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薛寶琴的地位如何

  四大名著紅樓夢中,最完美的女子是誰?那就是薛寶琴,那麼薛寶琴的地位如何?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

  在《紅樓夢》中有一個大家都感到困惑卻誰也沒有詳加研討的問題;那就是寶琴在<紅樓夢>中的地位。寶琴直到第四十九回才出場,一百一十回的紅樓夢***雪芹原作是一百一十回,不是一百二十回***幾乎已快一半了。而她一露面,書中就把她描寫成一個超群軼倫的人物。寶玉說:“更奇在你們成日家只說寶姐姐是絕色人物,你們如今瞧瞧他這妹子,更有大嫂嫂這兩個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晴雯說:“……大太太的一個侄女兒,寶姑娘一個妹妹,大奶奶兩個妹妹,到象一把子四根水蔥兒。”探春說:“……據我看,連他姐姐並這些人,總不及他。”寶琴竟然超過了群芳之冠寶釵,所以賈母一見就“逼著太太認了乾女兒了”,並且給了她一件金翠輝煌的鳧靨裘。寶釵說:“……我就不信我哪些兒不如你?”連最豁達大度的寶釵都開玩笑地流露了妒意。後來作詩,寶琴又顯露了非凡的才華,“寶玉見寶琴年紀最小,才又敏捷,深為奇異。黛玉湘雲二人斟了一小杯酒齊賀寶琴。”連詩才最敏捷的黛玉、湘雲也對寶琴的詩才表示佩服。

  第五十回有脂批曰:“此回著重在寶琴,卻出色寫湘雲。寫湘雲聯句極敏捷聰慧,而寶琴之聯句不少於湘雲,可知出色寫湘雲,正所以出色寫寶琴。” 寶琴如此絕色奇才,書中又寫她“年輕心熱”等許多優點,幾乎成了《紅樓夢》中第一完人。確實,黛玉身體不好,常鬧“小性兒”,寶釵世故,湘雲有口無心,也發過“經濟酸論”,探春對生母的態度惹人譏評,十二釵中的佼佼者哪一個能象寶琴那樣完美無缺呢?薛寶琴在《紅樓夢》中的地位確實是奇特的。有人說她當入“金陵十二釵”副冊?誰不感到有點彆扭呢?難道寶琴反不如“懦小姐”迎春?反不如“矢孤介”的惜春?連釵、黛、湘、探尚且不如她,她怎麼會是副冊中人呢?正冊中沒有寶琴,那就是說寶琴根本就不是簿命司中的人物。關於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合出妙玉時,有雙行夾批中提到“後寶琴、岫煙、李紋、李綺,皆陪客也,《紅樓夢》中所謂副十二釵是也。”實際上是夾批者主觀漫擬,不足為據。因為緊接著就有署名畸笏的批語對這種說法進行駁斥,指出“樹處十二釵總未的確,皆系漫擬也。”參見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評註》第五十五頁至五十八頁。

  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時,“當下隨了仙姑進入二層門內,只見兩邊配殿皆有匾額對聯,一時看不盡許多,惟見有處寫的是痴情司,結怨司、朝啼司、夜哭司、春感司、秋悲司”,旁有脂批曰:“虛陪六個”,原來太虛幻境中並不是僅僅有一個薄命司。由此可以明白,象薛寶琴、邢蚰煙?李紋、李綺都不入薄命司,而屬於“虛陪”的人物。所以她們遲到第四十九回才出場,因為她們本來只是“虛陪”,不是書中主角。有人根據賈母曾露出意思為寶玉求配寶琴,就說雪芹原作中也有賈母變心、否定寶黛婚姻的構思,實為皮相之見。寶琴是虛陪的人物,所以作者不妨借她“間色”。如果說賈母為寶玉求配寶琴時不考慮黛玉,那麼她不是同樣沒有考慮寶釵嗎?讀《紅樓夢》如果看得太板,常要“被作者瞞過”,上大當的。

  薛寶琴早巳許配給梅翰林之子,因而書中有“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一回文字,寫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後一個丫環抱著一瓶勻:梅”“就象老太太屋裡掛的仇十洲畫的雙豔圖”,可是“那畫的哪裡有這件衣裳,人也不能這樣好”。這裡用諧音暗示之意是很明顯的。薛寶琴之“薛”正是白雪之“雪”,梅翰林之“梅”正是紅梅之“梅”。“琉璃世界白雪紅梅”也正是一種“引文”,暗伏薛寶琴命運獨好,將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之後,獨有“白雪紅梅”仍在也。

  因此可以明白第七十回放風箏時為什麼寶琴的風箏是“大紅蝙蝠”,“蝙蝠”是吉祥的象徵,乃“偏福”之意,正喻寶琴嫁梅翰林之子,命運獨好。寶琴作十首懷古詩暗喻十二釵的命運卻不涉及自己***參見《暖香塢春燈謎與薛小妹懷古詩》***,她述真真國少女五言律詩關係著探春的結局也不涉及自己***參見《探春的結局——海外王妃》***,這都由於寶琴是“陪客”,她在《紅樓夢》中只起一個旁觀者的作用。大約在八十回後寶琴的地位並無變化,她可能在四大家族敗落後充當一個“見證”歷史盛衰的角色。

  薛寶琴為何進不了十二釵正冊:

  薛寶琴,《紅樓夢》中皇商之女,小時跟父親跑過不少地方。她是薛姨媽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蟠,薛寶釵的堂妹。她長得十分美貌,賈母甚是喜愛,誇她比畫上的還好看,曾欲把她說給賈寶玉為妻。王夫人也認她為乾女兒。她自幼讀書識字,本性聰敏,在大觀園裡曾作《懷古絕句十首》。後嫁都中梅翰林之子。她是一位近乎完美的人。她的美豔與純真和邢岫煙的內斂與清高、李紋、李綺的超脫與淡然截然不同,十分耀眼。

  根本原因很簡單,薛寶琴算不上薄命人。所謂“金陵十二釵”,指是是“太虛幻境”“孽海情天”中“薄命司”之“金陵十二釵正冊”之女子***詳見於第五回***。

  為什麼說薛寶琴算不上薄命?這要從她的成長環境講起。薛寶琴出身於四大家族之一薛家,但自小便離開家鄉,隨父母“四山五嶽都走遍了”“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不同於養在深閨的千金小姐們,更像是個意氣風發的女俠。所以論見識學識都不是處在深閨侯門大院、只從書文戲文上認識世界的姐姐們能比。書中有例,寶琴所作的十首懷古詩,暗含十件物品,但大觀園中人無一能解開一二。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一個香菱學詩品詩也要回想舊年上京時岸上的景色,才能深入體會“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的箇中味道。諸釵之中,在書中明明白白寫著有過出遠門經歷的,只有釵黛二人,寶釵跟香菱一道隨同母兄乘船從南京來到長安都中,黛玉小時從揚州來至長安,後因父病重回揚州,再送父回蘇州,再回長安,在船上可以飽覽沿岸各地風士人情。探春姐妹等,出門不是坐車就是坐轎,即使好奇經常掀開車簾,能看到的也只能是街景和各色看熱鬧的市井人物。

  她們都不能與走遍大江南北的寶琴相比,她們的命運被四大家族牽拌著,而且掌握她們人生命運的都是一干置她們性命不顧的封建家長們,他們為各自的利益犧牲子女的前途。十二釵的婚姻,在現存的八十回***實是七十九回,當代紅學家按所述內容將第七十九回分割為兩回***中已知的如元春迎春,一個是依例不得已進宮,一個被父親抵債賣給孫紹祖,據判詞等暗示兩人都***。元探之父賈政是典型的“好官”,唯皇帝是從,若上頭要他奉獻小女兒,他斷不敢不從,更不用說賈赦賈珍賈璉之類,惜春巧姐等若非年紀尚小恐怕也要步元迎的後塵。黛玉的前途只在賈母的手中,一旦賈母去逝,也只能任人擺佈;湘雲的判詞及曲子都暗示了夫婿將早逝,到時她孤身一人若遇上大風暴,無人可依託,也只能任憑賊人處置。

  寶琴有一個優勢是誰都不能比的,就是他的親哥哥薛蝌。從寶玉和寶釵的口中可得知薛蝌之為人。第四十九回,薛蝌帶寶琴進京發嫁來至賈府中,“寶玉……笑道:‘你們還不快看人去!誰知寶姐姐的親哥哥是那個樣子,他這叔伯兄弟形容舉止另是一樣了,倒像是寶姐姐的同胞兄弟似的……’”。寶玉的眼中,薛蝌是如同寶釵一類的人物,其形容舉止,待人接物是再好不過的。五十七回,薛蝌已與岫煙訂親,寶釵因岫煙處境而愁眉嘆道,“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斷不先娶親的。如今倒是一件難事。”話語中表明薛蝌若不把他妹妹安頓妥了是不會考慮自己的事情的,寶琴能有這個這樣為自己著想的哥哥實在是幸運至極。

  在當時,既能出閨門走天下,又能得到至親全方位關心的女子,幾乎沒有,而寶琴擁有這兩樣,不能不說是她的幸運,也是當時社會的幸運。

  第二,寶琴的父親是普通商人還是皇商?她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

  五十回,在薛姨媽,即寶琴大娘的口中,透露出寶琴一家人的情況:“他父親且好樂的,各處因有買賣,帶著家眷,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第四回,介紹薛蟠一家時,並沒有提到他還有一個叔叔,而且薛家的皇商地位是從他父親的手裡直接由他繼承的:“雖是皇商,一應經紀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之舊情分,戶部掛虛名支領錢糧,其餘事體,自有夥計、老家人等措辦。”又有:“自薛蟠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亦見消耗。”可見薛家早在薛蟠父親時便已經分家各過,在京的一切店鋪買賣與皇商地位已經由薛蟠父親繼承,而薛蝌寶琴的父親則繼承了商人本分——雲遊四海,各處買賣,可見並沒有固定的店鋪,與一般商人差不多。

  當然,蝌琴之父又不同於一般商人,從五十二回中所透露的“西海沿子上”“通事官”等,是專門四處搜奇貨珍貨異貨的商人。同時由於祖輩積下的財產豐厚且見識不同一般,薛蝌寶琴便有機會隨同父母廣遊天下,其父把買賣當作樂趣,同時把海外珍奇帶回中國。

  自從薛蝌之父死後,大概他們母子三人便回至金陵,而薛蝌作為長子需要照顧病中的母親和年幼的妹妹也不便四處買賣了,直到他送寶琴來京發嫁。薛蝌來到賈府後,便協理薛家在京事務,並準備遷出賈府事宜;而他的大娘薛姨媽也開始準備他與邢岫煙的婚事。如果他們已在上一輩分家而過,那麼作為另一家的大娘為什麼還給侄兒張羅婚事、堂姐寶釵也對未來堂弟媳說勤儉持家的事***五十七回***?

  這一點,本人始終無法得到統一的答案。

  但,如果如前段所述,薛蝌一家已從皇商薛家分出獨過,寶琴便是商人之女,一同平民女子。如果她算得上是薄命人,那麼她與尤三姐一樣應是小家碧玉,應該排在副冊。

  第三,寶琴的綜合素質是賈府、甚至金陵省第一,但單項才華卻不及釵黛湘。

  一、論急才不及湘雲。五十回蘆雪廣爭聯即景詩,湘雲以出句12次、雙句6句、單句6句,共18句居首;寶琴黛玉分別以出句9、8次居次。可見寶琴之急才略遜於湘雲,與黛玉相當。

  二、論寬巨集大氣不如寶釵。在大觀園中,除去守寡的李紈,寶釵是最年長的,她處處愛護弟妹、處事老練、觀察入微。她時刻留意著身邊周圍的一事一物,關心著弱勢者,如湘雲、黛玉、岫煙,都受過寶釵的照顧和資助。寶琴自小雖隨父母四處“逛”,但回到家仍會與寶釵相伴,賈府人亦看得她有寶釵的風範,但畢竟年小,又加之天真活潑,難免有時不能顧到大體,如七十三回,姐妹正在迎春房中,探春正在審問僕婦,平兒進來,琴便“拍手笑道:‘三姐姐敢是有驅神召將的符術?’”當時氣氛相當嚴肅,她卻來了個“取笑”,黛玉亦再深入闡述一番“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謂‘守如處女,脫如狡兔’,出其不備之策也。’”“二人取笑。寶釵便使眼色與二人,令其不可”,從這幾十個字中,既可以看出寶琴活潑機智,又可看出她看人看事不及黛玉深入,再,審時度勢總不及寶釵。

  三、其詩悲悽感受、詩才不及黛玉。曹先生善於在細節處點出人物性格區別,在桃花詩處,我原以為《桃花詩》是寶琴所作,差點被寶琴騙過,直至眾人推黛玉為社主方恍然大悟。而後寶琴填的桃花詞竟類同黛玉的語調,但畢竟感受未及黛玉“比不得林妹妹,曾經離喪,作此哀音”***七十回***,所以其詞《西江月》不及黛玉之《唐多令》,但也是好詞。百度一下,這首《西江月》詞條頗多,在紅樓詩詞中算是相當受歡迎的了。其中“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更是被許多網友當作網名或簽名。

  所以寶琴只能說是頂尖的地方稍不及三美,而十二釵中,每一個的特點性格都極為突出,甚至偏為一極。寶黛不用說,元春是家族中位權最高者,探春的才幹及野心只怕舉世無二,湘雲的急才不必多說,妙玉“過潔世同嫌”,迎春懦弱之極,惜春孤僻之極、鳳姐聰明之極,巧姐命運之巧之幸運之極,李紈貞之極,可卿“淫”之極。

  綜合來說,寶琴確實很美很有才華,看上去沒有缺點,但沒有缺點在曹先生眼中或許就成為了缺點,也就有了不美之處,所以不備選入十二釵。

  綜上三點,但凡有一點都足以將寶琴擋在十二釵正冊之外,寶琴後來的遭遇會是如何,八十回後面的內容我們無從所知。而關於寶琴的一切預告,竟無有一處暗示明示,群芳夜宴沒有她的花籤,第五回更無她的影跡。但她的出現對於賈母就像神仙下凡,降臨在她家裡,使得對與之同來的岫煙及寶黛等人有所忽略。對於她不在“十二釵”之列,許多讀者“憤憤不平”,在此,本人亦有一番不同的理解,寶琴與岫煙、李氏姐妹或許在後面二三十回會扮演著不同、甚至兩極分化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