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的養殖方法與防治

  在花朵裡,梔子花無疑是其中為大家比較熟悉的花,人們很喜歡在在家裡養殖,可是許多人對梔子花的養殖方法卻不甚瞭解,致使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下面小編一起來看看梔子花的養殖方法。

  梔子花的養殖方法:環境要求

  1.溫度要求:梔子適宜生長髮育溫度為23~28℃,而夏季高溫炎熱不利。耐寒性差,成年植株可忍短期-5℃的低溫,溫度在-12℃以下,葉片受凍害脫落。北方地區要溫室越冬。

  2.光照要求:梔子喜充足的光照。春秋冬季要有良好的日照,夏季宜半陰的環境,忌陽光曝晒。

  3.土壤選擇:盆土應為酸性。雨季移栽要帶土球。梔子是典型的酸性土植物,而北方為鹼性土,為此,夏天最好澆貯存的雨水,或在水中加0.1%硫酸亞鐵,以改變水質,增加植物對酸性養分的吸收。否則會發生“缺綠病”,葉片發黃,甚至葉焦枝枯,可施礬肥水加以防治。

  梔子花養殖的肥水管理:梔子花原產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喜溫暖溼潤的氣候和半陰半陽的環境,不甚耐寒,最適宜在溼潤、疏鬆肥沃、敏性的黃土上生長。梔子花耐溼不耐旱,炎夏時節應多澆水,早晚葉面噴水,以增加溼度。盆栽尤應注意遮去夏季中午前後的強烈陽光,如有必要,盛夏也可臨時移放在通風良好的蔭楣下加以養護,防止葉色變黃。

  要經常保持梔子花盆土溼潤,澆水要根據季節、天氣而定,夏天要多澆水,要在早晨、晚上澆水,並於早、晚葉面噴水,夏季白天不要澆晒熱的水,要防澇,積水易爛根。春秋季要適量澆水,冬季要控制。梔子花性喜肥,栽植時最好在坑底或盆底放入一層腐熱的基肥。生長期間,尤其在開花前應勤施稀薄的液肥。水分肥料充足,開花多而且香氣濃。如要移栽時,要帶土球移栽,最好在初夏的陰天進行,過早或過晚都不易成活。

  梔子花養殖方法:盆栽養護

  ***1***盆土

  盆栽梔子花栽植宜在晚秋進行,帶土球上盆。梔子花喜酸性土壤,北方土壤多呈中性或偏鹼性,是引起葉片變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養護梔子花要選用肥沃的酸性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沙土2份混合配製,且要在每千克培養土中拌入1~2克硫磺粉。

  ***2***澆水

  梔子花喜溼潤,生長期間應保持盆土溼潤,並注意增加空氣溼度。夏季高溫及天氣乾燥時要多澆水;春、夏季節,每天早晚要用清水噴灑葉面,並向盆周圍地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溼度;冬季澆水宜少,但仍需經常噴洗枝葉,保持葉面潔淨。

  ***3***施肥

  梔子花喜肥料,盆栽時除結合換盆施入有機肥作基肥外,生育期間還應勤追肥,以薄肥勤施為宜。生長期間每隔10天左右施1次有機液肥,以10%~15%濃度的餅肥水為好;現蕾後增施2~3次速效性磷肥,如0.5%過磷酸鈣等。肥不過秋,秋後施肥,猛長秋枝,易遭凍害。生長期間結合施肥、澆水,每隔15~20天左右,澆1次0.2%硫酸亞鐵水,以防止葉片黃化。

  ***4***光照

  梔子喜半陰,怕強光直射,要求陰蔽度為50%左右。如遭曝晒,則葉子發黃、發白直至脫落,所以夏季須放在蔽陰處或具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使其早、晚見光,以免葉子發黃。

  ***5***修剪

  日常要注意修剪整形,使之形成一定冠形一般在生長季節修剪2~3次修剪時,剪去頂梢,促進分枝,以形成半球形樹冠。

  ***6***出入室

  梔子花耐寒性較弱,要注意適期出、入室。一般於10月中旬入室,入室後放置在向陽處,室溫保持在10~12℃為宜,最低不得低於0℃;春季不宜過早出室,一般於4月下旬出室為好。

  梔子花養殖的病蟲害防治:梔子花炭疽病

  【症狀】該病主要為害梔子花的葉片。從葉尖、葉緣處開始發生,形成不規則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有時整個葉片變褐色,嚴重時造成枝枯或全株枯死。病害多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生。在潮溼的條件下,葉片兩面病斑上均產生小黑點,以葉背面小黑點為多***葉面為分生孢子盤,葉背為子囊殼***。

  【發生規律】以菌絲體潛伏在病葉上越冬。翌年春季溫、溼度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進行侵染。該病菌的特點是生長季節也可形成大量有性態,即子囊殼。高溫、高溼條件有利於發病。梔子花的苗木在調運途中,通風不良、溼熱的環境,發病率較高。

  【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及時清除病落葉,並集中銷燬,減少澆水時,儘量在上午進行,1次澆透。

  ②化學防治。發病前噴施1%波爾多液預防,保護植株。發病期間可噴施50%施保功1000倍液或10%世高1000倍液、430g/L好力克2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等。

  梔子花養殖的病蟲害防治:.梔子花缺鐵性黃化

  【症狀】該病為全株性非侵染性病害。症狀主要表現在嫩葉和嫩梢上。開始時嫩梢、葉片呈淡黃色或白色,葉片薄而小,葉脈仍是綠色。嚴重時葉脈也呈黃色或白色。最終葉片枯死。腋芽萌生,形成許多細小的叢生側枝。病枝節間縮短,簇生成叢。病害發生嚴重時,小樹可全株呈黃白色,葉脈亦為黃白色,嫩梢頂部焦頭,以至枯死。病株冬天易遭凍害。

  【發生規律】有些地區由於土壤中含有較多的碳酸鹽,土壤呈鹼性反應,使可溶性鐵含量低,或由於雨水多,土壤中可溶性鐵過多的淋失,或土壤黏度重、地下水位過高的土壤中,植株根部正常生理活動受到影響,降低了根吸收鐵素的能力,植物缺少可利用的鐵,影響了葉綠素的形成而發生黃化。

  【防治方法】

  ①科學選擇梔子種植土壤。在選擇梔子種植土壤時,儘量避免將梔子種植於鹼性土壤中,也不宜種植於地勢低窪、易積水處,以及舊宅基廢棄的含石灰較多的建築垃圾中,否則將影響根系發育,易發生黃化現象。

  ②合理施肥。在鹼性土壤中,結合施肥,適當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氯化銨、過磷酸鈣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中鐵的有效性。在施用有機肥料時,加入適量硫酸亞鐵混合施用。施人土壤中,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可增加鐵的活性,使植株易吸收。

  ③對病株可澆施0.1%~0.2%硫酸亞鐵水溶液,或施用其他鐵的螯合物水溶液。根據樹的大小不同,每株施25~lOOg。在苗床中每10m2用500g,待葉色轉綠後即不必再用。