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靈鳥的養殖方法是什麼有哪些選購方法

  百靈鳥生活於乾旱山地、荒漠、草地或岩石上,也有不少朋友在家裡養百靈鳥的,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百靈鳥養殖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百靈鳥飼養方法

  百靈成鳥飼料各地不同,有的喂谷、黍、蘇子或苧麻等的種子,有的餵雞用混合粉料搓熟雞蛋。從營養、衛生、節約考慮,喂補充“新增劑”的雞蛋小米較好,***換羽期***再經常喂些麵粉蟲、蝗蟲、蚱蜢、葉菜等就能養得很好。食水罐宜深不宜大,多為半圓柱或倒稜錐形。平的一面緊貼籠的底圈,隔1—2日添換一次食水。籠底砂土要細勻,保持清潔、乾燥,每週清換1—2次***夏季***,平時可用鐵絲或竹棍將糞便夾出。一般不用罩籠套,但在遛鳥時或讓它學別的鳥鳴叫時需要罩上。為使百靈鳥晚上燈下鳴叫,白天應罩上。夏季南方蚊蟲多,夜間也須罩上,以防蚊叮。

  為了馴熟,昆蟲幼蟲、蝗蟲、蚱蜢等動物性餌料應用手拿著喂。為培養鳥兒上臺歌唱的習慣,可在鳴臺外邊圍一硬紙殼圈,稍高於籠的底圈,並常用夾糞棍捅其腳讓它上臺,或者常在鳴臺上喂“活食”。

  培養百靈鳥鳴叫是很費功夫的。幼鳥絨羽一掉完。雄鳥喉部就常鼓動,發出細小的滴咕聲。***俗稱“拉鎖”***。此時就該讓它學叫。用馴成功的老鳥“帶”最省事,也可到自然界去“呷”或請“教師鳥”。有的用放錄音的方法,但有時聲音失真,還須到野外或由其他鳥矯正。

  百靈的“叫口”,我國講究“十三套”,即會學十三種鳥、獸、蟲鳴叫的聲音。但這“十三套”的內容、先後排列卻因地而異。南方籠養百靈允許有畫眉的叫口,而在北方卻忌諱。北方籠養百靈的基本叫口要有紅***沼澤山雀***的鳴叫聲,南方則不要求。北方的所謂“十三套百靈”,一般是麻雀叫開頭,母雞嘎蛋、貓叫、砂燕或雨燕、犬吠、喜鵲***灰喜鵲或喜鵲***、紅、油胡蘆***一種大型蟋蟀***、鳶嘯鳴、小車軸聲、水梢鈴響、大葦鶯,虎伯勞結尾。

  百靈鳥的選購

  要調教好百靈鳥,首先要選好百靈鳥。選購百靈鳥,不管是成鳥還是雛鳥,必須首先確定是雄鳥,然後再按下列條件進行選購。

  選購雛鳥,要挑體形大而魁梧的,精神要抖擻、頭大、頭扁、嘴鈍,兩眼突出有神;胸部寬、脖頸粗、兩腿壯、走動有力像鴕鳥;羽毛整齊,羽色豔麗,尾齊而短。一般認為,腳短,趾稍向內彎***俗稱"抱圈腿"***,體圓尾細的容易馴熟。高腿,體細長的性大,難以調教。同時在選購雛鳥時,還要試摸鳥的胸部肌內的厚度,看看是否虧膘。另外,還要檢查肛門有無便汙,尾脂腺***俗稱鳥尖***是否完整。

  選購成鳥,要選4~5年齡的最為理想,因為這個年齡段的百靈鳥,各方面都已調教成熟。首先應該是膽子大,不怕人,不怕物體晃動,不怕噪聲,不怕任何顏色。其次,體型要大,長得勻稱,腿粗壯,羽毛有光澤,上面的斑紋清晰。此外,叫聲要洪亮而且清脆,摹擬逼真,不拖泥帶水。如果能叫出套數,那就更好了。

  在挑選成鳥時,要記住:"遠看鳥全身,近觀腿和頭,走近用手捅,看它走不走。"意思是說,在選擇鳥時,應該先從遠處端詳一下鳥的全身,看一看身條是否修長,體形是否相襯,脖子是否短粗,胸部是否寬。然後再走近仔細觀察,看腿是否粗短,頭部是否大。最後再用手捅一下,看鳥驚不驚,如果驚恐,說明不容易馴熟,或者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馴服。

  在市場上或從玩鳥者手中購買百靈成鳥時,最好連該鳥的飼養籠一起買下來。因為賣鳥者所飼養的成年百靈鳥,大部分是從雛鳥開始飼養的,最起碼也得有2~5年的時間,百靈鳥在原籠中已經習慣,就連罐、臺都成了它非常熟悉的東西。此時,如果換了新籠,並看到了新的罐、臺,鳥會感到很陌生,從心理上產生異常的恐懼感,表現為精神焦躁不安,不斷跳動,不敢上臺,甚至連食、水罐也不敢接近,嚴重時會因過度緊張,不思飲食。有的百靈鳥在換籠之後,表現得異常憤怒,兩翅不斷使勁拍打籠底,使沙土飛揚,甚至使兩翅骨折,再也不能收攏。所以在選購成鳥時,為了避免發生意外,最好連原籠一起買下來。

  有的百靈鳥不但認籠,還認人、認環境,如果換了主人,或亮鳥時換了環境,也會產生不良後果。這一點也值得注意。最妥善的辦法是買熟人的鳥,可先試養一個時期,最後再正式拍板成交。

  百靈鳥鳥籠配選

  百靈鳥的籠具有多種多樣,由於百靈鳥習慣生活在草原或沙漠之中,喜歡乾燥,常在高空或沙崗上鳴囀,因此百靈鳥的籠子在可能的條件下,應儘量高大。籠底封閉要嚴密,設有底圈,底圈上應有飲水孔。籠頂最好為拱式,上配小鉤。從整體上看,鳥籠應樸素大方,簡單適用,不追求稀奇古怪,顏色以竹黃或淺褐為好。

  百靈鳥的籠子從質地上看,竹製的最多,極個別的為硬木質的,外形上看有拱頂式矮式筒籠、拱頂式高式筒籠、平頂矮式筒籠,其中平頂矮式筒籠使用者最多。

  平頂矮式筒籠普遍使用的高度在21~30釐米,籠底直徑在30~38釐米,條粗0.2~0.3釐米,條間距1.2~1.5釐米。這種籠體積小、重量輕,便於攜帶。

  拱頂式筒籠樣式繁多,大小不一。最常見的高50釐米左右,籠底直徑長約30釐米,這種籠空間較大,鳥活動比較自由,但攜帶不便。其他還有一種超大型拱頂式筒籠,高約1米,籠底直徑約50釐米,鳥在裡面能飛鳴表演。這種籠在外出時,不能手拎,只能用扁擔擔著。

  百靈鳥的籠裡沒有棲槓,而是在籠底中央豎立著一個蘑菇狀的圓臺,這是百靈鳥進行歌唱和舞蹈的舞臺。為什麼要設一個蘑菇般的圓臺呢?這是因為百靈鳥長期生活在沙漠、草原裡,總是在沙漠、草原中奔走,爪趾已經退化,失去了攀援的能力,所以只好站在平臺上或歌或舞。這個平臺的高低和直徑,要根據鳥的年齡、體形大小來決定。一般高13~16釐米,檯面直徑4.5~6釐米。檯面不可過滑,應粘上粗沙或銼成麻紋狀。

  百靈鳥的籠子底部要鋪上一層河沙。因為百靈鳥長期生活在草原和沙漠地帶,習慣於沙浴,鋪上河沙後可以讓它們在上面盡情地嬉戲,另外由於肌胃的需要還可以啄食沙子。當然,所鋪的沙子要乾淨,換沙之前要對新沙進行一些處理,方法是:先用粗眼篩子過一下,篩出細沙,然後用水衝一衝,再用無毒洗滌劑洗一下,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即可。籠底沙厚度在1.5~2.5釐米之間。

  百靈鳥也需要籠罩。雖然在外出時,為了鍛鍊鳥的膽量而大多不蓋籠罩,但天有不測風雲,下雨或下雪時還是蓋一下為好。到了晚上,蓋籠罩可以防意外,如貓撲、鼠咬、蚊叮等,冬天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籠罩要做得合適,不緊不鬆,以純棉質地的為好。除此之外,還要有1個食罐和1個飲罐,應該選擇罐口大、比較淺的罐作為食罐和飲罐。食罐和飲罐的高度要放得合適,一般在離籠底8~10釐米處。

  除了這些,還要準備加食箕、糞鏟、長柄糞箕篩、注水器、吸水器、水刷和長竹鑷。

  百靈鳥的生活習性

  百靈鳥自由飛翔時能夠直衝雲霄,一邊飛一邊鳴叫,優美的飛行姿態讓其它鳥類羨慕,它的飛行可稱之為“百鳥無一”之美。百靈鳥也喜歡在地面上行走。夏天,在烈日的照射下,地面上高於30攝氏度時,百靈鳥也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冬天,地表被漫天大雪覆蓋後,百靈鳥為了能夠找到食物填飽自己的肚子,它們也不得不做一下短暫的群體遷徙。但是,大部分時間,它們還是喜歡生活在荒涼的大草原上,穿梭在沙地與草棵之間。它們為了保持自己的體溫而在沙地上蹭來蹭去,這樣既能夠防暑降溫,又可以梳洗它的毛髮,以保證體表的乾淨。

  百靈鳥在食物上要求不高,春天它們就吃一些幼嫩的小草芽和一些昆蟲。在夏天和秋天時,它們就要捕捉一些昆蟲吃。到了冬天,它們只吃一些草籽和穀類來填飽它們的肚子,有時還會意外地得到一些昆蟲和蟲卵。百靈鳥不會破壞農作物,在夏季剛剛來臨時,它們還在撫育幼鳥的時期時,百靈鳥會捕捉大量的蟲子來餵養小鳥,這樣就為莊稼生長除了害,是生產區中不可缺少的益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