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馴馬典故介紹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統治的十五年間,人民生活安樂,政治清明,她治理朝政的能力完全不比那些英明神武的皇帝差。有個典故是武則天馴馬的就能說明武則天的智慧了。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據史書記載,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天下罕見的寶馬叫做“獅子驄”,傳說能日行千里而不乏,因此深得李世民的喜愛。但是這匹寶馬的個性卻十分暴躁易怒,一般人別說坐上去了,就算是靠近它也十分困難。有一次,李世民帶著自己的後宮佳麗來看他的愛馬。旁邊的馴馬師不是被寶馬踢傷就是咬傷,難得有幾個馴馬師坐到了馬背上,沒有多久就被甩了下來。

  這時武則天挺身而出,願意來降服這匹烈馬。她向李世民要了三樣東西:一條鐵鞭、一個鐵錘和一把匕首。之後武則天便腰插鐵錘、匕首,手拿鋼鞭,慢慢地向烈馬靠近,烈馬馬上撅起蹄子不想讓她接近。武則天揮動鞭子就給了它幾鞭,趁著馬受驚的時候騎了上去。烈馬自然不會就這樣乖乖就範,只見它縱身躍起,想要讓武則天翻下馬背,武則天早有準備,他抓住馬的韁繩,舉起鐵錘就在馬的頭上狠狠敲一下。這下“獅子驄“不敢再有所舉動了,乖乖地任由武則天驅使它。要知道,武則天手裡還有匕首沒排上用場呢。

  這是在武則天十四歲也就是她剛入宮的時候發生的事情,可以說充分體現了她的睿智和勇氣。

  武則天的一生事蹟簡述

  公元624年,武則天誕生,其母為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的小妾楊氏。幼年的武則天生性活潑,好才學,隨著年歲增長出落得愈加動人。

  公元638年,武則天貌美有才的名聲被唐太宗好知曉,遂納入宮中,後為才人。

  公元643年,武則天與此時被封為太子的李治互生情愫。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李治為唐高宗,武則天依唐例削髮為尼。

  公元650年,唐高宗入寺與武則天重逢,次年得以入宮,且有身孕,生下兒子李弘,得封昭儀。

  公元655年,武則天計劃並實施一系列手段成功使自己登上皇后之位。

  公元660年,唐高宗病重,武則天開始代理朝政。

  公元667年,武則天輔佐太子李弘監國。太子於公元675年逝世,死因不明,有傳說是武則天為奪權而謀害親生兒子。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顯繼位,次年被貶,武則天擁李旦為帝,全面掌握朝政。

  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人才,在政治改革上很有作為。但重視酷吏,恩寵面首,致使小人當道。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被李顯起兵被迫讓位,同年病逝。

  武周女皇武則天祖籍在哪

  根據相關資料的表明,武則天的祖籍是在初唐幷州文水,也就是如今的山西文水縣。她出生於利州,也就是如今的四川省廣元市。

  武則天出生在唐初時期高貴顯宦的家庭,也正是她父親擁有者顯赫的權勢,以及奢靡的生活,才滋養了她無限的權利慾望。然而一切並沒有如此的順利,但是唐初正在風行門閥之風。而武氏庶出的門第,又使她遭受流俗的輕視。也正是這一時期的遭遇,強烈年的刺激著青少年時代的武則天,激發了她去追逐和獲取最高權力的慾望,甚至不惜一切手段去報復。

  小時候的武則天很是聰明伶俐、膽識過人。她的父親知道她是一個可造人才,於是才會教她讀書識字,使她通曉世理。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在武則天大概是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已是博覽群書,博聞強記,而且長於書法。直到在貞觀十一年的時候。年僅14歲的武則天就以自己的長相成功的被選入宮中,而這卻為武則天將來掌握大權、統一霸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