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種孤獨的享受

  讀書是孤獨的散步,讀書是精神的放牧和漫遊,如同牧羊人往無邊的草原上放牧他的羊群,時而望望碧藍的天空上的朵朵白雲,時而撫弄身邊的野草小花,在風煙俱淨中自有一番體驗。又如同海邊的旅人,有時看海天外的雲鷗,有時在沙浪間尋尋覓覓,有人跡處也好,無人跡處也好,在他只是一種散步、一種樂趣。讀書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散步,它令人身入
  其境,得到讀書的樂趣和品位。
  讀書的散步有時是孤獨的。春晨秋夕,一二知己留戀光景往往不如風晨月夕下獨自散步更有深刻的體驗。讀書最需要個人情感散步的天地,名山歸來的旅人於旅舍不眠之夜裡的海客談奇,但煙霞海市的具體印象,還是需要個人去作一番散步才能獨得。同時看海,有人看到海的澄碧、有人看到海的蒼茫、有人看到落霞的海更美、有人看到日出的海潮更壯觀。葉靈鳳說:“有些為一般人所指責的書,因為個人的特性或一時的環境關係,竟有特殊的愛好。”讀書的散步,便正是“一個孤獨者的散步”,甚至有時更接近“獨釣寒江雪”的那位漁翁。在大多數人正相信大英帝國“日不落”的背景下,馬克思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地板上踏出的那道閱讀和思考的痕跡,如同一條通過荒原深處的小道,就更使人感到這種散步的可貴。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孟德斯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