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歷史的成語

  出自歷史的成語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歷史的成語,希望能幫到你。

  一、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臥薪嚐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樑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胸有成竹***文與可***

  二、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成語“退避三舍”,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比喻不與人相爭或主動讓步。

  成語“按圖索驥”,故事出自《藝林·伐山》比喻拘泥於成法,不能靈活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

  成語“如火如荼”,故事出自《國語·吳語》。形容某種人群或事物陣容之大,氣勢之盛。

  成語 “半途而廢”故事出自《禮記·中庸》。意思是說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堅持到底。

  成語“呆若木雞”,故事見於《莊子·達聲》形容呆笨或因驚訝恐懼而發愣的樣子。

  成語“洛陽紙貴”,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成語“望梅止渴”,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成語“高山流水”,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成語“雞嗚狗盜”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成語“草木皆兵”,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形容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

  成語“探驪得珠”,故事見於《莊子列禦寇》。比喻寫文章能緊扣主題,抓住要點。

  成語“胸有成竹”,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yún dāng谷偃竹記》.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成語“勢如破竹”,故事出自《晉書·杜預傳》。形容戰鬥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成語“三令五申”,故事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意思是屢次命令告誡,再三陳述說明。

  成語“望洋興嘆”,故事見於《莊子·秋水》。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到無可奈何。

  成語“脣亡齒寒”,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比喻雙方關係密切,相互依存。

  成語“枕戈待旦”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準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準備作戰。

  成語“一丘之貉”,故事出自《漢書·楊惲傳》。比喻人或事物同屬一類,沒什麼差別。多用來形容反面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談和譏誚的口吻。

  成語“後來居上”,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成語“掩耳盜鐘”被說成“掩耳盜鈴”,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成語“三生有幸”,故事出自《甘澤謠》。形容極難得的好機遇。

  成語“聞雞起舞”,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成語“抱薪救火”故事出自《史記·魏世家》。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害,結果反而使禍害擴大。

  成語“南柯一夢”故事出自《南柯太守傳》。意思是借喻世間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空夢。現在比喻空歡喜一場。

  成語“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成語“指鹿為馬”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成語“請君入甕”故事出自《資治通鑑·唐紀》。比喻拿某人整治別人的法子來整治別他自己。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成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則成語出自《史記·李列傳》,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成語“撲朔迷離”這則成語出自《木蘭詩》,比喻事物錯綜複雜,不易看清面目。

 

 看過關於歷史的成語的人還:

1.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2.來源於歷史的關於學習的成語典故

3.關於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介紹

4.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5.形容歷史成語

6.來自歷史故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