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煮豆燃萁的典故

  導語:曹植才思敏捷,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吟出一首“煮豆燃萁”的《七步詩》。曹丕聽後,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終沒加害曹植。後人由此讚美才思敏捷者為“七步之才”。但曹植和其兄曹丕之間“煮豆燃萁”的故事,在歷史的天空中不斷上演,留給了世人沉重的思考。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曹植。

  煮豆燃萁,是一個成語,比喻兄弟間自相殘殺。這個成語出自三國時期曹植的一首《七步詩》。曹丕即位後,忌曹植之才,曹植從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變成了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作不成就將行以大法***處死***。曹植才思敏捷,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吟出一首“煮豆燃萁”的《七步詩》。曹丕聽後,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終沒加害曹植。後人由此讚美才思敏捷者為“七步之才”。但曹植和其兄曹丕之間“煮豆燃萁”的故事,在歷史的天空中不斷上演,留給了世人沉重的思考。


曹植

  成語簡介

  是指燒豆秸煮豆子,豆秸和豆子就好比同根兄弟,後來用“煮豆燃萁”來比喻兄弟之間互相殘殺。這個成語出自三國時期曹植的一首《七步詩》。曹丕即位後,忌曹植之才,曹植從一個養尊處優的貴公子,變成了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作不成就將行以大法***處死***。曹植才思敏捷,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吟出一首“煮豆燃萁”的《七步詩》。曹丕聽後,勾起手足之情,深感羞愧,最終沒加害曹植。後人由此讚美才思敏捷者為“七步之才”。但曹植和其兄曹丕之間“煮豆燃萁”的故事,在歷史的天空中不斷上演,留給了世人沉重的思考。

  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三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一個妒忌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人物評價:

  陳壽《 三國志》:陳思文才富豔,足以自通後葉,然不能克讓遠防,終致攜隙。

  劉勰《 文心雕龍》: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辭賦;陳思以公子之豪,下筆琳琅;並體貌英逸,故俊才雲蒸。

  鍾嶸《 詩品》:“其源出於國風。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嗟乎!陳思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爾懷鉛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餘暉以自燭。故孔氏之門如用詩,則公幹升堂,思王入室,景陽潘陸,自可坐於廊廡之間矣”。

  顏延之《 庭誥》:至於五言流靡,則劉禎、張華;四言側密,則張衡、王粲。若夫陳思王,可謂兼之矣。

  沈約《 宋書謝靈運傳》:若夫平子豔發,文以情變,絕唱高蹤,久無嗣響。至於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陳王,鹹蓄盛藻,甫乃以情緯文,以文被質。自漢至魏,四百餘年,辭人才子,文體三變。相如巧為形似之言,班固長於情理之說,子建、仲宣以 氣質為體,並標能擅美,獨映當時。

  魏收《魏書 文苑傳》:曹植信魏世之英,陸機則晉朝之秀,雖同時並列,分途爭遠。

  房玄齡《晉書 文苑傳》:逮乎當塗基命,文宗蔚起,三祖葉其高韻,七子分其麗則,《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彬蔚之美,競爽當年。獨彼陳王,思風遒舉,備乎典奧,懸諸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