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下高中生物學習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新課程標準的推廣與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而且有效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績。而對於高中生物教學內容而言,對學生們學習生物課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積極探討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們的思維,使得他們積極探究與學習生物知識。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一、名詞和術語要記清楚。
很多學生學習生物不懂得要背什麼,所以老師給的所有內容全拿來背,或者乾脆什麼都不去記,這都是不對的。生物學裡有很多專有的名詞和術語,只要這些名詞和術語記清楚了,內涵和外延搞明白了,問題就都解決了。比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這是兩個名詞,要知道光合作用是什麼,分幾個階段,在哪裡發生,過程如何,呼吸作用是什麼,分幾個階段,在哪裡發生,過程如何。只要真的能把這些內容記清楚了,不管題目如何來考,經過分析試題就能很容易的解決問題。所謂的難題,是出題人通過語言的描述,來設計學生思維上容易出現的漏洞,或者是偏差,引學生掉入陷阱。不過既然是陷阱,能夠認清楚什麼是正確的,反向去思維那些不認識的東西就是陷阱了。另一方面,這些名詞和術語在考試的時候要求能夠準確的使用,不能寫錯字,這就還是要求準確性。比如寫“睪丸”不能寫成“糕完”。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二、在準確記憶名詞和術語的基礎上還要能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絡,學會去分析試題。
在同步學習的時候大家比較重視單獨知識的學習。在總複習的過程當中,要自己去嘗試把知識聯絡在一起,構建出一個屬於自己思維體系的網路圖。比如胰島素,要去儘可能多的聯絡,你可以想到胰島素屬於蛋白質,那麼蛋白質的合成方式是什麼?在哪裡合成?合成與什麼結構有關?哪些物質要參與?將來胰島素合成之後要去幹些什麼?如何從產生部位到作用部位?胰島素和血糖的調節有關,那麼血糖如何調節?激素如何作用?有沒有神經調節的過程?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有什麼相同和不同點?聯絡如何?胰島素是由基因控制形成的,基因如何控制?細胞中DNA、RNA之間的關係怎樣?你可以發現就拿出一個胰島素做為引子,可以將生物學的幾乎所有內容連到一起,我曾經作過類似的總結,可以通過不同的設問方法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問一遍。這也就告訴同學們,知識是要通過設問來聯絡起來的,也就是說,看到任何一個題目,都要從題中來分析,每一個問題要考我們那一個知識點。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三、思維訓練
如果知識點和讀題都沒有問題了。就可以進行思維上的訓練了。在新的生物考查過程中,大多都是選用很新的背景材料來出題,還有就是讓學生實驗設計。這就需要同學們對於新情景和新實驗背景能夠應用已有知識去分析情景設計實驗。實驗設計的一般思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來總結出來,但這都是共性的一種思維習慣,對於有針對性的個別的問題,就要個別的去分析,從題中挖掘資訊,從已有知識模版中尋找可以利用的東西進行重新組合。最後還要規範自己的答題用語,儘量準確精練。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四.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
對於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X、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於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物件即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係。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五.弄清知識內在聯絡,“瞻前顧後”、“左顧右盼”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絡,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如: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絡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又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麼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了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六.深刻理解重點知識,讀書做到“六個W”
對於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讀書時要時時思考“六個W”。這六個W分別是:
Who—→誰或什麼結構
What—→發生了什麼變化或有什麼
How—→怎樣發生的
When—→什麼時間或什麼順序
Where—→在什麼場所或結構中發生的
Why—→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總結:
知識是根基,如果知識都記不準確,不知道內涵,那麼什麼都是空的假的。當知識能夠熟練且準確的掌握,就能容易的在知識與知識之間跳躍。最後加上技巧的訓練,答題模版的準備,就可以解決形形色色的問題。從根本上說,生命科學源於生活和科學實驗的實踐,它的最終目的是要造福於人類。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促進自身的發展,把學習和現實生活來聯絡起來。所以從實際出發,用學過的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這樣學習會變的有樂趣,學起來也就輕鬆,考試也能更得心應手。
- 新課標下高中生物學習方法
- 小學關於五一勞動節活動策劃方案
- 屬雞雙魚座的性格怎麼樣
- 古裝個人寫真攝影作品賞析
- 高校班主任個人工作總結
- 歌星陳奕迅個人資料
- 表達暗戀的心情語錄
- 中學生司法知識教育的題目有哪些
- 你認為乒乓球具有哪些價值
- 鼻子上長大痘痘是什麼原因
- 政協新年茶話會講話稿範文
- 小學生法制黑板報版面設計圖大全
- 關於文明禮儀國旗下演講稿範文
- 五行屬金的適合戴什麼顏色
- 愛情友情的唯美哲理短句
- 菠菜麵湯的不同做法
- 利用煤氣灶進行做飯的方法和技巧有什麼
- 關於簡單的文明禮貌手抄報資料圖片
- 最新工會春遊活動方案
- 潤肺止咳菜譜大全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