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薛寶琴是誰

  薛寶琴,中國古典著作《紅樓夢》中的一個人物,她是薛寶釵和薛蟠的堂妹,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檢視《金陵十二釵》的時候,並沒有她的判詞。後人經過整理,將薛寶琴編入了《金陵十二釵·副冊》。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紅樓夢薛寶琴介紹,希望你喜歡。

  紅樓夢薛寶琴介紹

  在《紅樓夢》一書中,薛寶琴在全書總的表現非常的突出,她雖然在《紅樓夢》所有的戲份中並不多,但是依舊耀眼。薛寶琴才華驚豔、知性大度、聰慧靈敏,雖然她的才學比不上林黛玉和史湘雲,她的性格不如薛寶釵大度從容,但是綜合起來,整個賈府也沒有人趕得上她,她如此突出,以致於賈母都對她讚賞有加,甚至還逼迫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認她做乾女兒,還打算讓她跟賈寶玉成婚,但是最後因為薛寶琴和他人早已定親,賈母只好作罷。

  薛寶琴似乎也很得作者曹雪芹的垂憐,因為在賈府眾多的女子當中只有薛寶琴的一生過得平淡一些。不論是才華橫溢的林黛玉還是知性聰明的薛寶釵,在賈府沒落之後過得很是艱難。只有薛寶琴,最後嫁給了京城梅翰林的兒子,雖然是父母早前就已經定下了婚約,不能像自己想的那樣去追逐,但是一生卻也安安穩穩。

  《紅樓夢》中的薛寶琴是獨特的,讓人歡喜和驚豔的,她踏雪尋梅,她懷古作詩,她的韻味她的美深深的刻在了《紅樓夢》的一字一句當中,深刻有美好。《紅樓夢》寫的薛寶琴是得到作者格外垂憐的,也是得到廣大讀者讚賞的。

  紅樓夢薛寶琴結局

  薛寶琴,歷史長篇小說的《紅樓夢》中的人物。她家是經商的,是一方富甲,家財萬貫。她是薛寶釵和薛蟠的堂妹,她的父親早亡。她長得非常美豔,聰慧靈敏又才華橫溢,賈母非常喜歡她,對她非常的好,後來成為了王夫人認的女兒了。那麼薛寶琴結局怎麼樣呢?

  薛寶琴在《紅樓夢》裡眾多女子中是出類拔萃的,她幾乎是完美的。《紅樓夢》一書中她的出場不是很多,她是一個出色的女子,但是她的結局卻平平,就連曹雪芹筆下的《金陵十二釵》中都沒有寫到她。薛寶琴結局是嫁給了一個京城中的一個男子,那男子的父親在朝廷任有官職,是個文職,人稱梅翰林。梅翰林的兒子就是薛寶琴後來的丈夫,兩人在最後成親了。梅翰林在薛寶琴小的時候就和她的父親認識了,兩人交好,於是定下了婚約。薛寶琴在最後如約嫁給了梅翰林的兒子。在這之前,賈母十分喜歡薛寶琴,有意讓薛寶琴嫁給賈寶玉,只是薛寶琴和梅翰林的兒子早早就有了婚約,賈母只好作罷。薛寶琴結局在賈府眾多女子當中是最安穩的,嫁人生子。與賈府眾多的女子相比,薛寶琴的結局可以說真的是圓滿的了。

  薛寶琴的結局對她本人來說應該算不上好,她本懷著對愛情的追求,因為婚約,不得不嫁人。但是這樣也是一種幸運,畢竟安安穩穩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啊。

  紅樓夢薛寶琴人物品讀

  薛寶琴是《紅樓夢》裡一位特殊的“局外人”,很多時候,她明明在場,卻又彷彿不在場。而有些不應該在場的地方,卻偏偏又在場。

  首先,若論才華,足與釵、黛、湘旗鼓相當;若論相貌,尤在其姐薛寶釵之上;若論受寵程度,僅寶玉可與其媲美;若論情節多少,似乎也比妙玉、巧姐、惜春要多,且又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成員,明明應該是“金陵十二釵”中的一員,卻偏偏不是。若說她只是個親戚,可黛玉、寶釵、湘雲哪個又不是親戚?何況妙玉更是連親戚都算不上的。

  其次,她一進入賈府,就明顯對黛玉造成了威脅,賈母和鳳姐都想給寶玉求配寶琴,可黛玉對此卻無動於衷。即使說黛玉知道寶琴已許配給了梅翰林之子,沒必要吃她的醋,可對於賈母和鳳姐起的這種念頭,以黛玉的個性,她決不可能一點想法都沒有,然而,書中對此卻隻字未提,似乎黛玉並沒有當她在場一樣。

  第53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此類大事,卻是從寶琴的眼中寫來,想她不過是以一個親戚的身份,卻能夠進入到賈府的宗祠,參觀賈府的除夕祭祀。這明明不該她在場的地方,她卻偏偏又在場。

  第63回,寶玉過生日,晚上開夜宴,書上明明寫道:探春命翠墨同了小燕再三的請了李紈和寶琴二人,會齊,先後都到了怡紅院中。此時,她明明在場,可大家一起佔花名兒的時候,連麝月都佔了,卻獨獨沒有她。

  那麼,寶琴這個角色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她出現時已是第四十九回,其全部情節僅僅發展到第五十二回,然後,在第六十二回裡跟著寶玉過了一個生日,第七十回裡跟著大夥寫了一首《西江月》,之後便只剩下名字,最後在第七十五回之後,乾脆不知去向,再無任何交代。為什麼寶琴會被作者描寫得如此出色,如此特殊,卻又並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呢?仔細一瞧,原來她出現的幾回,都與詩詞有關,包括:蘆雪庭聯詩、一首《詠梅花》、十首《懷古詩》、一首真真國女孩的五言律詩、一首《西江月》,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然後,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作者給她起的名字:薛寶琴,“薛”者“雪”也,“琴”者“芹”也,薛寶琴即是用來暗指作者曹雪芹,看來作者創造出這個人物,不過是自己在書中的一個替身而已。脂硯齋曾說,作者寫此書,亦有“傳詩”之意。那麼,“局外人”薛寶琴便是為了“傳詩”而來。可能作者覺得單是借寶、黛、釵、湘等人來“傳詩”還不過癮,因為這些人寫詩必須要符合各自的性格和故事情節的發展需要,所以,作者便在書中創造了一個替身,以便能更好的向世人展現他的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