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文化論文

  汽車文化作為一種概念提出,在中國還只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談論汽車文化。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上海汽車文化產業

  摘 要:隨著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汽車的相關產業也應運而生。類似於汽車服務業,汽車文化產業作為一種創意產業蘊含著創新的元素,對其前後向產業都有一定的波及,而其發展受到其他產業影響的同時,對汽車製造與銷售業起著導向作用。作為文化產業的一支,在上海這個以知識與科技密集型為發展方向的國際經融中心,勢必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產業前景。

  關鍵詞:創意產業;上海汽車文化產業;產業關聯; 展望

  0 前言

  創意產業是源於個人創造力與技能及才華,通過智慧財產權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創造財富並增加就業潛力的產業。它是在全球化的消費社會的背景中發展起來的,它是一種推崇創新、個人創造力、強調文化藝術對經濟的支援與推動的新興的理念、思潮和經濟實踐。

  在眾多創意產業中,汽車文化產業以其廣泛的影響力作為與汽車緊密相關的生產精神產品的產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汽車雜誌、汽車圖書、汽車類報紙、汽車網站、汽車會展、汽車旅遊、汽車食品、汽車影視、汽車競技、汽車收藏、汽車藝術、和汽車社團等都屬於汽車文化產業。

  汽車文化產業牽繫著其他產業,利用前向與後向關聯度分析,波及效果分析,並結合其相關產業的份額模型可對其進行關聯研究並對未來前景展望。

  1 關聯度分析

  首先,要對汽車文化進行界定,它主要歸屬於42個部門中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再次分析它所佔的比例,汽車文化產業生產的都是與汽車有關的精神產品,因而聯絡到交通運輸業,利用這樣的公式計算其所佔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比例=***交通運輸裝置製造業總產出+交通運輸及倉儲業總產出***/中間使用合計總產出

  根據2002 年中國的部分投入產出表:

  所以其比例為7.575%,根據這個比例便可把汽車文化產業分離出來。

  汽車文化產業相關的產業主要是以食品製造及菸草加工業,服裝皮革羽絨及其製品業,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為主的後向產業和以交通運輸裝置製造業,交通運輸及倉儲業,為主的前向產業。

  通過計算公式:其前項關聯指數L=***∑X ij***/Xi

  Xi為i產業的全部產出,X ij為i產業對j產業提供的中間投入,

  得到L=506329/1333926=0.379

  其後項關聯指數L=***∑X ij***/Xj

  Xj為j產業的全部產出, X ij為j產業從i產業獲得的中間投入

  得到L=712633/1333926=0.5342

  通過計算可以得到汽車文化產業的後向關聯效應較大,這主要說明它的發展受影響於其他產業。如食品製造及菸草加工業,服裝皮革羽絨及其製品業,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為其提供了組成文化產業的汽車圖書,汽車網站,汽車食品等。反映出此產業更依賴於其他產業並沿著人們的需求而發展。而其前向關聯效應較小,反映出對於其他產業的投入不是很大,也反映出其他產業的發展對於其需求性不高。但是同樣可以看出,汽車文化產業對於交通運輸裝置製造業,交通運輸及倉儲業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其文化產業影響著人們的購買車的傾向,同樣也是汽車製造商的發展方向。

  2 波及效果分析

  同樣分析產業關聯,再通過對直接消耗係數來研究汽車文化產業的波及效果。首先根據汽車文化產業屬於文化體育和娛樂產業,因而在算直接消耗係數時與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係數相等。對上海市2001年部門直接消耗係數表化簡為:

  可以看出其他產業對汽車文化產業的投入相對於汽車文化產業對於其他產業的投入較大,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對汽車文化產業的消耗係數為0.007810,汽車文化產業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消耗係數為0.027796。

  由對汽車文化產業的波及分析得出,此產業的發展需要其他產業的大力支援,需要的是整體的發展,有好的生存環境此產業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經濟活動中立足。

  3 未來展望

  引用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模型――增長―份額矩陣法,使其研究物件從一項業務擴充套件到一個產業。根據資料,上海市汽車銷售年增長率為10%-15%,再根據上海汽車銷售量佔全國的份額,對照下表:

  明星類少量正或負現金流問題類大量負現金流

  金牛類大量正現金流狗類少量正或負現金流

  這裡可以看出上海的汽車銷售產業處於金牛類,而從前面的關聯度分析已知道,汽車的製造與銷售帶來的一系列相關產業是汽車文化產業的主要影響因素,因此上海汽車工業的增長態勢將會給汽車文化產業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可以說上海汽車文化產業正是一個朝陽產業。

  作為經濟中心的上海,不僅在高科技方面,同樣在汽車製造業上有很大資本。上海嘉定的國際汽車城裡,汽車博覽、會展、體育、旅遊等引領汽車時尚文化的視窗已經初具規模。在硬體逐步形成的同時,與汽車文化相關的各類活動也在汽車城不斷舉行,其中包括 F1賽事、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V8房車比賽等一批重量級的汽車賽事,以汽車為主題的文化旅遊也逐漸興起。並且在周邊省市,如南京等,也有汽車生產基地,這正為汽車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同樣,汽車文化對汽車產業的發展也具有帶動和引導的作用,形成了環向關聯關係。

  汽車文化產業未來發展勢必是不斷的繁榮,它的發展速度肯定要超過汽車的製造業與銷售業,人們更崇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並且國際化的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隨之而來的是汽車文化業形式將日益多樣化,多元化,更貼近人們的生活,以人文導向型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公樸,夏大慰.產業業經濟學教程[J].研究參考資料,2006,***74***.

  篇2

  淺析汽車改裝文化的引導

  摘要:本文通過研究我國汽車改裝的種類和我國汽車改裝的現狀,提出了汽車改裝文化需要正確的引導。同時.文章也指出了不完善的汽車改裝法規,呼籲交通管理部門應科學對待改裝汽車,促進汽車改裝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汽車改裝;改裝文化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文化正在我國悄然興起。對汽車改裝文化進行正確科學的引導,對促進我國汽車運動和規範汽車改裝市場,引導車迷合理合法改裝汽車有積極的作用。

  一、汽車改裝的種類和現狀

  一般來說,汽車改裝可分為外觀、影音、智慧、機械等幾方面。其他還有隔音降噪改裝,底盤噴塑和底盤裝甲等保護型改裝。國內汽車改裝幾乎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全國汽車改裝數量約在15萬輛左右。近年來,伴隨著賽車運動在我國的興起,中國對賽車運動的接受能力和傳播速度也讓國際賽車界為之震驚,汽車改裝也逐漸又發展起來。目前中國汽車改裝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有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昆明等地。在深圳的東莞、中山等地,已經開始形成了頗具規模的改裝用品市場。

  二、汽車改裝文化的引導

  由於人們對汽車改裝文化的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是對汽車改裝文化的曲解,導致改裝活動一直處於被禁、被查的尷尬局面。

  1.汽車改裝本身無罪。

  汽車改裝的終極目的是汽車效能的大幅度提升,在操控與駕駛上更加安全,適當地進行改裝對汽車來講是沒有壞處的。比如汽車的制動力,在進行改裝後,反而會增加其效率。同時,進行一些動力提升對汽車也沒有壞處。比如換火花塞、高壓線都只是為了讓汽車更良好地運作,沒有不安全因素。同一個駕駛員,駕駛的無論是不是改裝車,只要超速行駛,帶來的安全隱患是相同的。改裝所倡導的絕不是公共道路上追求速度的快感。所以無論是改裝車還是原裝車,只要在公共道路上,不顧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進行的車行為都是極其不道德的,同樣也是真正的改裝車迷所唾棄的行為。

  2.改裝也講職業道德。

  因為改裝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快,年輕人的駕駛經驗和對汽車的操控能力差,造成了許多不該發生的道路交通慘劇。要改車先要改自己,首先要保證自己能做一個有公共道德的、對自己和他人生命負責的駕駛員,才有資格來改裝和駕駛自己的汽車。汽車改裝也要有職業道德,對這類人群進行正確的引導和規範,灌輸正確的道德規範和安全意識,減少在馬路上玩勇鬥狠和橫行無忌的機會,是確保汽車改裝文化正規、合理的有效途徑。

  3.改裝應按照程式到相關部門進行申請和備案。

  我國目前還沒有依託汽車廠的改裝廠,所以在改裝技術上與國外有很大差距。2008年10月1日,修訂後的《機動車登記規定》正式實施,其中第十條明確表示,改變車身顏色、更換髮動機、更換車身或者車架的機動車所有人,可向登記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變更登記。這一規定意味著我國允許對汽車進行部分改裝。據瞭解,目前如果車主想要將車身的顏色改掉或在外形上來個大改變,必須請示車管所,待批示下來才能改裝,改裝後仍可使用原來的牌照。另外在車身顏色方面,有三種顏色不能批准:紅色***消防專用***、黃色***工程搶險專用***、上白下藍***國家行政執法專用***。

  4.要牢固樹立賽車是在賽道上行駛的觀念。

  很多車主只是單獨追求汽車馬力,進行賽車改裝和動力提升,不考慮整車的協調性、操作性,在安全上不注重,其駕駛技術控制不了超大馬力的汽車,會造成很多安全隱患。如果真的對速度有特殊的感覺需求,可以到賽車場縱情馳騁。賽車是在賽道上行駛的,改裝後的汽車不能在馬路上逞英雄。動力再強勁,也要做到遵守各種法規,這樣才能在改裝界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改裝後的賽車在非賽道路面行駛時要嚴格按照交通法規規定的速度行駛。同時,在穿過住宅區、學校等場地附近時,加裝響喉的汽車應減少急加速帶來的轟鳴,這也是車手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

  5.改裝要合理。

  汽車運動和汽車改裝都是燒錢的活動,改裝要量力而行,“無車不改,改無極限”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改裝必須要有專業的指導:汽車改裝可以分為常規改裝和專業改裝,初級的玩家會選擇改動如車內音響、內飾或者增加尾翼和大包圍等;發燒友則會根據車型的具體技術情況,換裝發動機、改裝動力系統、更改儀表盤、改裝懸掛或剎車系統,此種改裝可稱之為專業改裝。常規改裝由於技術含量低,在一般小改裝店都可以做。而專業改裝專業技能要求高,價格昂貴,只有在專業店改裝。由於汽車使用者對於改裝知識瞭解不夠專業,因此按照車主的個性化要求改裝後汽車的質量和安全性無從評定,安全風險令人擔憂。

  6.交管部門要積極推進改裝法規的健全與完善工作。

  汽車改裝在中國沒有一個相應的管理部門,也沒有相應的管理條例,眾多改裝商家的經營執照上幾乎全都是“汽車改裝配件公司”或“汽車改裝用品公司”的字樣。正因為沒有合法的“身份”,相關職能部門也無法對這些“黑經營戶”進行有效管理,一旦出現任何問題,消費者的權利很難得到保障。其次,《新交法》對改裝管理雖然嚴格,但細節專案並不明確,並沒有具體指出哪些專案能改、哪些不能改。有的店就是拿著自己改裝後的效果圖讓顧客選擇,改裝件只要能裝上就行。改裝件質量無法保證,安全因素含混過關等問題比比皆是。

  在目前的國內汽車改裝領域,對改裝的技術標準和鑑定也是空白。有關規定要求,車主不能擅自改動車輛的結構,對其他方面的改裝則沒有明確提及。驗車時,同樣的改裝,有的能過關,有的不能過關。通常情況下,大的改裝因為在內部改裝,外觀沒有明顯變化,往往好過關;而表面改裝,如改天窗、加包圍等,反倒難過車檢關。消費者甚至學會了新車先改裝後上牌的取巧行為。所以,儘快出臺相關標準,推出汽車改裝解禁措施,才能使其健康有序的發展。

  壓制、驅趕都是不科學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讓所有的人正確的認識改裝。汽車改裝需要商家、政府和媒體的正確引導,希望相關管理部門能夠更加支援合理安全的汽車改裝,讓改裝車成為一種散發致命吸引力的文化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