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典故

  歷兵秣馬是形容緊張的戰備,也泛指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你們知道歷兵秣馬的典故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春秋時期,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所以,晉文公重耳與秦穆公任好聯合攻打鄭國。後來秦穆公被鄭國的燭之武說服,不再攻打鄭國,而是與鄭國結盟,並留下將領杞子等三人駐守鄭國。

  兩年後,杞子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說:“如今真是天賜良機啊!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現在由我們掌管,如果你現在派兵來襲,一定可以一舉攻下鄭國的都城。”秦穆公收到訊息後,徵求老臣蹇叔的意見,蹇叔極力反對,他勸秦穆公千萬不要做這種背信棄義的事,而且如果秦軍出兵,必會遭到晉國軍隊的截擊,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但秦穆公認為機不可失,根本聽不進去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將帥領兵出征,討伐鄭國,蹇叔的兒子也在遠征的隊伍之中。送別時,蹇叔抱住兒子失聲痛哭,說:“你們此去凶多吉少,晉軍一定會在崤這個地方截擊你們,看來我得準備去崤替你收屍了。”

  長途跋涉之後,秦軍到了離鄭國不遠的滑國,正巧鄭國的商人弦高途經滑國,得知秦軍準備偷襲自己的國家後,他假稱自己是鄭穆公的派來接待秦軍的使者。他對秦軍說:“我們國君知道你們要來,特地要我送一批牲口來犒勞你們。”另一邊,弦高暗中派人把秦軍進犯的訊息火速報告了鄭穆公。

  鄭穆公接到密報,馬上派人去杞子等人的住地察看,見他們已經打包好了行李,磨好了兵器,餵飽了戰馬,準備做秦軍的內應,便派皇武子跟杞子說:“很抱歉,沒有能夠好好地款待你們,現在貴國的軍隊來了,你們可以回去自己的國家了。”杞子等人見事已敗露,便匆匆逃走了。

  孟明視得到訊息,知道已經無法偷襲了,怏怏地說:“如今內應已經沒有了,討伐鄭國也沒有什麼希望了,我看還是回去吧。”於是,下令班師回國。途中經過崤地時,果然遭到了晉軍的伏擊,秦軍全軍覆沒。秦穆公得知討伐鄭國無果,而且還被晉國全殲,十分後悔當初沒有聽騫叔的勸告。

  孔子曾經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人要想做成一番事業,成就一番理想,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完善、充足的準備必將歸於失敗。“每一次差錯皆因準備不足,每一項成功皆因準備充分”,這句話就是對準備的最好註解。無論在什麼領域,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對準備,當你自覺時,它成全你;當你不自覺時,它毀掉你。也許你正準備揚帆啟程,鋒芒初露;也許你經歷重重,繼往開來;也許你對未來充滿期待,又恐力所不及。一切都不應該拒絕,但要問自己一句:“準備好了嗎?”

  厲兵秣馬解析

  【注音】lì bīng mò mǎ

  【解釋】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鬥。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準備戰鬥

  【近義詞】秣馬厲兵、嚴陣以待

  【反義詞】高枕無憂

  厲兵秣馬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秦國派杞子、逢孫、楊孫三人領軍駐守鄭國,卻美其名曰為:幫助鄭國守衛其國都。

  公元前628年,杞子祕密報告秦穆公,說他已“掌其北門之管“,即掌握了鄭國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秦國進攻鄭國,他將協作內應。

  秦穆公接到杞子的密報後,覺得機不可失,便不聽大夫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將軍率兵進攻鄭國。

  蹇叔的兒子也隨部隊出征,蹇叔對自己的兒子哭著說:“你們一定會在淆這個地方遭軍隊抵禦,到時我來收你的屍。”

  秦軍經過長途跋涉後,終於來到離鄭國不遠的淆國,剛好被鄭國在這裡做生意的商人弦高碰到。弦高一面派人向鄭穆公報告,一面到秦軍中慌稱自己是代表鄭國前來慰問秦軍的。弦高說:“我們君王知道你們要來,特派我送來一批牲畜來犒勞你們。”

  弦高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襲鄭秦軍的懷疑,使秦國懷疑鄭國已做好了準備,所以進軍猶豫不決。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厲兵秣馬的成語故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