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博物館簡介

  華僑博物館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華僑歷史博物館",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南路西側,屹立在蜂巢山麓,是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樓房,建築面積三千多平方米,有七千多件展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華僑博物館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華僑博物館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華僑歷史博物館",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南路西側,屹立在蜂巢山麓,是一幢具有民族特色的樓房,建築面積三千多平方米,有七千多件展品。該館由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主持創辦,並由僑胞和歸僑捐款籌建,1956年動工,1959年5月正式開放。

  華僑博物館分為"華僑的產生和發展"、"解放前華僑的悲慘遭遇"、"華僑同僑居國人民的友誼"、"華僑對祖國的貢獻"、"華僑社會的過去和現在"、"華僑政策的回顧"等六個部分。陳列著許多華僑、歸僑贈送的文物、工藝品以及標本資料,體現了陳嘉庚先生崇尚科學文化知識並積極發揮其社會效益的指導思想。

  整座博物院分為三個展覽大廳,展覽面積2400平方米,展出各種圖片、資料1200多件,珍貴文物近2000近,各種珍禽、走獸、水產標本1000多件。

  風景如畫的海濱城市廈門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是歷史上華僑出入國的主要口岸。華僑博物院就坐落在市區的五老峰下,毗鄰廈門大學和南普陀寺。

  華僑博物館介紹歷史

  華僑博物院由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56年倡辦,1959年落成開放,是我國第一座由華僑集資興建的文博機構,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全面、系統展示華僑華人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館舍是一座富有濃郁中國民族風格的重簷式宮殿建築,樓身由潔白花崗岩砌成,屋簷以翠綠琉璃瓦鋪飾,斗拱玲瓏,飛簷凌空,古色古香,雄偉壯觀。全院佔地面積12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1011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7000件,包括歷代青銅器、陶瓷器、古錢幣、古字畫、古代雕刻工藝品、外國陶瓷玻璃器皿,以及一批珍貴的僑史文物和鳥類、獸類、魚類、礦物標本等,其中有多件國家一級文物。2005年推出的《華僑華人》、《陳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館》三個基本陳列常年對外展出。

  華僑博物館介紹主要展品

  華僑博物院,是以華僑華人歷史為主題,集文物收藏、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為一體的文化教育機構,為福建省和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她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倡辦建立,1959年5月正式開放,至今已有40年。現展館總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設有僑史、文物、自然三個展覽館。

  僑史館的以院藏僑史文物資料和僑史研究新成果為基礎,輔以新的展示手段,反映了華僑產生、發展的歷史概況及業績,時間跨度大,所涉及的僑鄉、僑居國均不受地域限制,在同類博物館中獨具優勢。

  華僑博物院現有文物及自然標本等收藏品6000多件,包括歷代陶瓷器、青銅器、古錢幣、古字畫、古代雕刻工藝品、外國工藝品、陶瓷玻璃皿、字畫和動物標本等,其中有多件國家一級文物,這些藏品分期分批在文物館和自然館展出,其中有許多珍品是陳嘉庚先生當年為華僑博物院而蒐集珍藏的。

  1982年1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廖承志為華僑博物院題寫院名。1995年和1996年華僑博物院先後被確定為福建省和廈門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華僑博物院擬在即將竣工的新展館裡增設華人歷史館和華僑華人人物館。

 

 華僑博物館介紹的人還:

1.華僑歷史博物館

2.日本神戶華僑歷史博物館介紹

3.中山市博物館

4.2016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觀後感心得

5.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徵文 2016紀念孫中山徵文

6.江門自駕遊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