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第一桶金的方法
“第一桶金”來源於19世紀中葉美國的淘金熱,第一桶金是一個創業概念,是創業過程中賺的第一筆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投資機會經常存在,但需要我們找了第一桶金後才能"錢?錢",對一般人來講,第一桶金是從節儉儲蓄而來。李嘉誠白手興家成功的故事在21世紀會漸近神話,因為今日強調是知識型經濟,意是用日積月累的知識去創造財富。如何用知識去創富即我們的理財。儲蓄是理財計劃重要環節,當儲蓄成為習慣再用於投資,獲得理想回報便是理財之道。
儲蓄,積蓄金錢也,是每月扣除開支後的餘錢。如何計算以致控制支出是大學問,因其直接影響可以儲蓄的資本。筆者通常為客人列出四大類,至於大類的細分專案會因個別不同。
1、固定支出,包括房租/房屋按揭、人壽保險、汽車保險、房屋保險、稅款、子女學費等。這方面支出在國外非常龐大,不能輕視要小心規劃,如一般加拿大銀行限制房屋按揭每月供款最高為家庭收入的33%,只容許部份生活指數高的省份如溫哥華上限調高,曾經高到40%。銀行此舉怕投保人收入有變不能償還借貸,銀行要出手接管物業。國內房地產私有商品化及二手市場尚未普及,國內朋友在這方面支出不多,所以更能節省多些餘錢去儲蓄。
購買人壽保險是筆者鼓勵的,尤其已婚人士,因一旦意外身故,伴侶生活不致太傍?,在美國有超過70%家庭有購買人壽保險,歐美理財慨念中更視壽保是人生第一度防線。在國內壽保起步沒有多久,發展空間廣大,近來日日見中國人壽股價升升升,顯示這方面前途無限。
外國以私家車為主導的社會,擁有汽車自然要投保了。否則意外傷人,後果難料。至於稅項,正如西諺:死亡與交稅是人生必然的事,在中國薪俸稅制尚未完善,佔支出不明顯,在外國稅款是固定支出之一,經常要預留金錢,否則交稅時要借貸過關納稅,情況不妙。
有下一代就要供書教學,即使有免費中小學,書簿亦要開支,子女稍長入讀大學學費不輕,美國、加拿大流行為子女儲備教育基金,避免他日孩子望大學之門輕嘆。另一方面,時代不同,大學畢業生普遍,在人浮於事的社會,大學畢業是閒事,不乏要再進修求取人生本錢。父母要作更多準備。
2、彈性開支:見文知意,是就自己荷包有彈性安排。交際應酬娛樂,可說可要可不要。有客人為求早日完成房屋供款,愛看電影的兩口子,不到戲院去,只租影碟回家在愛巢共享,同時減少應酬,力求慳錢但不降低生活質素。
3、可變化開支:其實這方面的開支大多是要開支東西,只是金額可變化,專案包括衣食、水電煤,電話費、上網費、交通費。美國人在飲食方面支出佔收入15%-20%,因不太計較衣飾潮流,有關開支佔6%-7%,若仍有成長中仔女開支變動大。東南亞地區沒有四季之分,節省換季新裝開支。交通不只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歐美自擁汽車的話,近日燃料價格高企且日日海鮮價,此方面支出變化大。減少出外用膳及自己開車,相對可降低支出。
4、目標性開支或是其它開支:這筆開支其實可視為儲蓄,只是當金額到達目標的數目便會使用,不會有其它投資取向。例如想六個月後換傢俱,新桌椅要6000元,計劃每月扣起1000元,待半年後小願望成真家居有新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