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政治小論文

  初一時一個打基礎的時間段,教師們要如何準備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提出問題***你提的問題是什麼?一般只提一個問題***

  二、分析問題***你為什麼 要提這個問題,就是原因***

  三、解決問題***怎麼做?***

  學會學習

  要學會學習,就必須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強調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好的學習方法以及勤奮、惜時等,是成功的重要保證.反思過去的學習經驗,探討學習的規律、方法,有助於我們提高學習效率,改進學習。

  好的學習方法是怎麼得來的?學習方法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學習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它不是一層不變的。從一定意義上說,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我們要根據所學課程、學習環境以及自身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和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掌握學習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我們要借鑑別人的好的學習方法,結合自身情況和特點,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有:珍惜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兼顧全面基礎與學科特長,不偏科;從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學習;懂得科學用腦,勞逸結合;明確學習目的;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善於競爭與合作。

  學會學習 要學會學習,就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個人學習成績的好壞,20%取決於智力因素相關,80%與“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佔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者,無一不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人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也說明良好的習慣對人生的確太重要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並發展,習慣的養成需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覆抓、抓反覆,一絲不苟,持之以恆。稍有懈怠,便會走樣;經常中斷,就會前功盡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一個種行為,重複21天以上成為一個習慣,重複90天以上以為一個穩定的習慣。培養習慣是個長期的過程,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

  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有:一心向學的習慣 ;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持之以恆的習慣。

  學會學習

  要學會學習,就要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現代社會,人類的知識處於快速增長和更新之中,今天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可能在不久之後就會過時。社會發展對於個人的能力、技術等方面的要求越來

  越高。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為了我們的終身發展,我們不能單純地接受知識,而必須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中增強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學習知識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世界上沒有一本書能窮盡所有的知識,也沒有哪一位老師能教完所有的知識,學生學習和學會的過程,最終要靠他們自己去完成。 自主學習要求我們能自覺地、獨立地制定學習計劃,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逐步做到不依賴父母和老師的監督和管理。

  正確認識自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說明人的一生,認識自已最重要,也最困難。正確認識自己也非常重要。

  自戀、愛慕虛榮的鳳姐過高地評價自己、將理想中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混為一談,結果招致瞭如潮的嘲笑、惡罵和人身攻擊。過低的評價自己,又會象四川某大學的曾世傑,因為過度自卑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我們要正確評價自己。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要正確評價自己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要藉口助一些方法。好的評價方法有:比較評價、他人評價、心理測量與評價。

  在認識自我時,不管採用什麼方法,都應該以變化和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既看到今天 的自己,又看到明天的自己。在認識自我時,要以"現實自我"為物件,在激勵和發展自我時,可以以"理想自我"為目標。

  競爭與合作

  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想實現雙贏,就要學會競爭,又要善於合作。

  競爭可以充分調動同學們的主動性、激發同學們的進取心和開拓創新精神。合作給同學們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有利於培養同學們團結互助的精神和協作的能力。因此我們既要善於競爭,又要善於合作。

  如何學會競爭?將比自己成績好、水平高的人作為競爭對手,不甘落後,暗中使勁 ;我們每位同學都要有競爭意識,勇敢地和他人爭高下,要不斷給自己樹立競爭目標,不斷地尋找競爭對手 ;競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贏;競爭需要開放,需要人與人之間坦誠交流;為了競爭而排斥同學,用犧牲同學間的交流來提高自己的名詞,不僅不利於對方的進步,而且是作繭自縛,妨礙了自己的發展。

     (二)

  論點、論據、論證 保護家園:

  汶川地震毀滅了許多美麗的城鎮鄉村,財產損失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員傷亡數以萬計。許多曾經美好的家園消失了,恩愛的家庭破碎了,親情從此陰陽相隔,真是令人痛斷肝腸,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次大地震,也再次警醒人們,我們今天居住的地球,其實是非常脆弱的,隱藏著許多不可預測的風險。目前,超過半數的地球人口生活在容易發生自然災害的地區,面臨地震、洪水、乾旱、泥石流、颱風、火山爆發等致命的威脅。地球50%以上的河流被汙染。在歐洲,55條最大的河流只有5條倖免汙染。這是位於南美的烏拉圭河,因為熱帶森林被過度砍伐,造成地表侵蝕,降雨沖刷帶走大量泥沙流入烏拉圭河,使河流變成了“黃河”。 有些自然災害, 比如地震,毀傷力巨大無比,卻難以準確和及時預報,人類在它們面前就像一個缺乏足夠保護的嬰兒,很多時候只能無奈地承受慘烈的傷亡和痛苦。而有些自然災害,卻可以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微薄努力,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去預防它們,控制它們,甚至化解於未然。這就是重視和切實做好生態和環境保護可以帶給我們的利益。近日在祕魯首都利馬舉行的歐盟和拉美國家首腦會議,熱點議題除了消除貧困和增強社會團結外,還包括環境保護、災害預防、氣候變化和能源生產。為此,利馬市政府在市中心的一個廣場舉辦圖片展覽,名稱是“空中俯瞰我們的地球”。主辦者希望,面對各種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每一個人都應該思考,採取行動,做好環境保護,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有一個適宜居住的家園。 中國經濟近30年來發展迅速,國力越來越強盛,人民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很多時候,我們的發展是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成本巨大,得不償失!最大的苦果之一,就是造成人們的環境質量、生活質量、健康質量等下降,甚至導致自然災害的發生,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和家園,而它們本來是可以避免的。面對各種自然災害,包括人類活動引起的災害,每一個國人和政府部門都應該反思,我們是否做好了準備?我們的災害預測網路、救災制度和手段是否還有亟待完善的地方?是否真正做到了廣開言路,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社會有效力量參與到防災救災之中?另外,國人也需要轉變意識,建立和增強新型環保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願祖國的大好河山成為每個人心中永遠的樂土!

  珍愛生命:生命它就像那噴泉一樣,是那麼的多姿多彩;它就像傍晚的晚霞一樣,是那麼的美好;它就像二月的鮮花一樣,是那麼的美麗卻短暫。然而,往往一些潛伏在身旁的“暴風雨”,使它比曇花一現還要短暫。

  是的,生命對於人類的確可貴,可人類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任何一點點傷害都可能造成生命的殘缺和終止。因此,生命的延續需要許多人的共同努力、珍惜、愛護,更需要安全的保證。然而,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卻不可能是絕對安全的。環境汙染、地震、水患、火災,還有那些人為因素造成的傷害等,諸如此類那麼多不安全因素無時無刻不在蠶蝕和威脅著人的生命。

  安全,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重要,而對於我們這些尚未長大的小朋友,這樣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尤其重要。可是,在我們身邊,總有那麼多的小朋友不注意安全,不珍惜生命,把老師的教導和家長的叮嚀當作耳旁風,結果不僅受到了傷害,而且耽誤了學習,有的甚至造成了殘疾危及生命。比如有的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規則,不聽從交警的指揮,橫穿馬路闖紅燈;有的同學喜歡在樓梯旁追逐打鬧,上下樓梯故意擁擠;有的小朋友喜歡玩銳利的剪刀、小刀;還有的小朋友放學不回家,喜歡在公共場所逗留,甚至吃小攤上不潔淨的食物……以上都是一些不安全的行為,結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僅去年一年,就聽到好幾起這樣的事情。有的學校下課時沒秩序,一次擠傷了七位同學;有的小朋友被鞭炮炸傷了眼睛;還有的小朋友摔傷了腿腳。去年雙莊的三位小同學由於購買了不法小販的食品,誤食了老鼠藥,三人同時中毒,要不是發現早搶救及時,差點兒丟了性命。就在今年快放“五一”假的前幾天,一位就快初中畢業的小姑娘,在課外活動時,不幸從兩米多高的看臺上摔了下來,摔壞了腦袋,她昏迷不醒,幾乎沒有了心跳和呼吸,雖然經過了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至今也沒有脫離危險。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一下子就變成了呆愣愣的植物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就這樣枯萎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就這樣給毀了,怎能不讓人為之痛心……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我們身邊的不安全因素太多了!安全對於我們的學習、生活是多麼重要啊!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掌握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掌握安全自救的方法,學會預防和應對各種災難性事故。只有做到安全第一,我們才能遠離危險,健康成長。至於怎樣才能做到安全,我想,不需要我一一介紹,生活中的安全知識太多了,書本上、報刊中、電視裡比比皆是。只要你想學,只要你留心,只要你時刻想著安全、心理裝著安全、行動注意安全,安全就會常伴你左右。

  親愛的小朋友,也許你有許多夢想,也許你有很大志向,可你知道嗎?生命是一切生活的基礎,沒有生命就沒有健康,沒有健康也就沒有了一切。沒有安全的保障,什麼樣的理想都有可能變成空想。媽媽常說健康是“1”,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在它後面加上許多“0”,但是如果沒有了生命、沒有了健康,就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了。可寶貴的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要讓生命之花常開,要讓生命之樹常綠,沒有安全之水的澆灌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每個人的悉心呵護,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需要每個小朋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能做到安全第一,都能把握好安全的金鑰匙,我們就能擁有安全,就能遠離危險,就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