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狀況直接影響到我國農村改革的效果,從而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全省農村、農業工作會議及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十二五”特別是20xx 年全市農業工作,通報20xx年度農業工作目標考核結果和在省、市農業工作中成績突出單位,交流典型經驗,安排部署2016年農業重點工作, 確保“十三五”全市農業工作開好局、起好步。下面,我講四個方面的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認真總結經驗,把握髮展態勢,充分肯定20xx 年及“十二五”農業發展成就
20xx 年全市各級農業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 在強產業、轉方式、調結構、抓改革、惠民生上展現新作為,保持了農業發展形勢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全市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性支撐,成為全域性工作中的亮點,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一是在產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農業生產連年豐收,糧油、茶、藥穩定增產,“四百萬”工程強力推進,新建重點特色產業基地26.7 萬畝,千畝以上專業村達281 個,萬畝以上專業鄉鎮達23個,規模經營面積達115.4 萬畝。二是農業提質增效展現新亮點。20xx 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預計350 億元,同比增長25% ,高於全省10 個百分點,在工業經濟下行中逆勢增長。國家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區、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建立等工作有序推進。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8% 以上,新建立部級園藝作物標準園4 個、市級茶葉標準化示範基地15 個。三是農業部門工作取得新佳績。全市農業工作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目標考核任務,絕大多數指標超額完成考核目標,各縣市區也較好完成了市農業局目標考核任務。十堰農業部門工作地位在全省得到提升,市農業局連續兩年被省農業廳表彰為綜合類先進單位,竹山縣農業局也受到省廳綜合表彰,市能源辦、經管局和各縣市區的突出工作也得到省農業廳充分肯定,受到表彰。
20xx 年全市農業工作奮發有為,呈現出新亮點,展示了新作為,為“十二五”農業工作圓滿收官添上了精彩之筆。回顧分析“十二五”農業工作,快在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明顯高於全國、全省水平;跨在農業農村經濟躍上了個新臺階;轉在農業發展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全市農業部門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充分發揮山區農業比較優勢,突出推進高效生態農業,著力促進農業產業化,有力促進了農村繁榮、農業增效、農民增效。
***一***農業農村經濟實現新跨越。 “十二五”十堰農業發展全面超規劃,大部分5 年規劃指標都在2 到3 年內全面完成,農業農村經濟躍上了新的發展水平,為農業轉型發展和推進農業現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經濟總量加速增大。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20xx 年的133.2 億元增加到20xx 年的286.8 億元,超規劃目標***200 億元***86.8 億元,年均遞增16% 。農民收入加速提高。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xx 年的3499 元增加到20xx 年的7891 元,五年跨越4000元、5000 元、6000 元、7000 元四個千元大關,超過規劃目標1891 元,增速明顯快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發展動力加速啟用。農民工資性收入佔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半壁江山,比重達49.8% 。隨著農村改革的深入深化,農民財產性收入和政策帶來的轉移性收入也成為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佔比達23.8% 。
***二***“四百萬”特色產業取得新突破。 深刻認識市情,瞄準特色優勢,聚焦產業建設,科學論證規劃,確定“茶葉、中藥材、核桃、山羊”等四百萬重點特色產業建設,聚焦聚力,推進突破。一是聚焦壯規模。針對全市特色產業基地“多、濫、散、小”,特色農產品產品多、商品少、質量好、批量少的實際,把規模經營作為產業發展的聚焦點,圍繞“四百萬”產業,強化規劃引領,改進考核辦法,“四百萬”為主的特色產業基地每年以30 萬畝以上的速度遞增,是歷史上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經過五年努力,中藥材、核桃、山羊已實現“百萬”目標,茶葉基地也達67 萬畝,初步形成規模化經營的基本格局。二是聚力抓投入。千方百計每年爭取財政資金1000 萬元,實行以獎代補,撬動縣市區涉農資金專案整合,引導民營、工商資本投入產業開發。三是聚力提質效。壯大規模的同時,逐步把主攻方向轉移到提質增效上來,建立“三品一標”示範基地150 萬畝,經濟作物標準園15 個,特色產業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由20xx 年的36.8% 上升到20xx 年的45% 左右。
***三***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躍上新臺階。 千方百計突破農產品加工業的瓶頸之困,以培植企業為核心,以園區建設為平臺,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實現突飛猛進發展。20xx 年全市農產品加工值不足60 億元,20xx 年全市農產品加工產值達350 億元,超規劃目標150 億元,“十二五”期內年均遞增45.6% ,與農業總產值比值將達到1.2:1 。“十二五”以來,全市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69 家,其中,國家級、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40 家,12 家農業產業經營龍頭企業在武漢、天津、深圳場外交易市場掛牌上市。丹江口、竹山被列為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予以支援,引進企業52 家,產值突破100 億元。十堰市***長嶺***農產品加工園區已入駐農產品加工企業16 家,已建成投產的7 家,即將投產和正在建設的9 家,二期新入駐企業5 家,總投資近9 億元,20xx 年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40 億元。這三大園區正在加速向年產值百億元的巨集偉目標邁進。市級農產品加工園區
***四***農業品牌實力實現新提升。 堅持實施品牌戰略,“三品一標”品牌累計達308 個,其中,20xx 年新增29 個,累計認證基地面積達150 多萬畝。“武當道茶”等6 個農產品品牌成功建立為“中國馳名商標”,實現了零的突破。“武當道茶”等8 個品牌入選“中國好食材候選品牌目錄名單”,“武當道茶”品牌價值達40.65 億元,名列全國農產品類第三名,茶葉品牌價值第一名。房縣小花菇榮登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欄目,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堅持每年組織企業參加中國農交會、武漢農業博覽會等大型重要會展,20xx 年第十三屆中國***福州***農交會上,十堰展館首次在中國農交會湖北展區亮相,武當道茶和房縣黑木耳進入全國地標產品展館,武當山珍和榮耀木瓜獲得金獎,獲獎數名列全省第一。成功主辦“中俄‘萬里茶道’走進武當暨首屆武當道茶博覽會”,促進茶產業走出去,首批出口茶葉40 噸。精品名牌提高了十堰農業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產品出口創匯,20xx 年全市農產品出口創匯達3000 萬美元。
***五***高效生態農業呈現新格局。 堅持生態立市戰略,著力培植現代生態產業。一是做大生態有機農業。依託山區生態經濟資源,創造性地用活用足退耕還林政策,在適宜區域大力推進退耕還茶、還果、還藥、還草、還特,一個“南部茶葉北部橘、城郊蔬菜高山藥、山區菌特畜牧業”的高效生態經濟格局基本形成。二是加大示範建立力度。鄖陽區建設全國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區和省級生態迴圈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茅箭區建成野生獼猴桃原生境種質資源保護區,鄖西縣成功申報湖北大梁省級自然保護區。三是複合高效生態農業模式得到全面推廣。研發制定各類生產技術標準15 項,綠色有機農業標準化種植、水產健康養殖、林下經濟等一批生態農業模式得到推廣應用。四是以沼氣為紐帶,大力發展種― 養― 沼迴圈農業。爭取農村能源建設資金3.17億元,全市共新建農村清潔能源入戶工程5.84 萬戶、新建大中型沼氣工程10 處、新建小型聯戶沼氣工程486 處。
***六***農業經營方式發生新轉變。 加大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截止20xx 年底全市農民合作社達1534 家,增長22.2% ;家庭農場達355 家,增長102.9% ;專業大戶達2084 家,增長94.9%。全市國家級示範農民合作社已達22 家,省級示範農民合作社已達21 家,市級示範農民合作社已達100 家,22 家家庭農場入選全省示範家庭農場,正成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骨幹力量。著力推進生產要素規範有序流轉。全市已累計完成土地流轉面積73.34 萬畝,增長25.88% ,催生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著力拓展農業多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正在成為十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建立國家級休閒農業示範點2 個、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4 個、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12 家。積極培育農業新業態。農產品電子商務、農業物聯網、物流配送等“網際網路+ 農業”新業態呈現新態勢。
***七***農業科技創新增添新活力。加快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以農科院為依託,著力推進中國農科院、農業部環資總站、湖北省農業廳和十堰市政府共建丹江口庫區生態農業研究院,建設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和主攻平臺,農業科技研發成績斐然。以市科技學校為依託開展“陽光工程”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培養科技示範戶2.25 萬戶。深入推進市委“3331 人才工程”、“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加強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華中農大、省農科院等院所的合作共建,建立院士農業工作站4 個。大力實施科技興農工程,著力實施全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示範縣專案。深入推進糧油高產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等重點科技專案,推廣地膜覆蓋抗災減災技術300 萬畝次,農作物新優特品種520 萬畝,測土配方施肥1500 萬畝次,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推廣普及率達到90% 以上。進一步辦好十堰農業資訊網、《十堰惠農手機報》,建立專家服務隊伍,加大“12316 ”資訊平臺宣傳推廣力度,促進資訊進村入戶。
“十二五”農業農村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許多方面實現新突破、新發展,關鍵在於市委市政府堅持了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工作方略,堅持加大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力度,不斷深化農村改革;關鍵在於各級農業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在工作實戰中,我們始終做到“六個堅持”:
一是始終堅持在科學謀劃發展中提高履職擔當能力。 面對十堰農業發展滯後於全省、農民收入遠低於全省的最大實際,始終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加快參謀服務,謀劃了“四百萬工程”、“高效生態農業”等重大戰略,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農業廳的充分肯定;資訊服務持續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舉辦中俄萬里茶道暨武當道茶首屆博覽會與高層論壇、武當大興600 年農業招商引資推介會、特色農產品進京、考察福建茶產業、高效生態農業和武當道茶新聞釋出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都取得了良好反響。謀劃推進秦嶺山區農業綜合開發等一批重大專案,在強農惠民促發展上發揮了重大作用。
二是始終堅持在體制機制創新中破解深層次矛盾。 堅持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破解謀層次矛盾的第一動力,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試點,探索農村耕地三權分置改革,組建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加強農民負擔監管等方向都取得了良好成效。探索涉農資金、專案整合辦法,湧現出鄖陽區等一批先進典型。搶抓南水北調與北京對口協作的機遇,一方面組織農業幹部、農技人員、龍頭企業管理者走出去,另一方面引智、引商、引專案,加大十堰特色農產品進京服務力度,推進合作共贏。積極推進農業對外開放,茶葉、柑橘、食用菌率先走向國際市場。搭建建設生態農科院、漢江生態經濟帶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等一批平臺,增強了事業發展活力。
三是始終堅持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著力培植扶持龍頭企業,湧現出龍王埡茶葉有限公司這樣農業產業化經營國家級重點企業,實現了零的突破。組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武當道茶協會,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支撐。在困難中、挫折中探索組建武當道茶產業集團,勇於改革、鍥而不捨、集團主體、發展機制、運作模式等方面不斷完善。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的宣傳力度,近兩年每年投入十餘萬元資金,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擴大了影響。
四是始終堅持在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中破解農業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 走具有十堰特色的農業現代化路子,積極參謀推進。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的意見建議寫進20xx 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寫進了《十堰市委關於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綱要建議》,進一步凝聚了共識。開展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制定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計劃,推進農產品基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普查和農村面源汙染治理,積極開展試驗示範。鄖陽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區等一批重大生態農業專案率先實施,起到了良好的引領示範作用。
五是始終堅持在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中啟用農業發展動力。 配合相關部門積極落實農資良種補貼、農業保險等相關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行政執法力度,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廣泛持久開展種子、農藥、化肥與植物化學新增劑、魚獸藥飼料新增劑等專項整治活動,查出大案要案,保持高壓整治態勢,有力促進了依法護農。加強農業投入品監管,完善農產品准入準出制定,明確屬地管理資源,積極推進以市級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建設為龍頭的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六是始終堅持在加強部門自身建設為促進農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把加強學習和教育幹部放在突出位置,建立激勵機制,激勵創新、創造、創業和開明、開拓、開放,著力提高農業系統幹部的理念素質、知識水平、責任意識和業務本領。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反對四風,倡導“求是、創新、敬業、為民”的部門精神,自覺踐行群眾路線,部門作風持續改進。認真落實主題責任、監督責任和監管職責,農業系統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加強。各級農業部門的工作作風更加務實,為民服務更加高效。深入推進文明建立,和諧推進檔案、綜治、計生、工青婦等工作。市農業局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湧現出一批全省五一勞動獎狀單位、工人先鋒號單位和人才工作先進單位等,樹立了農業部門更加良好的現象。
五年克難奮進,贏得豐碩成果;五年春華秋實,全憑創新奉獻。五年來,全市農業部門齊心協力,共謀發展,農業工作成為全市的重要亮點,向全市人民、市委、市政府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各級農業部門的幹部職工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我謹代表市農業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二、切實認清形勢,科學謀劃“十三五”發展,全面啟動“61 ”特色產業強農計劃
“十三五”是十堰市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攻堅時期,是深化農村改革、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轉型升級的跨越階段,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
***一***充分認識新機遇、新挑戰。 從巨集觀上看,“十三五”十堰農業仍然處於力爭又快又好發展的黃金期,發展面臨著四大重要機遇。一是“十三五”期間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堰屬於秦巴片區扶貧攻堅重點區域,農業農村發展滯後於全國、全省,將迎來跨越發展、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將是我市“三農”迎來可持續、跨越式和轉型發展的“三型”發展疊加期。二是“十三五”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關鍵時期,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重點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重要的支撐是健全體制機制,將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業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程序、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三是農村改革全面深化,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加速,市場配置資源的力度進一步強化,工商資本不斷向農業領域滲透,促使土地等生產要素向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聚集,在帶動農民增收方面將發揮更強大、更顯著的作用。四是現代農業深度推進,著力“四化”同步發展,農業發展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改變。特別是通過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村生態高效種養業快速發展,撬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突破性發展,促進農業農村三產服務業不斷啟用,正在催生“接二連三”的“第六產業”,傳統農業的格局將會徹底突破,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功能拓展,效益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從十堰自身實際看也面臨四大機遇。一是十堰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秦巴山片區社會統籌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區和北京、天津等地的對口協作區,將享受國家、省的政策疊加,特別是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必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戰略,農業作為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基礎,必將受其益。二是無論是對外大交通,還是農村內部小交通條件都有了歷史性的提高,為十堰農業農村人流、物流、資訊流的加速流通創造了條件,農業將在流通領域中獲得更多增收增效的機會。三是十堰的農業生態環境優良,農村土壤、水質、大氣都汙染度低,優質農產品是十堰農業的一大比較優勢,打好“調水牌”、生態牌、有機牌,十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和空間。四是“十二五”十堰農業發展為“十三五”奠定了良好基礎。重點特色產業初具規模,特別是“四百萬”重點特色產業已成為發展的強大基礎;農業產業化深入推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湧現,適度規模經營加速推進,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十堰農業正在進入一個厚積薄發,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嶄新階段。
在搶抓機遇的同時,清醒認識到,“十三五”十堰農業也處在“爬坡換擋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首先,最大的挑戰在於城鄉二元結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在農村,瓶頸在產業,產業精準脫貧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任務異常艱鉅。其二,最大的差距在於農民收入水平低下。全國農民人均收入每增1 個百分點,十堰農民需增1.6 個百分點才能保證相對差距不縮小,加快農民增收步伐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的任務異常艱鉅。其三,最大的制約在於科技興農。農業科技體系機制不順,農業標準化水平低,農業科技推廣艱難,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務農農民素質不適應,培養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和培育現代新型農民的任務異常艱鉅。其四,最大的實際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不夠。基地素質不高,企業實力不強,產業鏈條不長,產品品牌不響,提質增效轉方式和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的任務異常艱鉅。其五,最大的矛盾在於農業投入不足。投入不多和投入分散的矛盾並存,企業資金緊和融資難的矛盾並存,創新體制機制的任務異常艱鉅。
***二***切實明確新思路、新目標。
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面對“十三五”,十堰農業的發展思路是: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以增加農民深入為主攻,以推進十堰特色的農業現代化為目標,以高效生態農業為引領,著力推進基地生產標準化、農產品加工規模化、技術應用整合化、生產經營集約化、農產品品牌化和三產發展融合化,全面實施“61 ”特色農業強市計劃***即到2020 年,把茶葉、中藥材、林果、蔬菜、畜牧、水產飲品六大特色產業均建成綜合產值達百億元產業,農產品加工產值突破一千億元***,努力建設特色產業強市。
“十三五”農業發展的具體目標定位是:力爭到2020 年,糧食總產穩定在20 億斤左右,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到600 萬畝,培植六大綜合產值過100 億元的優勢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1000 億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4000 元,山區現代農業體系初步建成,農業資源利用和生態環保水平穩步提高,產業素質顯著增強,開發效益大幅提升,使十堰成為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具影響的優質農特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區。
*** 三*** 著力培植新支柱、新動力。
新支柱就是全面啟動“61 ”特色產業強市計劃,把六大百億元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培育成農村繁榮、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支柱。新動力就是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創新農業發展動力。
1 、全面啟動“61 ”特色產業強農計劃:
茶葉產業:以武當道茶為龍頭,以竹溪、竹山、房縣南三縣為主的秦巴百公里茶葉長廊建設為重點,輻射北三縣***市***沿漢十公路適宜茶葉種植的部分鄉鎮。在鞏固名優綠茶開發的同時,適度擴大紅茶、烏龍茶生產規模,大力發展以茶多酚、茶色素、茶鹼、茶飲料為主的精深產品加工,加快推進武當道茶產業集團建設。積極促進茶產業走出去,著力開拓俄羅斯等國外市場。把茶葉產業培植成百萬畝基地、百萬從業人員、綜合產值達百億元的支柱產業。
中藥材產業: 以武當道茶為平臺,以南部山區為重點,北三縣中、低山適宜中藥材種植的鄉***鎮***為補充,建設秦巴武當地道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在進一步擴大地道中藥材飲片加工的同時,重點開發以中藥材為主的深度加工,大力發展生物激素類藥物、單方和複方類中成藥。到2020 年,全市以中藥材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產值達到150 億元以上,帶動藥農人均增收1000 元以上。
畜牧業: 以山羊等草食畜牧業為龍頭,以房縣和鄖西為重點,其它縣市區為補充,適度發展生豬、家禽等畜牧業,努力把房縣和鄖西建成全國山羊大縣。到2020 年,畜牧業綜合產值達到135億元以上。
林果業:以核桃、柑桔產業為龍頭,以房縣、鄖西縣、竹溪縣為重點,其它縣市區為輔助的優質核桃基地;以丹江庫區沿岸1 公里的區域為重點,建設我國北緣地帶最大柑桔生產基地。到2020年,核桃產業綜合產值達到60 億元;柑桔產業綜合產值達到20 億元,其他特色小林果產值達到20 億元。
蔬菜產業: 以綠色、有機蔬菜產業為龍頭,重點發展以南部和西部高山、二高山鄉鎮為重點的高山特色菜基地,以房縣為中心的香菇、木耳袋料栽培生產基地,以竹溪縣、房縣為重點的魔芋基地,在十堰城區周邊及縣市近郊建設以棚室設施和地膜覆蓋為特徵的保護地蔬菜生產基地,到2020 年綜合產值實現100 億元。
水產***飲***業: 以優質飲用水和水產養殖為龍頭,以丹江口庫區、黃龍庫區為重點,著力建設丹江口市、房縣、鄖陽區等地興建飲料製品加工業基地,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力爭到2020年,將水飲與水產業打造成產值過百元產業,其中水飲品綜合產值60 億元,水產養殖業綜合產值40 億元。
農產品加工千元工程: 以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龍頭企業為支撐,突破性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努力實現丹江口市、鄖陽區、房縣三個園區規上農產品產值過百億元,竹山、竹溪園區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60 億元以上,鄖西、茅箭、張灣園區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40 億元以上等目標任務;積極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突破性發展,全市農產品加工業重點開發茶葉初加工及精深加工、林果貯藏保鮮及深加工、畜產品及水產品精深加工、中藥材初加工及深加工、蔬菜產品貯藏保鮮及初加工、特色飲品及酒類加工、特色糧油初加工、特色休閒方便食品加工、林產品加工、生物有機肥料加工等十大領域,提高特色資源開發利用率,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
2 、積極推動農業供給測結構性改革
抓住“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關鍵點,結合十堰實際,優化生物鏈,以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推動農業結構調整,按照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迴圈利用的原則,堅持適度規模經營,開發高效生態農業模式,降低生產成本。延伸產業鏈,培植主導產業,加快農產品加工轉化,提高產業附加值,提高農業質效,補齊農業低效短板,構建價值鏈,發展休閒農業、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業務,拓展農業生態旅遊、文化、教育等多功能,讓農民在三產服務中分享更多價值,推動農業供給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面向市場,推動“三品一標”生產規模化,打響綠色有機品牌,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防止農民種什麼,什麼跌;賣什麼,什麼難。
三、突出工作重點,落實工作措施,奮力開創20xx年農業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全市農業工作以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和1 號檔案精神,堅持生態為本、穩糧強特、提質增效的工作方略,以高效生態農業為主題,以產業建設為根本,突出工作重點亮點,強化工作措施落實,奮力開創農業工作新局面。
20xx年全市農業工作的具體目標是:實現農業產值種植業170 元;糧食總產量20 億斤以上,油料總產量2.5 億斤以上,水產品總產量1.2 億斤;新建特色產業基地8 萬畝,改造中低產園20萬畝;新增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 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0 家,新認證“三品一標”品牌10 個,農產品加工產值440 億元。保證主要農產品的穩定有效安全供給和質量安全。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提升科學謀劃農業發展的水平。 圍繞 “61 ”特色農業強市計劃,摸清產業發展現狀,找準產業發展的瓶頸制約,明確基地佈局、龍頭培育、品牌打造、園區建設等重點工作,研究提出具體的工作措施和支援政策。進一步論證編制《十堰市“十三五”現代農業暨高效生態農業發展規劃》,分產業、分專業制定規劃或實施方案,明確規劃實現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對規劃目標分年度實施,力爭“611 ”特色農業發展計劃良好開局。
***二***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效益的水平。 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途徑,全面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千億元工程建設。積極爭取出臺扶持政策,完善目標考核,促進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積極引導和支援有實力、有條件、有積極性的龍頭企業建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積極建立省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區。加大專案資金支援力度,有針對性地招商引資,幫助建立園區企業融資平臺,協調解決園區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的資金需求。整合科研資源,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增強產業科技含量。鼓勵科技人員到園區領辦、合辦、服務企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設立人才獎勵機制,吸引科技人才參與園建設,努力解決園區企業人才緊缺問題。
***三***進一步提升三產融合發展的水平。 著力開展標準園建立活動和園藝作物“ 三品” 提升***提升品種改良、提升品質改進和提升品牌建立***行動,不斷提高基地素質,評選一批市級標準園。加快發展農業服務業,創新流通方式,完善流通網路。充分開發農業的多功能性,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大力發展休閒農業,推進農文旅融合。引導民間資本,投入休閒農業開發,提升休閒農業質量,使之在帶動農民增收、提高農業效益、美化鄉村環境等方面發揮作用。加大國家級“ 一村一品” 和休閒農業示範點的建立工作力度。著力引導農業走出去,進一步開拓食用菌、茶葉、柑桔等農產品國際市場,力爭由產品走出去向企業走出去、產業走出去發展。做響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價值,舉辦武當道茶博覽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全國、全省重點農業展會。
***四***進一步提升科技興農的水平。 建立健全“ 一個主導產業、一名首席專家、一個示範基地、一套技術模式、一個服務團隊” 的“ 五個一” 產業服務機制。堅持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健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體系,著力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培養一批農業實用人才,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5000 人次。開展第三批農業特色產業示範基地及領軍人才評選工作。深入推進高產建立,加強綠色高效化技術推廣運用及科技攻關,進一步加大種子新品種引進與實驗示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深入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建設補助專案,帶動農技推廣服務效能提升。圍繞農業科技研發團隊,依託重點科技研發機構、高等院校等科技創新資源,聯合十堰農業科研單位及企業共建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推動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和科技成果在十堰轉化。推進丹江口庫區***十堰***生態農業研究院建設,充分發揮漢江生態經濟帶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示範基地的科技支撐作用。
***五***進一步提升農業資訊化建設的水平。 加強涉農部門協作,促進跨部門、跨領域的資訊資源整合,圍繞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依託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支援農村電子商務和農業物聯網的發展,建立一批示範基地和示範企業。加強農業資訊統計工作,圍繞成本調查,生產預測、市場監測、價格預警等重點環節,努力實現農業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工作提檔升級。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力爭建成市級公共平臺。提高12316 農業資訊服務平臺的應用水平,完善專家隊伍和資訊員隊伍,進一步辦好《十堰農業資訊網》、《十堰惠農手機報》,推進農業資訊服務進村入戶。
***六***進一步提升農業環境綜合治理的水平。 按照“ 一控兩減三基本” 的原則要求,打好農業面源汙染攻堅戰。充分發揮市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領導小組的綜合協調作用。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積極推進“一大專案全覆蓋,兩項替代辦示範,三改技術抓推廣”,即: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綠肥種植和有機肥應用替代化肥辦示範,全面推廣化肥撒施改深施、低濃度肥料改高濃度肥料、速效性肥料改緩釋肥料等三項技術改革。農藥零增長行動要全面禁用高毒農藥,開展綠色防控技術攻關與示範,擴大綜合防治、統一防治技術推廣應用。積極推廣示範以沼氣為紐帶,種― 養― 沼結合的高效生態農業模式。推廣秸稈肥料化、燃料***能源***化、飼料化和基料化利用技術,開發畜禽糞汙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利用模式,推進地膜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辦好農業面汙治理示範點。加強耕地質量建設與保護工作。堅持發展農村能源,新增清潔能源入戶工程10000 戶,新建戶用沼氣2500 戶,新建小沼工程100 處,新建大型沼氣工程3處,推廣太陽能熱水器2000 臺,推廣生物質爐3000 臺。
***七***進一步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的水平。 積極開展省級示範社、示範農場建立,做好市級示範社、示範家庭農場、示範專業大戶評選活動。完成100 個重點村審計任務。新增註冊登記農民合作社100 家以上、家庭農場100 家以上,培育專業大戶1000 家以上。在規範和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執行機制和活力上下功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本完成,土地流轉健康有序發展,推進適度規模經營。
***八***進一步提升產業精準脫貧工作的水平。 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對精準脫貧工作的統一安排部署,切實抓好以農業特色產業脫貧為造血功能的精準脫貧工作。一是會同發改、扶貧、財政、旅遊等部門,做好農業產業脫貧規劃。選好產業脫貧專案、建好產業扶貧基地,著力目標精準到位,夯實產業精準脫貧的基礎。二是積極探索產業精準脫貧工作機制。積極引導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參與產業精準脫貧。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幫帶、農民參與、農企利益共享的產業精準脫貧工作機制。三是抓好部門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產業基地建設的力度,加強村兩委班子自身能力建設,培育文明鄉風,提高村民幸福指數。
***九***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和對口協作的水平。 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充分發揮產業招商的牽頭職能,著眼招大商,力爭在500 強企業的引進中有所突破。做好已簽訂協議的跟蹤服務工作;實施好特色農業產業創新團隊培育、特色產品進京專案;推進進京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平臺、農業面源防控綜合治理、沿丹江口庫區農作物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技術示範區建設等專案立項。
***十***進一步提升農業綜合開發專案實施的水平。 切實加快IFAD 專案實施。秦巴片區十堰市農業特色產業開發專案是國際農發基金***IFAD ***與中國政府聯合扶貧專案,是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與IFAD 國別扶貧戰略的有效對接,各專案縣、市、區農業局要站在“為國爭光、為民造福”的高度,圍繞加快專案實施進度,以提高專案管理工作效率為核心,以“造血式”產業扶貧為重點,以扶貧模式創新為抓手,支援十堰農業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農民如期脫貧致富。按照“大穩定、小調整”的原則,認真謀劃專案中期調整,使專案又快又好地實現預期目標,樹立國家農發基金***IFAD ***在十堰扶貧的新形象。
***十一***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水平。 圍繞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目標,落實屬地監管職責,堅持“ 產” 、“ 管” 結合,健全市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鄉鎮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進一步提升源頭監管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8% 以上。充分發揮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的效能。全面完成鄖陽區、竹山縣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立工作任務。加大對各縣市區開展質量安全抽檢工作力度。出臺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地準出及市場準入管理辦法,加大對各地農產品生產基地明查暗訪力度,及時通報安全隱患,督辦整改處罰到位。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突出抓好春、夏、秋季農資監管集中執法行動。新建立100 家農資經營示範店,進一步完善農業投入品經營備案制度。加大漁業執法力度。抓好“ 七五普法” 工作,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強化各類農業法制教育培訓,著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群眾知曉度和滿意率。
四、堅持抓好當前工作,掀起春耕生產高潮,確保“十三五”開好頭、起好步
今年春來早,立春在年前。各級農業部門務必要抓好中央、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和一號檔案精神貫徹一手抓好當前的工作。以春耕生產為中心,緊鑼密鼓,環環相扣,轉變作風,主動擔當,紮實有效的工作,確保“十三五”全市農業經濟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一是切實抓好當前農業生產。 首先,抓好在田作物管理。高度重視這次強降溫對果茶糧油作物帶來的影響,調查摸清底細,切實當好參謀,深入農企服務,千方百計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突出抓好小麥條鏽病、白粉病、紋枯病、赤黴病,紅蜘蛛、穗蚜,油菜菌核病、霜黴病、蚜蟲等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工作。狠抓“一噴三防”技術措施的落實。加強肥水管理,千方百計奪取雙夏農業豐收。其二,抓好春播備耕。首要任務就是組織春耕物資調運,備足備齊春播農用物資,保證隨時將春耕物資送到農民手中, 確保春耕生產順利開展。全面落實春播計劃,20xx年全市計劃糧食春播面積430 萬畝,其中,小麥113 萬畝,水稻54 萬畝,紅薯45 萬畝,豆雜糧46萬畝,油料作物124 萬畝。各地要及時將任務分解落實到村組、責任落實到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農戶,全面完成春播任務。其三,抓好產業基地建設。紮實做好基地建設工作,迅速剎好去冬農業開發基地建設的尾子,穩步推進特色產業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特色產業標準園基地。在加強基地改造上下功夫,通過改良品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實現基地提質增效。其四,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力戒“四風”現象,組織農業幹部深入農村、農戶、企業、新型經營主體,宣講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對農業的決策部署,開展調查研究,指導服務生產經營。積極辦好示範樣板,形成工作亮點,引導農業發展,加強督辦檢查,建立問責機制,整治不作為、亂作為,以親民、務實、清正的作風,保障各項工作任務、重點措施落到實處。
二是切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資打假。 深入開展農資執法打假保春播生產專項治理,要突出重點產品、重點環節、重點時段,嚴把市場準入關,對農資市場開展拉網式檢查,依法加強案件查處力度,保證農業投入品質量,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切實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節日市場蔬菜供應。
三是切實抓好農業科技服務。 堅持開展農業科技大培訓,舉辦好農業標準化、國際農發基金專案管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各類實用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科技素質。加大常規技術推廣力度和關鍵技術創新力度,著力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十堰農業資訊網、惠農手機報等平臺,及時釋出農情資訊,指導農民科學生產。
同志們,“十三五”的大幕已經開啟,20xx年農業工作光榮而艱鉅,希望大家銳意創新,奮發進取,放眼“十三五”,聚焦抓發展,聚力抓當前,為加快農業現代程序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後,祝大家春節愉快。新的一年事業有為、身體健康、萬順吉祥!
- 副市長農業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 關於堅強女人勵志個性簽名
- 九個月的寶寶吃什麼輔食
- 分包單位安全管理制度範本
- 安全員年終總結報告範文
- 經常感冒引起咳嗽的原因有什麼
- 黑眼圈很重怎麼調理
- 已普通話為主題的黑板報
- 顯示器大小怎麼看
- 有什麼小祕訣可以祛斑
- 城市公有房屋管理實施辦法
- 大學生課前英語演講稿
- 找一段傷心的話語
- 怎麼查電腦的最大記憶體
- 和諧青春校園演講稿
- 高中教育案例範文
- 辦公室文員聘用合同範本_辦公室文員聘用合同模板
-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範本推薦
- 駕考新規科目三考試內容及合格標準
- 關於堅持的散文三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