們還可以感到那異常不平淡的是什麼?

  ***6***帶著讚美的語氣來讀。

  B、他們所說的並非沒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們夫婦是對的。人類需要勇於實踐的人,他們能從工作中取得極大的收穫,既不忘記大眾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類也需要夢想者,需要醉心於事業的大公無私。

  ***1***讀懂了什麼?

  ***2***讀出居里夫人的無私。

  ***3***讀出居里夫人的忘我

  ***4***引出資料理解醉心於事業的大公無私。

  讓學生自己發現並得出結論:那就是居里夫人把一切都貢獻給了科學,貢獻給了全人類。

  《居里夫人的三克鐳》教學反思三

  一、成功之處

  在教學《居里夫人的三克鐳》這篇課文時,我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腦結合的過程,是理解、揣摩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稱其為“讀”。所以,“讀”並不光表現在抑揚頓挫的聲音,也有靜思默想的默讀。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有默讀整體感知,也有齊讀集體感悟;既有文字的欣賞,又有默默的品味。通過主體的“閱”,學生才能將文字的語言“翻譯”成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把別人的東西裝進自己的“倉庫”。學生通過反覆朗讀課文來找答案,然後再感情朗讀,深入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時,我注意結合本單元讀寫訓練重點,“要注意作者是怎樣描寫人物、表現人物精神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使思維訓練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一個質的飛躍,體現了個性化的學習。

  二、不足之處

  1、對學生在讀文後的想開去方面的指導不夠,課堂上想的面不夠寬。

  2、對自傳中的那段話,感覺讀的不夠透。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課堂的高潮。

  學生在第一次課上反應平平,甚至到最後對居里夫人的偉大人格的理解也不冷不熱,正是我一味的牽引,大量的追問和高深的講解的所致。可惜當時的我並沒有意識到。那時那刻,居里夫人不光是離學生很遙遠,連我都覺得她偉大的已讓人無法觸碰。

  三、再教設計

  這樣一個大公無私,獻身科學,關愛全人類的偉大女性,兩次榮獲諾貝爾獎,她的聰明才智少有人及,可惜她一生在物質上困頓,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她的科學研究。我讀文的時候就有許多疑問:比如,居里夫人為什麼不在專利書上簽字?這並不妨礙她的偉大啊?還有那些十八年後因鐳的提純技術而富甲一方的人,他們的腰纏萬貫和自己的如此困頓相比,居里夫人難道就沒有一點的心理不平衡?這些疑問學生在讀文的時候也會碰到,能不能大膽的讓學生提出這些問題,然後再由教師引導學生一步步走近居里夫人的生命故事,從而真正對她的大公無私的人格有所感悟呢?我重新設計的中心是:讓學生一步步走近居里夫人的生命故事,在居里夫人的內心走上一個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