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蘭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香雪蘭花色純白如雪,花香清幽似蘭,故得名香雪蘭。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香雪蘭的養殖方法,歡迎閱讀。

  香雪蘭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 。球莖狹卵形或卵圓形,外包有薄膜質的包被,包被上有網紋及暗紅色的斑點。葉劍形或條形,略彎曲,長15~40釐米,寬0.5~1.4釐米,黃綠色,中脈明顯。花莖直立,上部有2~3個彎曲的分枝,下部有數枚葉;花無梗;每朵花基部有2枚膜質苞片,苞片寬卵形或卵圓形,頂端略凹或2尖頭,長0.6~1釐米,寬約8毫米;花直立,淡黃色或黃綠色,有香味,直徑2~3釐米;花被管喇叭形,長約4釐米,直徑約1釐米,基部變細,花被裂片6,2輪排列,外輪花被裂片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8~2釐米,寬約6毫米,內輪較外輪花被裂片略短而狹;雄蕊3,著生於花被管上,長2~2.5釐米;花柱1,柱頭6裂,子房綠色,近球形,直徑約3毫米。蒴果近卵圓形,室背開裂。花期4~5月,果期6~9月。

  香雪蘭的土壤準備

  香雪蘭喜歡有機質豐富、保水力強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pH6~7.2。種植前土壤消毒每平方米可用五氯硝基苯6~10g,溴甲烷50~70g,映喃丹8~12g處理。施藥後,翻耙平整,隔5~7天即可播種。栽植床的畦高,乾旱地區為5cm左右;土壤溼度大,不易排水的床面,畦面宜20~25cm。

  然後種球預處理種植前,種球需進行消毒、打破休眠、促進發根等預處理。種球消毒可用500~800倍液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等殺菌劑浸種球莖1~2h小時,撈起陰乾即可。促根處理應在見根長出後栽植,催根不宜過長,否則栽植時易傷根系。

  香雪蘭的肥水管理

  栽植後至出芽前必須保持土壤溼潤。現蕾後要適當逐步減少澆水量,儘量保持土表乾燥,以利降低空氣溼度,預防病害。自定植到開花時間較短,栽植前施入的有機肥和複合肥,基本可以滿足生長需要,但如果植株生長較弱,在2~4片葉時,再追施1次硝酸銨、尿素與硫酸鉀。初花時用0.2%磷酸二氫鉀作葉面施肥,但出蕾前後最好避免追肥。

  香雪蘭的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對香雪蘭切花生產很重要。一般栽後6周左右花序已完全分化,較小的球莖會推遲2~3周。在花芽分化期要避免25℃以上的高溫,10℃以下的低溫。從4葉期起保證有4周以上時間維持溫度13~14℃,以順利誘導4~6葉期間的花原基分化,這有利切花產量與質量的提高。花蕾出現後適當提高環境溫度,以促進開花;但為延長花期,當第一朵花開放後,可將溫度降低到15℃左右,使切花采收期延長。大棚與溫室管理要注意室溫25℃以上要通風,10℃以下要加覆蓋保溫或加溫。

  香雪蘭的光照管理

  栽培過程中幼苗期與開花期宜適當遮光。在第一葉生長期,適當遮蔭,可降低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在花芽分化前給以10h左右的短日照處理,有利促進花芽分化,增加花莖長度與花序上的花朵數與側穗數。花芽分化完成後適當延長日照,有利促進花序的良好發育與提早開花。香雪蘭雖然喜光,但也要避免強光照射,在光過強、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可用透光率70%的遮陽網遮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