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鴕鳥,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 ,特徵為脖子長而無毛、頭小、腳有二趾。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鴕鳥的養殖方法,歡迎閱讀。

  鴕鳥的生長習性

  鴕鳥是群居,日行性走禽類,適應於沙漠荒原中生活,嗅聽覺靈敏,善奔跑,跑時以翅扇動相助,一步可跨8m,時速可達70km/h,能跳躍達3.5m。為了採集那些在沙漠中稀少而分散的食物,鴕鳥是相當有效率的採食者,這都要歸功於它們開闊的步伐、長而靈活的頸子以及準確的啄食。鴕鳥啄食時,先將食物聚集於食道上方,形成一個食球后,再緩慢地經過頸部食道將其吞下。由於鴕鳥啄食時必須將頭部低下,很容易遭受掠食者的攻擊,故覓食時不時得抬起頭來四處張望。

  鴕鳥的養殖方法

  1鴕鳥場應選地勢較高,向陽,避開風口,避免冬季寒風的侵襲,不要在陰溼低窪積水的地方建鴕鳥場,選擇地址還需考慮發展餘地。水源要充沛,水質要好,最好是打井取水,地下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以免水源不足造成經濟損失。

  2.場地應選擇交通方便,能接通能源的地方。 因為飼養鴕鳥要運進飼料、飼草生活用品等等,又要運出種崐鳥、種蛋、商品鳥,交通方便道路平坦可減少運輸費用,降低損耗,但又不能距交通要道太近,還必須考慮到鴕鳥的防疫,一般要求距主要公路1公里以上,還要考慮到鴕鳥場周圍,2公里以內不能有家禽飼養場,以免交叉感染疾病。例如:我們的飼養場周圍養雞、鴨、鵝造成我場的鴕鳥患黴形體病。確保能源,保證生產順利進行,鴕鳥生產中,種蛋崐的孵化,雛鳥的保溫,飼料的加工,供暖通風,用明都需要電,因此,鴕鳥場的電源要求充足和穩定。場內還應備有發電機,以免通電受阻時造成損失。

  3.場地的土壤應符合鴕鳥的生態習性,環境安靜, 儘量避免應激反應,最好選擇沙土和沙壤土;通氣性好,導熱性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易保持乾燥,不會形成大泥濘,因鴕烏的排糞尿量較頻易造成地面汙染。如不選擇這樣的地方,每年拉沙子經費也是十分可觀的。筆者在實踐觀察,鴕鳥十分膽小,很容易產生應激,對空中的飛機聲、汽車、拖拉機行駛都十分敏感,特別是在產蛋期,造成鴕鳥蛋滯留,造成損失。所以在建場時,一定要套圍牆,即要考慮到鴕鳥的生活習性,也要接近自然狀態的環境,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生產潛能。

  4.佈局合理,有利於生產。鴕鳥場應包括生產區、 輔助生產區、行政管理區、生活區等。生產區要根據風向,按孵化室、育雛室、青年鳥欄、成年鳥欄順序排列。輔助生產區,如飼料庫、飼料加工間、獸醫室、車庫等要與生產區分開,這樣有利於防疫,應避免非生產人員隨便進入該區而引起疫病的傳播。行政管理區,包括門衛、進場消毒室、辦公室等,應設在與生產區風向平行的另一側,距生產區300-400米以上;化糞池應設在地勢低窪下風方向,距生產區,生活區最好在500米以上。生活區,包括職工宿舍、食堂、 文化娛樂場所等,最好與場區完全隔開。筆者幾家鴕鳥場,生產區、孵化室全建在一起,甚至連圍牆、門衛都沒有,用鐵絲網圈起來就養鳥,長此下去就會出現鳥病多、死亡多的局面。

  鴕鳥欄舍建造

  1.設計要求

  ***1***飼養面積 根據鴕鳥的生物學特徵,要提供足夠的飼養面積。如飼養面積不足,運動場狹窄,鴕鳥互相沖撞,造成損傷,導致生產效能下降,甚至出現消化性疾病。在廣闊的草地圍欄放牧,面積不受限制。在集約飼養條件下,則根據經濟、合理、密度適當的原則安排。每隻鴕鳥欄舍面積為:1—60日齡,室內0.3—0.8平方米,室外2平方米;61—180日齡,室內2平方米,室外15平方米;181—540日齡,室內4平方米,室外25平方米;種鴕鳥,室內10平方米,室外300平方米。

  ***2***圍欄 鴕鳥場以圍欄相隔,欄高2米左右,材料應光滑不帶刺,最好有一定彈性,以免鴕鳥碰撞時受傷。可用鐵絲網、金屬管欄柵,也可用簡易的竹木欄柵。

  ***3***鋪沙 室內、運動場鋪5—20釐米厚的沙,使地面硬度適中。

  ***4***排水 整個場地要分割槽、分欄建排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