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食物治小孩腹瀉

  小孩腹瀉通常發生在不足2歲的嬰幼兒身上,夏天和秋天容易多發。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孩怎麼食療治腹瀉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由於1—2歲的寶寶生長髮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爸媽需要首先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1、小孩治腹瀉食療之焦米糊

  取適量小米,研末後放入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適量的水煮成糊狀,涼溫後服下,每日2~3次。焦米糊易於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能吸附腸道內的腐敗物質,有祛毒止瀉的功效,是寶寶腹瀉的首選食物之一。

  2、小孩治腹瀉食療之蘿蔔泥

  取新鮮胡蘿蔔適量,洗淨切成小塊,加水煮爛或者蒸爛,取出胡蘿蔔,搗成糊狀,然後加入煮胡蘿蔔的水調勻即可,每5~10克胡蘿蔔泥大約加100毫升胡蘿蔔水。此法輔助治療嬰幼兒腹瀉效果顯著。

  3、小孩治腹瀉食療之蒸蘋果泥

  蒸熟了的蘋果具有很好的止瀉作用,這是因為蘋果中含有果膠、鞣酸,未經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起到通便的作用,而煮過的果膠則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將蘋果洗淨,帶皮切成小片,放入碗中,隔水蒸5分鐘即可,稍稍冷卻後,用勺搗成泥狀即可食用,平均每天吃2~3次。

  4、小孩治腹瀉食療之糯米蒼白朮粥

  取糯米30克,白朮12克,蒼朮6克。先將糯米略炒一下;白朮及蒼朮放水煮15分鐘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5、小孩治腹瀉食療之胡蘿蔔汁

  取鮮胡蘿蔔洗淨切碎放入鍋內、適量水,煮爛後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中醫推拿治療小兒腹瀉

  補脾土

  脾土穴在拇指橈側邊緣,醫者用左手食、拇指捏住小兒大拇指,用右手指腹循小兒拇指橈側邊緣向掌根方向直推。

  揉板門

  板門穴在手掌大魚際平面,醫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旋揉小兒手掌大魚際。

  揉外勞

  外勞宮穴在小兒手掌背正中,醫者用右手食指指腹,按揉小兒手掌背中心的外勞宮穴。

  運內八卦

  內八卦穴在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作圓,內八卦穴為一圓圈。醫者用左手捏住小兒手指,用右手拇指在小兒掌心做圓圈運動。

  揉臍

  臍即肚臍,醫者用中指指腹或掌根揉之。

  摩腹

  腹指小兒腹部,醫者用四指指腹或全掌放在小兒腹部做圓周運動。

  按揉足三裡

  足三裡穴在膝下三寸外側一寸,醫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裡穴做按揉。

  小孩拉肚子的護理要點

  1、適當增減衣物

  嬰幼兒的衣著,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避免過熱,夜晚睡覺要避免孩子腹部受涼。在炎熱的夏季應多給孩子喂水,避免飲食過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最好給孩子經常進行溫水浴。

  2、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

  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後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各種感染。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3、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對新生兒,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4、合理應用抗生素

  避免長期濫用方譜抗生素,以免腸道菌群失調,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