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愛美的心理表現

  美這個詞一般來說不會運用到老年人身上,但是,老年人就沒有愛美之心嗎?不是的,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愛美是人的天性,其實老年人也要有愛美之心。

  長久以來,似乎“俏”是青年人的事,老年人“老都老了,再化妝也美不起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看法,愛美是人的天性,老年人也不例外,這是老年人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它有利於煥發青春,維護身心健康。

  眾所周知,人的年齡有實際年齡與心理年齡之分,實際年齡的增長,是不可避免的客觀規律,但心理年齡各有不同。“我已經老了”和“我不算老”兩種截然不同的心理暗示,所帶來的精神面貌也完全不同;前者感到夕陽西下,暮色籠罩,萬念俱灰,坐以待斃;後者則相信人生200年,70歲還是小年輕,身心充滿愉悅,機體富有活力。

  為此老年人不必擔心別人的譏笑,也不要老是去想自己已經進入暮年,而是要敢於按照自己的意願穿戴打扮,使自己能夠心情愉快,充滿活力,健康長壽。當然,要想青春常駐,除了穿衣打扮,還要做好美容措施。許多老年人羞於美容,美容是心理不老的表現,對於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因而,老年朋友要掌握一些美容與化妝的常識,美日多喝水,給肌膚補充水分;經常搽用含有營養素的油性霜膏,給肌膚補充營養素;多吃潤膚,養髮,補腎養血之品;還要有適當的運動。

  “老來俏”不僅是老年人的追求,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進步的一種表現。新時代的中老年朋友,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給自己一個好的心情,快快樂樂詮釋夕陽紅,就像我們的網名:“金霞”一樣成為一片金色的晚霞。

  可以說,“老來俏”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進步的一種表現,老人們完全可以打扮得更漂亮一些!

  老人穿衣打扮謹記4點

  到了老年時期,穿衣打扮不能追求時髦,但是一定要精緻,衣服可以不要貴的,但是一定要舒適有質感,自己穿著舒服,別人看著舒服即可。那麼,老人如何穿衣打扮才好呢?

  1、年輕化

  雖然說,老年人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但可以打扮得稍微年輕一些,這樣就會給自己一種“還年輕”的心理暗示。

  2、舒適性

  老年人早、晚穿上一身"運動裝",既舒適休閒又有利於鍛鍊身體,顯得健康、活潑、富有朝氣。

  3、講究色彩

  很多老年人都喜歡穿黑白二色,其實適當地選擇一些暖色調,會讓你的心情更好,給人的感覺更有朝氣。

  4、注重整潔

  這個時候的老人一定不能邋遢,就算衣服不多,也要勤洗勤換,保持衣服乾淨整潔。除此之外,平時還可以搭配一些單品,讓服飾不那麼單調,也顯得更有品味。

  老人照鏡子的好處

  老人見了鏡子不禁會想起年輕時對鏡貼花黃的美好時景,可過了花甲之年,很多老年人為了把最美麗的形象留在心中,就再也不願和鏡子為伍。老人照鏡子的好處有什麼好處呢?

  1、照鏡子是對自己的認可

  是否願意照鏡子往往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心態。有些老人活得瀟灑,即使年齡大了,還是照樣保持良好的外貌儀表,甚至“老來俏”,越老越帶勁。這時,鏡子就會成為他們完善自我的得力助手。

  可有些老人皺紋多了,頭髮白了,就會從心裡害怕見到鏡子記錄下的歲月痕跡,於是刻意迴避照鏡子。其實這是一種不願面對現實的負面情緒,長此以往,很可能造成精神壓力大、抑鬱,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不管什麼時候,只要有充分的自信,都會和美麗相伴。可以說,老人照鏡子是對自身的一種認可。

  2、照鏡子能發現疾病兆頭

  其實,照鏡子不僅能增加自信,仔細觀察臉上的蛛絲馬跡,還能提前發現疾病的徵兆。

  照鏡子時重點要看三部分,面部面板的顏色和光澤,以及有沒有異常表現。一般情況下,健康人的面色應是紅潤而有光澤的,如果不是這樣,且膚色晦暗、蒼白、萎黃,或有褐色斑,就提醒可能是有疾病在“作祟”了。

  具體說來,膚色晦暗提示氣血執行不暢,有微迴圈障礙;面色蒼白則有可能是突然受驚,心、腎、腸、胃有問題,或血壓突然下降;面色萎黃是貧血的典型訊號;臉發青、發黑,則標誌著肝、膽、腎出現功能障礙。

  3、照鏡子得挑時間地點

  有人不免產生這樣的疑問,在每天不同的時間,自己的面相、舌相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比如早上起床時,常常面色潮紅,可活動一會兒就好了,難道這也是疾病的表現-其實,照鏡子也有學問。

  首先 ,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老年人生活節奏緩慢,可以早晚各照一次,不過得注意,早上起床後喝點水活動一會兒再照,反映的情況最真實。其次, 要在自然光線下照,而不要在燈光下照。再次 ,要平視,仰頭、低頭都不準確。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年人也不例外。實際上,“老來俏”對身心健康、益壽延年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