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知識彙編

  必修課程《分子與細胞》與生物進化的聯絡《分子與細胞》中依次介紹了細胞的重要性以及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細胞的組成分子和基本結構,細胞的物質運輸以及能量供應,最後介紹了細胞的生命歷程,注重從不同的視角認識細胞及其他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闡述了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以下小編蒐集整合了生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知識總結,歡迎參考閱讀!

  如下:

  一、高倍鏡的使用步驟***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鏡下找到物象,將物象移至***視野中央***,

  2. 轉動***轉換器***,換上高倍鏡。

  3 。調節***光圈***和***反光鏡***,使視野亮度適宜。

  4. 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顯微鏡使用常識

  1調亮視野的兩種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鏡***。

  2高倍鏡:物象***大***,視野***暗***,看到細胞數目***少***。

  低倍鏡:物象***小***,視野***亮***,看到的細胞數目***多***。

  3 物鏡:***有***螺紋,鏡筒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目鏡:***無***螺紋,鏡筒越***短***,放大倍數越大。

  三、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主要類群:

  原核生物:藍藻,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細菌:***球菌,桿菌,螺旋菌,乳酸菌***

  放線菌:***鏈黴菌***

  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

  真核生物:動物、植物、真菌:***青黴菌,酵母菌,蘑菇***等


生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
 

  四、細胞學說

  1創立者:***施萊登,施旺***

  2內容要點:共三點。1.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2.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並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3.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問題:揭示了***細胞統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五、生物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知識相關練習題

  1.當顯微鏡鏡筒下降時,操作顯微鏡的人目光注視的部位是*** ***

  A. 鏡筒 B.目鏡 C.物鏡 D.物鏡與裝片的距離

  2.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物體,若物體被放大400倍,這裡“400倍”是指物體的*** ***

  A.表面積 B.體積 C.像的面積 D. 長度和寬度

  3.細菌和病毒最明顯的區別*** ***

  A. 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B.有無細胞壁

  C.有無細胞結構 D.有無遺傳物質

  4.在將顯微鏡的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並尋找物像的過程中,不應出現的操作過程是*** ***

  A. 轉動細準焦螺旋 B.轉動粗準焦螺旋 C.轉動轉換器 D.調節反光鏡和光圈

  5.細菌與洋蔥細胞的主要區別是細菌不具有*** ***

  A. 細胞 B.核膜 C. 細胞壁 D.核糖體

  6.用高倍鏡觀察洋蔥根尖的細胞比用低倍鏡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大小和視野的明暗情況依次為*** ***

  A.多、大、亮 B.少、小、暗 C.多、小、暗 D.少、大、暗

  7.用顯微鏡的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倍數的物鏡組合來觀察血細胞塗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所示。如果載玻片位置不變,用圖所示的哪一物鏡在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多*** ******說明:物鏡a與載玻片的距離最近;b遠一點;c更遠一點;d與載玻片的距離最遠***

  8.下列生物中,均為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A. 藍藻、炭疽桿菌和支原體 B.葡萄球菌、酵母菌和放線菌

  C.黑藻、衣藻和變形蟲 D.流感病毒、天花病毒和藍藻

  9.所有的原核細胞都具有*** ***

  A. 染色體和線粒體 B. 細胞膜和葉綠體 C. 內質網和中心體 D.DNA和核糖體

  10.顫藻是藍藻類一種,下列對它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無葉綠體 B.具有DNA C. 具有細胞壁 D.具有線粒體

  11.在使用10×的物鏡和15X的目鏡觀察到根尖生長點細胞後,不移動裝片的位置,又換用40×物鏡和5X的目鏡觀察同一部位,所見的細胞比前一次*** ***

  A.多而大 B.少而小 C.大而少 D.小而多

  12.噬菌體***一種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 細胞壁 B.細胞膜 C線粒體 D.核酸

  13.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的生物與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分別是*** ***

  A.大腸桿菌與藍藻 B.大腸桿菌與病毒 C.大腸桿菌與酵母菌 D.酵母菌與病毒

  14.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下列哪一項除外*** ***

  A.變形蟲 B.水稻 C. 細菌 D.乙腦病毒

  15.在19世紀,細胞學說和以自然選擇學說為中心的生物進化理論分別是由誰提出的*** ***

  A.盂德爾和達爾文 B.施萊登、施旺和達爾文

  C.沃森和克里克 D.施萊登、施旺和孟德爾

  16. 欲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表皮上的一個細胞,轉換高倍鏡繼續觀察,則必須將此細胞移至視野中央,目的是使*** ***

  A.視野變大 B.物象清晰 C. 視野變亮 D.目標存在於視野內

  17. 細菌、藍藻和支原體細胞與動、植物細胞的主要區別在於*** ***

  A. 細胞體積小,進化地位原始 B.遺傳資訊量小,通常只以一個DNA為載體

  C. 無核膜和除核糖體外的多種細胞器 D.分佈廣泛,對各種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強

  18. 某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自制的洋蔥表皮細胞裝片時,在視野中發現一部分細胞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細胞則較模糊,這是由於*** ***

  A. 反光鏡未調好 B.標本厚薄不均 C. 細準焦螺旋未調好 D. 物鏡已壞

  19. 所有原核細胞都具有*** ***

  A. 核糖體和線粒體 B.細胞膜和核糖體 C.細胞壁和核糖體 D.細胞膜和葉綠體

  20. 下列有關使用顯微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在用顯微鏡觀察切片時,先用低倍鏡再換用高倍鏡的原因是低倍鏡觀察視野大,易找到所要觀察的物像

  B.在從低倍鏡換上高倍鏡後,視野將變暗,如因太暗而影響觀察時應開大光圈,反光鏡由平面換成凹面

  C. 在低倍鏡下觀察一個植物細胞時,在視野的右上方有一結構因太小看不清,此時應換上高倍鏡,用細準焦螺旋調節即可

  D.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質壁分離復原時,用低倍鏡觀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鏡觀察要好,原因是洋蔥鱗片的外表皮細胞比較大,用低倍鏡觀察放大倍數適中

  21. 下面是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操作步驟,要把顯微鏡視野下的標本從圖1—4中的A轉為B,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①移動載玻片 ②調節光圈和反光鏡 ③轉動轉換器 ④轉動細準焦螺旋 ⑤轉動粗準焦螺旋

  A. 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⑤ D. ③②⑤④

  22. 細胞學說指出: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的單位。這個學說的科學價值是*** ***

  A. 告訴人們所有的生物均由細胞構成 B. 證明了生物彼此間存在著親緣關係

  C.說明動植物細胞是一樣的 D.使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進入微觀領域

  23. 某同學在做實驗時,先用一塊潔淨的紗布擦拭鏡頭,再在一干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人一小塊植物組織切片,小心展平後,放在顯微鏡載物臺正中央,並用壓片夾壓住,然後雙眼側視,將物鏡降至距玻片標本2cm處停止,用左眼朝目鏡內觀察,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緩緩上升鏡筒。請指出他操作中不正確的地方:

  ***1*** 。

  ***2***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