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上肢水腫的處理

  不少乳腺癌患者術後都會有類似的痛苦經歷,患側的上肢疼痛、水腫,有的人甚至連手都抬不起來。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種類:暫時性水腫,常因手術破壞大片軟組織所致。可用彈力繃帶包紮或加強鍛鍊活動。永續性***繼發性***水腫,發生率佔10%,可持續數月或數年;如術中發現腋窩淋巴結有轉移或術後加用放射治療,則更易發生。究其原因,一種是血栓性靜脈炎,可在術後3日起用預防性抗凝療法治療;一種是靜脈返流受阻,壓力增高,抬高患肢可減輕症狀;一種是淋巴返流受阻與手術解剖、感染、腋窩積液、放射治療反應有關,較難處理。

  2、預防:術中注意仔細解剖腋窩,保護面板,防止切口感染,避免腋窩積液;放射治療時防止發生面板炎;禁止患側上肢輸血,輸液,術後適當鍛鍊活動。其中重要的是防止切口感染。

  3、治療:輕型病人,可行向心性按摩,每日1~2小時。嚴重病人,可大量切除上肢的皮下脂肪組織,再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但這種方法破壞性較大。肥胖病人可用低鹽食,並服適量利尿劑。各種理療效果均欠理想。

  乳癌手術其他併發症

  1、皮瓣壞死

  乳腺癌術後併發症最常見的一種是皮瓣壞死。輕者皮瓣邊緣壞死,因範圍有限,一般不影響創口癒合。重者壞死範圍較大,應及時剪除壞死部分,清創換藥,作好植皮前的創面準備,以便及早植皮。

  2、術後感染

  術後感染,創口感染是引起上肢腫脹的重要原因,並可見皮瓣邊緣壞死、感染;腋窩積液持續時間過長,或反覆引流不暢,亦可發生感染。此時,區域性應積極合理換藥,清除不利於傷口癒合的因素,同時也應給予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3、出血

  乳腺癌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是出血,在進行腫塊切除或根治性切除術後,均可有此種併發症的出現。

  出血的原因有:

  術前應用化療或激素類藥物使傷口容易滲血;

  術中止血不徹底遺留有活動性出血點;

  術後由於應用持續負壓引流,體位改變或劇烈咳嗽等原因,使電凝的凝血塊脫落或結紮的絲線滑脫,導致引流出血。

  乳腺癌的術後護理常規

  1、觀察生命體徵:

  注意血壓、心率變化,防止休克發生,觀察呼吸變化,判斷有無術中損傷胸膜引起的氣胸。

  2、傷口護理:

  乳房切除術後需用胸帶加壓包紮。

  3、引流管護理:

  1、皮瓣下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暢。

  2、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量。

  4、患側上肢康復、訓練:

  手術後24小時鼓勵病人左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運動,但避免外展上臂。48小時後可下床,活動時應用吊帶將患肢託扶,需他人扶持時不要扶患側,以免腋窩皮瓣滑動而影響癒合。術後1周開始作肩部活動。10~12天后鼓勵病人用術側的手進行自我照顧,如刷牙、梳頭、洗臉等,並進行上臂的全關節活動。

  5、觀察術後有無皮下積液、皮瓣壞死、上肢水腫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