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字介紹

  董其昌***1555—1636***明代書畫家,字玄宰,號思白,又號香光居士,漢族,華亭***今上海松江***人。“華亭派”的主要代表。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卒諡文敏。存世作品有《巖居圖》《秋興八景圖》《晝錦堂圖》等。著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等,刻有《戲鴻堂帖》。

  

  明朝時期,各種字型基本都成型了,正規的書寫一般使用行書楷書,印刷用宋體仿宋,印章用篆字。

  明朝的書法家不少,成就最大的則是晚期的董其昌。

  董其昌的書法由於其突出成就,在網上很容易找到。


篆字

  給您介紹一下明朝中國書畫的情況:

  明初:書法僅沿襲元代傳統,尚未形成特色,當時著名書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廣,及詹希元、杜環等。三宋及詹希元等人書法的平正、嫻熟,為臺閣體開了先路。

  明朝中期:文人書法重新抬頭,書法家們將興趣轉到古代書法上。如李東陽學顏真卿、李陽冰,吳寬學蘇軾,沈周學黃庭堅,張弼、張駿學張旭、懷素等。他們的書法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更講求形式美和抒發個人情懷,終於在蘇州出現了吳門派書法,其代表人物是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

  明朝晚期:出現了許多風格獨特和成就卓著的書法家。如徐渭、邢侗、張瑞圖、董其昌、米萬鍾、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徐渭以縱橫馳聘的行草書來抒發胸中的鬱憤。繼之而起的是邢侗、張瑞圖、董其昌、米萬鍾等四人。邢侗廣師晉、唐、宋諸名家書法,留有許多臨摹古帖作品。其書法筆力矯健、沉著圓渾。張瑞圖書風奇逸,於晉、唐書法外另闢蹊徑,用筆體勢多方側,給人以古怪奇特之感。米萬鍾與宋代米芾同宗,專學米字,筆法沉著渾厚,在北方以書法擅名達40年之久。此外,還有創草篆的趙宦光,專工隸書的宋珏等。但在晚明書壇,影響最大,開一代書風的應推董其昌。

  董其昌兼工楷、行、草書,形成生拙秀雅的書法風格。在書法理論上,他強調書法貴有古意,認為書法必須熟後能生,即以生拙之態來掩飾技法的嫻熟,藉以表現書法的"士氣"。他重視書法家的文化藝術修養,主張多閱、多臨古人真跡,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提高藝術的悟性。這些與他在繪畫理論上提出的南北宗論是相通的。董其昌創造了一種似乎不食人間煙火的秀雅風格。另外,明晚期黃道周的攲側倔強,倪元璐的異理新態,王鐸、傅山的沉著雄深,都反映了明王朝覆滅前10~20年間書壇的巨大變化,這變化一直延續到清代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